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時,是否也想過有「別人家的媽媽」

你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時,是否也想過有「別人家的媽媽」

你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時,是否也想過有「別人家的媽媽」


文:蘇劍鋒丨iFuun專欄作者


不知大家在童年的時候是否想過換個媽,換個爸,看著別人的父母對孩子的方式和態度,你心裡羨慕嫉妒恨,好想自己也能有個那樣的媽?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但是發現不可能。

一、每一個父母心裡都有一個「理想的孩子」,每個孩子心理都有一個「理想的父母」。


每個父母嘴中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總是恨鐵不成鋼: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啊,聽話懂事啊,幫著做家務啊,客人來了打招呼倒茶啊,落落大方啊,有錢啊,嫁了個好老公啊,娶了個好媳婦啊,孝敬父母啊,。。你看看你,什麼玩意,什麼德行,什麼品行,什麼素質,學學人家!」


有時一直粗壯的手指頭都指到孩子的鼻樑上去了,想想都是十分壓抑。

那孩子難道就沒想過「別人家的媽」嗎?反正我想過,不知道你有么有想過,你是否也在心裡默默的說著:


「別人家的媽溫柔體貼,飯菜做得很好,對自己的孩子很呵護,尊重孩子的感受,給孩子自由,有錢有勢,給孩子零花錢,給孩子買很多喜歡吃的零食,帶孩子去世界各地旅遊,給孩子買房買車,提供好的條件,送孩子出國留學。。。你看看你,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天天只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好,都沒聽你誇過自己。」


t019b22f0c1392815b2.jpg  


二、不理想的現實


在原生家庭里,孩子是依附父母而生存的,不知哪位朋友看到一個一歲的孩子可以自我謀生的嗎?

在日本《怪物之子》中的男主角,9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他不想回到壓抑的家族中,想要靠自己一個人生活,在街頭只能偷東西維持生命,而且警察還會用保護的名義,想把他送回監護人身邊。影片中,沒有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最後心口都有一個黑洞,一個怨恨的黑色的小孩,最後會吞噬自己,變得邪惡。


做一個孩子不容易啊,在原生家庭里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默默的承受著來自最親的人的傷害,有時候也只能想想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別人家的媽媽。」


三、我想有這樣的父母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對待自己好的父母,有時間和精力陪伴自己,懂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意願,平等的和自己說話,一直在身邊陪伴著自己:


當自己恐懼難過時,父母能陪伴安慰自己;當自己生病時,能溫柔的呵護自己;當自己失敗時,能安慰自己,告訴自己沒關係,可以繼續嘗試;當自己成功時,能誇獎自己,你真的很棒;當自己孤單時,能陪自己說說話;當自己迷茫時,能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開導自己;當自己痛苦時,能躺在父母懷裡,哭泣,能得到足夠的理解;當自己離家後,父母能彼此恩愛,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用孩子擔心;當自己結婚後,能祝福自己,不再將幕後黑手插進自己的家庭來干擾和控制自己,能夠放手;當自己做出別人都不能接受的選擇時,父母能說,我相信你,你選擇的事情,自己用心去做就好,我們永遠支持你!

3332100774301687990.jpg


四、做自己的父母


看著上面那段好溫馨好感動,但是父母很難如此完美,如此理解,如此體貼,如此溫暖,也許有些家庭里的父母能夠做到一些,但很多父母自己都照顧不好,不自知的用很多方式在傷害自己的孩子,那如何去面對這種現實呢?


心理的世界是無限的,當然無限的潛力的發展,與自我成長的水平有關,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不代表我們不能擁有自己的人生。

可以通過長期的成長過程來修復原生家庭的創傷,做一個自動自發,自我選擇,自我負責的人,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走過一段痛苦掙扎的荊棘之路,來修復自己血淋淋的成長史,將潛意識裡的創傷情結慢慢的去面對經歷和修復,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學會做自己的父母,自我管理,重新成長出新的獨立自主的人格,不再延續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並將這種傷害施加在最親密的人身上。


作為一個職業的心理諮詢師,在陪伴自己和來訪者成長的路上,看到潛意識深處無數掙扎吶喊的靈魂,無數攻擊謾罵的詛咒,當一個人做好心理準備,勇敢的踏上心理成長的道路,雖然會經歷狂風暴雨,血雨腥風,剝皮抽筋,粉身碎骨的歷程,也能體會到改頭換面、脫胎換骨的喜悅。只是需要付出很多,經歷很多,從荊棘之路中走出步步蓮花。


阿蘇心語:我們無法選擇父母,我們可以成長自己。


——THE END——


作者簡介:


阿蘇,男,心理諮詢督導、心理動力學傾向整合型諮詢師、家庭治療師、團體輔導師,2015年度iFuun最佳專欄作者。在心理諮詢的道路上行走16年時光,以心理諮詢為終生事業。北京鳳凰心理諮詢中心創始人(2007-2011年),長沙阿蘇心理工作室創始人(2011-至今),在東西方智慧中默默求索,體悟心理諮詢之道,融合心理諮詢之術,將心理學的感悟活成自己的人生。微信號:asu1980,微信公眾平台:asuxinli。


責任編輯:晨歆


親子.jpg

本文由 iFuun專欄作者 所著,版權歸iFuun與作者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haipengfei@iFuun.com


「壞小孩」他為什麼「壞」?
娃們正在忙,媽媽請閉嘴!

TAG:親子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媽媽,我不想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家的——有問題的或許不是孩子而是你
爸爸媽媽,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我是你們的孩子!
爸爸媽媽,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准媽媽還是別要抱別人家孩子了,有依據的
天天誇「別人家的孩子」,聽說過「別人家的爸爸媽媽」嗎
做好自己,你也會是「別人家的孩子」
你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沒有別人的聰明,別人家長學會這些了,你呢?
原諒我,我做不了「別人家的媽媽」
別再說別人家的孩子了,你看看別人家的父母!
父母在說著「別人家的孩子」,孩子也在比著「別人家的爸媽」
如果孩子能有選擇權,我想她也想有個「別人家的媽媽」
孩子說丨別人家孩子背後,還有別人家的父母,家長們值得一看!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爸爸
這就是你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 ,我真的很討厭你!
別再傻了,人家不在乎你!
別人家的就是好,不信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