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生薑=慢性自殺?不!「異常姜」才有危險
微信號:jkwzb1991
點擊播放 GIF/29K
姜是中國人生活中的重要調味品,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等俗語可見一斑。不過,最近有傳言稱,食用生薑有得肝癌的風險。「生薑中含有一種叫作黃樟素的致癌物質,容易誘發肝癌。我國2005年實施的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中,也將黃樟素列為易制毒化學品。以後不要再吃生薑了,簡直是慢性自殺。」這種說法正確嗎?
點擊播放 GIF/29K
據了解,這個傳言主要是源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份研究。生薑中含有不利健康的成分——黃樟素。美國的研究顯示,在小鼠的飼料中添加0.04%~1%的黃樟素,150天~2年,可誘導小鼠產生肝癌。
點擊播放 GIF/29K
黃樟素在小鼠體內首先代謝為苯乙醇形式,接著被激活轉化為乙酸鹽或硫酸鹽,成為最終的致癌物。黃樟素若與氧化劑結合,會生成致癌活性更強的環氧黃樟素。
點擊播放 GIF/29K
黃樟素主要存在於黃樟油、大葉樟油、南美巴西黃樟油、北美黃樟油等天然芳香油中,這些原料可能被用於製作食用天然香精。另外,在生薑、豆蔻、月桂等佐料里,也含有少量黃樟素。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正在制定的《食用香料使用準則》中規定,黃樟素在食品和飲料中最大限量為1毫克/千克。
點擊播放 GIF/29K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希忠表示,適量吃薑和癌症沒有太大的關係,並不會必然導致癌症的發生。「首先,黃樟素是2類致癌物,它的致癌作用遠沒有黃曲霉素強。其次,沒有發霉的生薑所含的黃樟素很少,如果只是做菜放一些,是遠遠不會達到1毫克/千克的警戒線的。」
點擊播放 GIF/29K
不過,壞姜產生的黃樟素等有害物質將會迅速增加,長期食用將增加癌症風險。如果發現姜心變黑、變糠或是姜上生嫩芽,說明姜已經壞了。另外,姜受熱變質會生出白毛,受凍後則會產生毒素,這樣的「異常姜」也不要食用。
《京華時報》 錢宇陽文





TAG:健康文摘報 |
※醫生:久坐無異於慢性自殺,你還好嗎?
※睡眠不足的危害 相當於慢性自殺
※養生緊急:常吃這物好比慢性自殺
※你必須知道的生理常識!強忍淚水等於慢性自殺!
※不好意思就是慢性自殺!
※這樣的生活習慣相當於慢性自殺?
※不吃早餐等於慢性自殺,是真的嗎?
※經常不吃早餐等於「慢性自殺」?這不是危言聳聽
※養生?不不不,你根本不是養生,是在慢性自殺!
※「不好意思就是慢性自殺」的辛酸故事
※驚呆了!常吃油餅竟然等於慢性自殺?
※丙肝患者喝酒無異於慢性自殺!
※用什麼杯子喝水最好?用錯等於慢性自殺
※選錯驅蚊產品,相當於慢性自殺!天然驅蚊神器,孕嬰用了都放心!
※醫生不會告訴你:心血管患者吃這9種食物,就等於慢性自殺!
※不好意思就是慢性自殺
※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別亂泡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等於慢性自殺
※人體缺酶等於慢性自殺?你竟然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