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曾經也很瘋狂 看這些計劃為何下馬?
看著今天的殲20的試飛和殲15的裝備這代表這我國的航空工業的榮耀,當然我國的航空史中的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樣機 有些的性能指標至今也很先進。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 帖子為資料整理向 不喜勿噴
點擊播放 GIF/18K
殲教-1教練機是我國瀋陽飛機製造廠研製的亞音速噴氣式中級教練機。它是我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也是新中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第一種飛機,在新中國航空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958年10月殲教-1已經完成了3000米以下部分科目的飛行試驗。1958年國慶節後,2架殲教-1飛機在北京進行飛行彙報表演。在11月中旬飛回瀋陽時,其中1架的發動機出現故障。根據試飛結果分析,飛機的設計、製造是成功的。
東風104是我自主研發的一款輕型戰鬥機,使用三角翼布局,兩側進氣,就目前流出的模型照片來看,飛行員視野相當良好。設計最大速度為1.4馬赫左右,升限17000米,爬升率大於70米/秒,航程1000公里,續航時間1小時20分鐘。
三角翼、兩側進氣的總體設計布局,在當時是屬於比較先進的機翼氣動方案,而且東風104飛機在機體結構上設計了很多的蜂窩構件,因此東風104飛空機重量不到40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也只有5000公斤。在50年代,該設計大膽採用兩側進氣,機頭空間放置雷達,以及大攻角後掠翼等都是很超前的設計。
東風106方案是對米格-19戰鬥機進行改進,發展出一種兩側具有兩側進氣道,機頭空間被用作雷達及電子設備倉的戰鬥機。它幾乎和東風104同時被提出。設計前期由112廠進行,後來轉到南昌320廠。
項目根據空軍的需求不斷變化,由於調整較多,最後根據空軍的需要設計調整為強擊機。故"東風106"戰鬥機項目最後還是下馬了,但此型號延續和誕生後的新項目型號「雄鷹302」,也就是大家眾所周知的強5強擊機,最後裝備中國空軍。
1958年8月6~15日,航空工業技術會議在瀋陽召開。這是航空技術領域開展自行設計的一次思想動員和總體部署,同時會上提出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設計規劃,決定將東風104的設計指標提高到馬赫數1.8,升限20000米,新的型號被稱為東風107。
東風107計劃採用2台新研製的紅旗2噴氣發動機。該型飛機未投入生產,僅在製造了全尺寸模型之後項目即遭下馬。
「東風113」是國土防空和前線作戰兩用殲擊機,關於該機的設想最早始於1958年春。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開展勤工儉學活動過程中,空軍工程系師生提出「聯繫實際進行畢業設計,共同完成一種新式殲擊機」,這一想法得到院長陳庚支持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的贊同。
「東風113」最初的設計目標是,最大平飛速度達到2馬赫,升限20000米以上,後來根據科委的意見,改為2.5馬赫和升限25,000米——即「雙25」指標。其作戰對象為美國的 F-104、 F-105戰鬥機及B-58超音速轟炸機。要求在與上述兩種戰鬥機作戰時,佔有性能優勢,進而截擊轟炸機目標。
同年,多位國家領導人先後到哈軍工觀察,並表示支持「東風113」的設想。於是,一個大膽的「超水平」項目開始正式啟動。自1958年3月開始醞釀,計劃9月完成總體設計,10月向中央遞交「關於試製新型殲擊機的報告」,爭取1959年1月試飛。項目計劃撥款6000萬元,從開始設想到首飛,僅用10個月的時間!
東風113戰機的性能號稱「雙二五」,即飛行速度2.5倍聲速,飛行升限25000米。這樣高性能的戰機,連美蘇兩個航空大國都還沒有。
殲擊9 型截擊機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設計技術指標達雙 26(升限 26 公里,時速 2.6 馬赫),可以說是中國殲擊機性能之最
殲9下馬的原因不用多說了,雙26在當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便現在也很難完成,所以下馬就是必然了
殲9的一種"雙三"方案模型
殲-12 戰鬥機是中國大陸空軍擺脫蘇聯制式飛機系列設計格局以後,第一代從機體設計到部件製造完全有中國人自行完成的輕型噴氣戰鬥機。是中國大陸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塊重要里程碑」。
南昌飛機製造廠從 1968 年 7 月開始方案設計,1968 年8 月總體方案獲上級部門批准。隨後,以 1 年零 5 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原型機於 1969 年 12 月 26 日首次試飛成功。
後來,南昌飛機廠針對試飛中發現的問題,對 殲-12 作了 10 項重大修改,如採用降低飛行阻力的面積率修形、減小機翼上反角等,並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實驗。1975 年 7 月 1 日,再次試飛成功。1978 年 2 月,因調整裝備體制而決定停止研製。
殲-13飛機的設計思想醞釀於1971年底,當時根據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殲擊機方案。601所根據作為我國空軍殲擊機主力的殲-6已經落後的情況,認為應研製接替殲-6的空戰殲擊機,作為80年代的空軍主力戰鬥機。
殲13B戰鬥機但是推力只有9300 公斤的斯貝,怎能以單台推力帶動起龐大的殲-13 的機身呢。F-16重量比殲-13小,但所使用的發動機加力推力高達12,400公斤。所以後來決定換裝自產的渦扇—6,但是後來又看中了米格-23所使用的P-29 但是以中國當時的基礎和條件仿製幾乎是不可能的,即是成功了,P-29仍然是一種推重比並不高的發動機。綜上所述1981年最終殲13項目下馬
強-6作為一種對地攻擊兼有對空作戰能力的多用途戰機,其航電設備比它的前輩強-5有了革命性的進步。強-6的機載電子設備基本上選用的都是我國仿製和改進自米格-23BN上的相關設備。
強-6最終也沒有逃過中途夭折的命運。導致強-6計劃夭折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如發動機的可靠性遲遲不過關、可變後掠翼技術、採用的複合材料的攻關時間過長等等最主要的,還是軍方裝備需要的改變,到了80年代中後期,軍方認為可變後掠翼布局並不是將來作戰飛機的主流。而強-6經此一擊,也就註定了最終下馬的命運。
上世紀70年代,由於中國潛在作戰對象的轉變,中國空軍需要一種遠程的轟炸機以增強對強敵的威懾能力。因轟-6轟炸機難以執行遠程戰略轟炸任務,因此在轟-6轟炸機服役後,中國空軍提出了發展遠程戰略轟炸機的設想。
為了滿足中國空軍加大轟-6轟炸機航程和提高發動機使用壽命的要求,在國內短時間內能難以提供渦扇發動機的情況下,西飛為了進一步滿足空軍加大轟-6航程和提高發動機使用壽命的要求,於1970年6月提出給轟-6換裝成四台英國「斯貝」Mk.512-5W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改型方案,以便通過改善發動機的經濟性來增加飛機的航程,稱轟-6I
轟-6I保持了轟-6原型機的基本外形,在機翼中部加 掛一台「斯貝」發動機,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該機的動力性能。經過半年試飛證明,由於換裝了渦扇發動機後,起飛/著陸、爬升性能和航程等均有明顯的改善。達到了原定設計的要求,並一舉跨入了遠程轟炸機的行列。但是最後由於1980年中國對軍費開始大規模消減。因此在改裝1架,取得實驗數據和改型經驗之後,放棄了轟-6I的發展。
設計人員放大轟-6的設計了轟8,該機機長48.50米,。最大起飛重量163噸;正常載彈7噸,攻擊武器可載13枚仿製AS-5的空對地導彈或9000公斤的國產航空炸彈,也可投放核彈。載彈7噸時,航程為11000公里。飛機最大平飛速度1000千米/小時,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時,升限達13000—14000米。
雖然轟-8轟炸機的航程和載彈量均小於美國B-52戰略轟炸機,但從中國基地起飛,已經足以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各重要政治、經濟和軍事基地實施戰略核反擊
將轟-6放大成為遠程戰略轟炸機,技術難度和風險不大,成本也不高。以當時中國航空工業的實力,完全可以工藝等問題,轟-8轟炸機應該是可以研製成功的。但為中央了保國產大飛機的發展,決定暫停轟8轟炸機的研製,集中力量研發當時國內更加需求的運-10大型客機
1969中蘇邊境發生了 「**島事件」,中國一下子被推到了戰爭的邊緣。在 「準備打仗」的大背景下,林*直接控制軍隊並干預飛機裝備的研製和生產。當時我國的航空工業還很薄弱,沒有研製垂直起落飛機的經驗,林*卻強令上馬研製垂直起落戰鬥機。
在高度壓力下,601所設計人員全力以赴,僅用20個月的時間,就設計出了垂直起落飛機的總體方案。儘管研製「四號任務」抽調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受當時諸多因素的限制。該項目遠遠超越了我國當時具備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完全是一種幻想。
這架飛機叫751「抬式布局」(鴨翼布局)驗證機,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殲10,因為正是這架驗證機的論證實驗才使殲10敢於大膽採用了鴨翼布局也就是「無尾加前翼」布局(PS:那時候的鴨翼還是新興事物,中國管它叫抬式布局)--------------------------------------------------------------------------






※想帶媽媽旅行又不懂計劃的,馬上看看這一篇!
※想要去健身卻不知道從何開始?看看下面這個計劃
※歷史上那些腦洞無窮大的瘋狂計劃,我們竟想炸平喜馬拉雅!
※這個男大生假期結束後很不捨得愛犬,結果他竟然想出超狂計劃讓爸媽都氣炸了!
※暑假計劃應該這樣做,爸媽看過來
※很多人想起減肥大都是想起就去做,並沒有特別的計劃,或者這樣說是沒有辦法去規劃
※小貓咪暗中偷襲貓媽媽 沒想計劃落空 網友:一看就是瓜娃子
※夏天到了,又開始有媽媽計劃給寶寶剃光頭!可這樣真的好嗎?
※練啥丨來來來,看看這是不是你想知道的「計劃」……
※一到寒假就退步?孩子的假期計劃出了哪些問題?
※逗趣兒 | 老婆一直計劃出軌,雖然還沒出,但我心裡很難受,想離婚,又不捨得,怎麼辦? ????
※一周的訓練計劃都在這兒了,你還等啥呢?
※半馬選手按這個計劃訓練,上馬並非遙不可及!
※比比嚇一跳!看看日本是如何計劃工地施工的,沒收穫你找我!
※騎士補強計劃為何一直耽擱?原因竟然是沒人要?
※五一小長假還沒計劃好去哪裡?來玄武山感受它的歷史!
※發布會?還是群口相聲會?逃跑計劃的這場「尬聊」可一點兒都不尷尬!
※為了復仇計劃,他竟做出如此瘋狂的事!
※當發生這些情況時,說明你該改變你的訓練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