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專訪丨章沛然:與孤獨和解

心理專訪丨章沛然:與孤獨和解

 心理專訪丨章沛然:與孤獨和解


採訪/編撰:蘇子悅


【專訪嘉賓】

章沛然:英國華威大學心理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精神分析理論碩士。現回國於上海樂天心理諮詢中心任諮詢部副主任,為iFuun認證心理諮詢師之一。我是章沛然,歡迎廣大身心靈同好前來吐槽。微博:@章沛然_水鏡白龍


Part1:孤獨,讓我們和自己在一起


幾乎每個人都會體驗孤獨,就像每個人都會體驗抑鬱一樣。回想你人生中經歷過最孤獨的時刻,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它你能帶給我們什麼?


Q1:在你的理解中,什麼是孤獨呢?從心理學視角來看,孤獨對人的影響是怎樣的?

我認為孤獨和孤單的不同在於:孤單是指獨自一人時的客觀狀態;而孤獨是指當一個人真正和自己在一起時產生的一種身心狀態。


當沒有外界的喧囂來做掩飾、沒有紛雜的人際來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時,人就不得不面對和自己的關係,不論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方面,沒有參照、沒有評論,一切全憑本心。這時個體可能產生「自由」的正面感受,也可能產生「孤獨」的負面感受。


正常的孤獨感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如果個體對於孤獨的感受過於強烈,甚至嚴重到臨床孤獨症的程度,則可能跟個體童年期的成長經歷有關。比如,有的孩子出於個體原因,在出生後就斷了和父母的羈絆,在育嬰箱中長大;或者曾有在幼年期喪失至親、至愛的經歷。這樣的個體在成人後,如果再度經歷類似感覺自己被拋棄、被孤立的事件,就會引發(trigger)出潛意識中於幼年期埋伏較深的孤獨感,即使這些記憶後來已經被個體遺忘。


在我做過的催眠個案中,造成很多人孤獨感的根源都能通過童年回溯覓得一二。


人是社會動物,孤獨會使人產生壓力,因為從群居狩獵的原始社會開始,被種群拋棄、獨自一人就意味著受傷、飢餓的可能性提高,而大大降低個體存活的幾率,從而使人產生原始的生存焦慮。美國曾進行過一項通過播放相應主題的電影,然後觀察參加者進食量的多少來測試人的壓力水平的試驗,事實證明當參加者感到孤獨(Lonely)時,空虛感造成的壓力值是最高的,甚至高過恐懼和悲傷,因此他們不得不大量進食,來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源維持生命。

不過換成正面的思維,孤獨感使「社會倦怠(混在群體中時,個體努力的水平會降低)」現象的影響減少,使人對自我的覺察水平提升、更能夠連接到深層自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


為了生存,孤獨感會使個體更想充實自己的能源,不管是從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這也許可以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


Q2:阿桑的《葉子》里有句歌詞: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相對於熱衷於社交的外向者而言,可能內向者會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與自己相處上,體會更多的孤獨。那麼,你認為內向者的孤獨與外向者所體會到的孤獨有區別嗎?如果有,有什麼不同?


不好意思,這裡請允許我稍微修正一下其中的兩個概念:在心理學中,「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定義和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含義略有不同。


在心理學定義中,外向者是指更擅長通過與人交往來補充自我能量的人。他們經由溝通、分享來將外界反饋轉化為能量,感悟生命的意義,從而填充自己的內在力量。而內向者則更擅長通過獨處、經由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對宇宙的感悟來補充內在能量。也就是說,所謂的「內向」和「外向」其實和人的性格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個體擅長補充內在能量的方式不同罷了。一個內向者未必就是沉默寡言的人,相反,他可能同樣善於社會交際、在人群中愛說愛笑,只是相比之下,他更喜歡體驗孤獨,因為這讓他感覺更舒適、更能夠補充自我的能量。

因此,我認為從這一層意義上,內向者與外向者所體會到的孤獨是略有不同的。也許內向者更能夠享受孤獨、挖掘孤獨的魅力,而外向者則更能夠經由孤獨找到前進的動力,以此來擺脫孤獨。


當然,很少有百分之百內向或外向的人,通常我們每個人都會混合有內向和外向的兩種因素,只是更傾向於其中的某種罷了。


Part2:孤獨如海,不可填


當孤獨感如潮水般將你淹沒時,你會怎麼辦?有的人選擇上網尋找聯結,有的人渴望戀愛體會親密,那麼這種應對是有效的么?

Q3:現在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硬體上我們有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設備;軟體上現在有長千上萬的社交類網站和手機APP,但似乎人們的孤獨感並沒有減弱。你怎麼看互聯網對人們孤獨感的影響?


我認為互聯網從某種程度上加重了人們的孤獨感。


當然這不是一概而論,簡單的通訊、聯絡等功能確實使人們的溝通和交流更便利了。然而隨著社交平台的不斷發展,逐漸出現了一些偏頗和弊病之處。


比如我之前有些個案中的來訪者正是由於在社交網路中看到別人形形色色的生活與自己貌似單調乏味的生活相去甚遠,從而產生距離感和抑鬱情緒,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社交網路中展示的是他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拿這精彩的一部分來對比自己大多數的日常,則很容易產生類似的負面感,甚至進一步產生與社會的發展脫節、被周遭排斥的孤獨感。


有趣的是,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逐漸加大,甚至淡化了人們對於周圍親友的現實依賴,這種現象屢見不鮮:地鐵、餐廳和聚會等社交場合中,越來越多的人們在緊盯手機屏幕,而不是和周圍的真人打招呼。


這是一種危險的現象,因為互聯網中提供的社交是虛擬社交,雖然一時給了人們與人交往的錯覺,然而一但關掉屏幕,面對周遭生活的冷清時,兩者間的反差與現實感重歸的失落會使人們體驗孤獨感的風險大大增加。畢竟,在人類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中,互聯網時代只是最後出現的了了一瞬,也許我們的智商已經適應了互聯網的功能,但是我們的潛意識還不能那麼快地適應脫離現實人群所需面對的孤單。


因此,找到兩者間的平衡是必要的。互聯網固然很好,但是不要沉浸,要知道現實的不可替代性。在經營好網路交往的同時,也要注意和周圍人真實性的互動,畢竟,一個擁抱的溫暖可不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不是嗎?


Q4:很多單身的年輕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就想談戀愛,認為親密關係能夠緩解我們的孤獨感。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


這個話題簡直可以拿出來單獨寫一片論文了,所以這裡我只是簡要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簡單來說,健全而成熟的親密關係確實可以減少內心的孤獨感。然而這種親密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兩個自身圓滿、內心成熟的人之前所形成的相互聯繫,這種健全的親密關係才是穩固、能給彼此帶來積極能量的正向關係。而如果是想藉由談戀愛來填補內心空虛的人,很可能是還沒有「能力(這裡說的是心理能力)」形成健全親密關係的人。這種情況下為了一時逃離孤獨感而談的戀愛,也許在短期內能夠起到緩解孤獨感的奇效,但由於雙方內心的不成熟,有可能沒有辦法維持長久而健全的關係,甚至在長久看來,當這種不成熟關係中的雙方在面對交往期間的衝突甚至是分離期的焦慮時,由於不恰當的處理,還可能對彼此心中的孤獨感造成雪上加霜的負面影響。所以,我不是很贊同這種建立在不成熟心態上的、短期高效但遠期後遺症令人堪憂的擺脫孤獨感的方法。


歸根結底,要擺脫孤獨感的根本方法並不是找另一個有孤獨感的人抱成一團,而是將自己先發展成圓滿健全的人。這樣不論是否在與人戀愛,都能夠獲得內心的持續充實和成長。


當然,我也曾見過許多雖然開頭是因為寂寞,但是在戀愛過程中,兩人都經由互相學習、不斷成長,最後發展成為健康、甜蜜的戀愛關係的例子。世事無絕對,關於這點,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品性和修為了。


祝大家都能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Part3:接納孤獨,與它和解


Q5:自由的代價便是孤獨。很多人離家獨自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拚,周圍沒有太多的親友,可能患上一種「城市孤獨症」。你如何看待自由與孤獨之間的關係?


這個我確實比較有發言權了。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入住全日制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學校,初中畢業後只身前往英國留學,當時身邊也是沒有親友陪同;一直到碩士畢業回國後,獨自來到上海工作和定居。


我記得當時看到過一張非常應景的圖片,還曾把它作為自己的頭像:


心理專訪丨章沛然:與孤獨和解


我覺得這很像我剛踏入英國時的心情:「從這裡開始,只能靠自己摸索了。」


我認為自由是人的一種權利,既然是權利,那麼在享用它的同時,也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和代價。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輩祖輩的焦點集中下成長,習慣了被注意和關照。而當進入大城市之後,周圍皆是陌生的臉孔,人人都在為適應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而打拚著,很少有餘力去關注其他人。這時,初入他鄉的年輕人雖然頓時享受了高度的自由,卻很容易產生被周圍人忽視、冷落的孤獨感。


其實,這種「城市孤獨症」的產生不應是必然,因為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孤單的狀態未必一定會帶來孤獨的心態。實際上,當人越往高處走時,往往就越孤單。小學時全班都是同學,因此當自己做對一道題目時,大家都能理解,都會給出掌聲,而等到了畢業以後,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能注意到自己的觀眾也就越來越少。


在地球上時,周圍都是同伴,然而一但登上了月球,就變成了自己一人,這都是自然和正常的。很多藝術家或科學家在技藝達到一定境界時,都容易產生「曲高和寡」之感,因為自己在相應領域的造詣所到達的高度已經很少有人能夠理解,甚至已經有些與眾不同了。


這些確實是種孤單,但未必就是孤獨。


抱歉,有點偏題了。我想說的是,隨著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自由的空間越來越大,相應的,也會越來越孤單——不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這都是正常的。只有當個體自身還不夠成熟圓滿、還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孤單是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並且沒有實施相對的應對措施時,才會產生孤獨感。


這種時候,首先要能夠調整認知,認識到孤單是一種自然而正常的發展狀態,然後要能夠去主動充實、圓滿自己,來適應這種孤單狀態,使其變成有利於自身進步的條件,就能擺脫「城市孤獨症」,將自由和孤獨轉換為自身成長的力量。


Q6:存在主義哲學的四大核心主題之一便是孤獨,孤獨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核心命題之一,我們無法逃避它、也永遠無法消滅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它呢?


關於這點,我前面似乎已經說了不少,在此就不做太多重複了。


總結來說就是:認識孤獨,接納孤獨,並且將孤獨轉化為成長的助力。


忽然想到英國人類學家John Bradshaw曾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落淚,是因為我們都仍是放逐中的具神性的嬰孩。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的想要去重尋與愛護我們的內在小孩,每個人的內在都仍有著某種程度的空虛與失落感,我把它稱作『形而上的憂鬱』。」


也許確實如此,孤獨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將面對、無法逃避的課題,然而它同時也是我們生命中的一種特別感受,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正因為有著這些許許多多色彩斑斕的心情和感受,我們的生命才如此神秘和美好。


既然每個人都是生而孤獨的,那我們還有什麼可孤獨的呢?


開個玩笑。


相信一切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


祝每個人都能找到生命中的喜悅,發現自我的美好。


結語


心理學大師埃里克森的八階段理論認為:在18歲~25歲的成年早期,我們內心的主要矛盾是親密對孤獨的衝突,如果能夠與伴侶建立親密無間的關係,有利於我們內心成熟度的成長與發展。


20歲左右的年輕人容易把情愛當成是自己最重要的事,這或許好或許壞。關鍵在於你的選擇。在讀此文的陌生人,我祝你活得無悔且快樂,在人生的路上不斷成長。


預約諮詢師章沛然


心理專訪丨章沛然:與孤獨和解

心理專訪丨章沛然:與孤獨和解

本文由iFuun  蘇子悅  採訪撰稿,版權歸iFuun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商業轉載請聯繫  bd@iFuun.com


我對生命悲觀 ,但不厭倦生活
心理科學:人腦終生都在進步
我不允許自己難過太久
如何窺探潛意識的真實想法?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專訪|王傳君:與自己和解
心理專訪丨李斌:告別抑鬱
【獨家】專訪姚明:心若在 慈善就不遠
心明大和尚專訪:虛雲長老與華亭寺的不解之緣
專訪李孟潮:人工智慧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心理專訪:高情商是如何煉成的?
專訪|王麗坤:我不會用技巧演戲,必須真實感受和理解
專訪:本草綱目鄒氏祖傳專治癲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心理專家范紅霞專訪:心理分析師個人成長的意義!
專訪劇作家福瑟:關注孤獨、愛和死亡
徐凱文專訪:成為專家心理諮詢師就這一個定律
神山健治專訪(三):押井守與宮崎駿傳授的構圖奧秘
【文章】橙心社專訪諏訪部順一:道格拉斯和我果然都是紳士呢
專訪宋慧喬:與宋仲基的熱戀談及太后的一切
專訪《無心法師2》韓東君:陳瑤是我的健身器材!
譜時專訪:姚潔瑩:獨立與寫意的生活態度
壹心理專訪:心理學行業起風了!
專訪導演謝東燊 李易峰的表演沒有辜負《心理罪》
專訪電視劇《我們的愛》編劇朱金晨:用心寫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