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藥不傳之謎在於量,且看黃芪十大妙用

中藥不傳之謎在於量,且看黃芪十大妙用

黃芪這味葯,的確是一味經典好藥材,但是千年以來,唯有東漢醫聖張仲景、金元名醫李東垣、清代名醫王清任、近代醫家張錫純將黃芪運用得出神入化。比如張仲景創建的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血痹虛勞;李東垣創建的補中益氣湯治療中氣下陷;王清任創建的「補陽還五湯」,其中「四兩黃芪為主葯」,能治療半身不遂之證。這些都是妙用黃芪的高手。然而,在當代,國醫大師鄧鐵濤也是妙用黃芪的高手。早年在讀鄧老的《耕耘集》時,就看到鄧老妙用黃芪的經典好文,頗為感概,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真是不假啊!

中藥不傳之謎在於量,且看黃芪十大妙用


1.黃芪治療胃黏膜下垂


胃粘膜下垂,黃芪用量可在30克左右。胃主受納,其氣以降為順,如果出現胃黏膜下垂,就要採用升提的方法來治療,那麼這個時候該如何用方呢?在眾多中醫方劑中,助陽補氣的方劑,當屬四君子湯為最佳,那麼這個時候可以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黃芪30克,枳殼3克。加黃芪30克的目的是為了升提補氣,那加枳殼是幹什麼的呢?枳殼在這裡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是與黃芪組成一個升降樞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能夠使黃芪的作用發揮到病情需要的程度,不適其升提過度;二是胃氣本身喜降,反佐枳殼以順應胃氣的下降。


2.黃芪治療脫肛


脫肛,黃芪用量可達120克。在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中有一個治療脫肛的方劑,方中用黃芪120克,防風9克。其實這個方子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治脫肛的黃芪防風湯。原方為:黃芪四兩,防風一錢。金元四大家李東垣認為: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3.黃芪治療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黃芪用量15克。子宮脫垂辨證為中氣下陷證的,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何首烏。補中益氣湯專治中氣下陷,加上何首烏有何深意?主要有兩點,一是作為引經,二是養血。


4.黃芪治療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黃芪用量30-120克。國醫大師鄧鐵濤曾自擬強肌健力飲來治療重症肌無力,方中主葯就有黃芪。重症肌無力,最大的特點就是肌肉無力,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肌肉無力便是脾胃氣虛,且由虛及損,在治療上只要抓住脾胃虛損這一重要環節,重用黃芪以補氣升陷,同時針對兼夾之證調理五臟,重補脾胃,四旁健運,促病痊癒。


5.黃芪治療高血壓

高血壓,黃芪用量30克以上。按道理來說,黃芪治療低血壓才對,為何?因為黃芪具有升陷的作用,然而黃芪的確具有治療低血壓的作用。國醫大師鄧鐵濤曾用黃芪合溫膽湯治療氣虛痰濁型高血壓。雖然黃芪可以降壓,但黃芪仍是益氣昇陽之葯,如果辨證為肝陽上亢或有內熱之高血壓則不宜用黃芪。


6.黃芪治療低血壓


低血壓,黃芪用量不超過15克。一般來說,治療低血壓可採用補中益氣湯。


7.黃芪治療胎死腹中


胎死腹中,黃芪用量可達120克。自宋代以來,婦科方書,下死胎多用平胃散加朴硝。明代以後,《景岳全書》提倡用脫花煎催生與下死胎。平胃散著眼於氣滯,脫花煎著眼於血瘀。國醫大師鄧鐵濤治一個氣陰兩虛之胎死腹中的患者,初用平胃散加芒硝,並配合針灸,後用脫花煎,皆因葯證不符而未效,再經仔細辨證,借用王清任治產難之加味開骨散,重用黃芪120克,外加針灸,1劑而死胎產下。開骨散治產難有效有不效,緣於只著重於養血活血忽視補氣行氣,所以鄧老在開骨散的基礎上,重用黃芪以補氣行氣,使本方更加完善,以達到其應有的作用。

8.黃芪治療偏癱、截癱


偏癱、截癱,黃芪用量60-120克。對於偏癱、截癱等屬於氣虛有痹者,補陽還五湯是一張非常著名的經效驗方。補陽還五湯中就有很明顯的一句「四兩黃芪為主葯」,按照劑量換算,四兩黃芪即是120克。使用補陽還五湯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辨證須是氣虛血瘀之證;二者黃芪必需重用至120克及以上,最少也不能少於60克,其他藥量也可略為增加,但決不能輕重倒置。


9.黃芪治療自汗


自汗,黃芪用量12克左右。黃芪止汗的作用來自於一個經典的方劑——玉屏風散。這個方子也就三味葯,即黃芪12克,防風3克,白朮15克。這個方子有個特點就是,防風用量要少,且防風與黃芪的劑量加起來剛好等於白朮的劑量。

10.黃芪治療瘡瘍爛肉


瘡瘍爛肉,黃芪用量30克左右。黃芪具有脫毒排膿的作用,如果是瘡瘍爛肉,傷口久不癒合,不斷滲液,用黃芪就可以起到內托的作用。


雖然古今名醫都喜歡用黃芪,但黃芪終歸還是藥材,而非食材,只有辨證得當,使用才會有效,若辨證失誤,自然也會有害健康。誠如國醫大師鄧鐵濤所說,「對於使用黃芪的指征,我認為舌見淡胖有齒印,脈虛大或寸部弱,再參察有否其他氣虛之證候,便可考慮使用。至於用量之多寡,則要時時留意證候之變化,切戒墨守成規,刻舟求劍」。


(本文為作者原創,授權本平台發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若欲了解更多中醫健康養生資訊,請關注微信號jinlanzhongyi)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不傳之謎在於量,那我們就從黃芪的幾大妙用說起,別傻傻的不知道
中藥:黃芪的不傳之秘
老中醫從不外傳:一杯黃芪水,還能有這4大功效
黃芪這麼搭配中藥,各顯神通,調養功效不一般!
1種用來喂動物的野草,根可以冒充中藥黃芪,其實藥性大不同
黃芪功效強大,但有三種情況不能喝,別再用錯了!
一杯黃芪水,養生大功效,好處看得見
黃芪泡水,十二大養生功效,都看看吧
黃芪中藥一寶,要好好利用它!
每天都用黃芪來泡水喝,竟有想不到的效果!黃芪泡水十大功效
黃芪水,沒想到功效竟然這麼強大!不看太虧了
黃芪作用大,增強免疫防衰老,汗多保肝不可少,且非所有人能用的
觸目驚心!黃芪,党參,當歸等很多中藥都被硫磺熏過的,治病葯變毒藥
在中醫中,黃芪泡水功效奇特,尤其是後一種對很多人都好
黃芪,不僅調病,而且養生
黃芪補氣天下第一包治百病,實實在在的效果絕不忽悠
每天一點黃芪,促進新陳代謝身體好,但這些人不能吃
黃芪是「補藥之長」,常喝黃芪水,百病不上門!
一杯黃芪水,沒想到功效竟然這麼強大!不看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