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雪珥:身佩雙劍的日本「讀書人」感嘆大清文弱

雪珥:身佩雙劍的日本「讀書人」感嘆大清文弱


雪珥:身佩雙劍的日本「讀書人」感嘆大清文弱


高杉晉作


1862年,23歲的高杉晉作來到上海。高杉晉作幼讀私塾,精通劍術,在「軍艦教授所」學習航海術,大力提倡西學。這年,幕府派出商船「千歲丸」,前往上海進行貿易,高杉晉作隨船前往。


他到書店去購買陳化成(抗英名將)、林則徐兵書,店主卻向他推薦《佩文韻府》。此店主號稱知兵,於是兩人筆談起來。高杉問:「貴邦與俄羅斯和親最好,近世之事情如何?」店主道:「俄羅斯國在鄙國通商,感我朝厚恩,所以助兵助餉之舉,和親之說,想是齊東野人語耳。」


高杉嘲諷道:「口唱聖賢之語,身為夷狄之所役,齊東野人。真齊東野人耶,嗚呼!浮文空詩何足當,目無一丁字兵卒,可嘆可憂。」他感嘆中國知識分子陶醉於空言,不尚實學「口頭盡說聖賢語,終被夷蠻所驅使」。


使節團中的一名下層武士峰潔,在滬上目睹清軍狀態後,便聲言:「若給我一萬騎,可縱橫南北,征服清國。」不久,高杉晉作締造了日本第一支近代化軍隊「奇兵隊」,成為倒幕戰爭的主力。

當時的日本還相當落後,中國則已經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即將進入「同治中興」,但日本使節從上海一個剖面,輕易地看透了中國的內在問題。他們觸及到了一個相當嚴峻的事實:中國社會,尤其知識分子們有著病態的「崇文抑武」。


文弱,正是中國知識分子與日本知識分子最大的差別之一。日本的知識分子缺少像中國皇帝那樣的大主顧,可以對士人進行「統購統銷」,於是乎保持了尚武的舊習,在日本「左文右武,古之法也,不可不兼備矣」。日本「讀書人」居然身佩雙劍,給來訪的大清學者們極大的震撼。


「崇文」與「尚武」的分歧,造成中日兩國知識分子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的巨大差異,在被西方的「船堅炮利」所震撼後,中國比日本更早地獲得了製造西式槍炮的人才和技術,但卻嚴加控制,擔心被「盜賊」所用,繼續秉承秦始皇收天下之兵的光榮傳統。日本的知識分子則全身心地參與到西式武器的研製中,新式槍支和火藥的製作方法傳入日本後僅十二三年,日本全國已有萬支步槍。書生研究殺人利器,且「槍支泛濫」,這在全面禁止民間持有武器的中國是不可思議的。


在西方壓迫下率先覺醒的日本知識分子,將民族救亡作為首要目標,兵學因此成為顯學。他們面前既沒有金榜題名的胡蘿蔔,後面也沒有莫談國事的大棒子,加上明治維新前後大量武士轉變為知識分子,日本知識分子群體便具有了濃烈的陽剛氣息。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出了不少「儒將」,能打仗、能打勝仗,還能寫一手漂亮的漢詩,寫起中文告示來把自己堂皇地包裝為仁義之師,忽悠水準絲毫不亞於中國的刀筆吏。日本知識分子成為政權的核心力量,有足夠的權力對全國資源進行動員和運用。反觀中國,以李鴻章為代表的「辦事者」,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付翁同龢為代表的「鍵盤俠」的冷嘲熱諷。



雪珥:身佩雙劍的日本「讀書人」感嘆大清文弱

伊藤博文



甲午戰爭時,日本從執政團隊到前線的中高級軍官,幾乎是清一色的海歸團隊,即使沒有留過洋的一些陸軍將領,也都接受了良好的西方軍事訓練,受過近代教育。中國方面則從李鴻章開始,多是從未跨出過國門的「土鱉」。日本的決策層年富力強,伊藤博文時年54歲。中國決策層相對老邁,李鴻章當時已經是年逾七旬的老翁。這簡直就是旭日帝國挑戰老大帝國的生動寫照。


硝煙尚未散盡時,伊藤與李鴻章在馬關開始談判。在國家利權爭奪外,雙方也涉及了很廣泛的話題。伊藤建議大清 「必須對明於西學、年富力強者委以重任,拘於成法者一概撤去」,當他說這話的時候,他留英時期的好友羅豐祿、伍廷芳也正襟危坐在李鴻章側後。當年的英倫同窗,如今一方貴為政府首腦,另一方還是幕僚。據說李鴻章對此亦深有同感,回國後奏請將羅、伍二人起用,分別出使英、美。但終其一生,二人與昔日同學伊藤在功業上終究難比。


這種個人命運的差別,或許正是兩國知識分子命運的戲劇性對照:燕雀繼續在朱門之前輾轉賣唱,鴻鵠則在高天雲端振翅飛翔。(文/雪珥)

轉自「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gjrwls),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為何地下工作者外出工作避免坐美女身邊
病重的蔣介石最後一次露面,一場最奇特的「總統」會見
您可能感興趣

草聖張芝在東漢引領了學草書的狂潮,趙壹寫文章斥責帶壞了讀書人
林語堂: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最大的差別
七夕:婦女乞巧,讀書人曬書拜魁星
揭秘:為什麼宋朝的讀書人都愛找藝妓?
為何說宋朝是讀書人的天堂?
學習了!古代八大讀書人的讀書法!
程萬軍:東林教主顧憲成指路讀書人的五條語錄
讀書人的雅稱,風流爾雅!
陳平原:金庸比許多新文學家更像中國「讀書人」
1874年的湖北:戴眼鏡的官員、擺譜的讀書人、文質彬彬的紳士
聊聊「秀才」「文人」「讀書人」
《紅樓夢》中讀書人的敗類——賈雨村
明朝式悶騷:遍身女衣者,儘是讀書人
乾隆竟然如此仇視讀書人?罵大知識分子紀曉嵐是「倡優」
史上最刻苦的讀書人:為安心讀書揮刀自宮
濮陽讀書人 范絲怡:在閱讀中經營生活
李剛田:書法家應是「讀書人」
古代讀書人雅號
為什麼讀書人都喜歡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