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據BBC報道,本周三(英國時間7月6日),有關英國參與伊拉克戰爭的《齊爾考特報告》(Chilcot report)終於面世了。這項調查由曾擔任高層公務員的約翰·齊爾考特(John Chilcot)牽頭進行,在審閱了數千份文檔並採訪了上百名目擊者,歷時七年的調查後才最終完成。整個報告長達260萬字,耗資超過1000萬英鎊。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調查的結論是,英國在所有解除伊拉克武裝的和平方式用盡之前就選擇加入伊戰,對當時而言,武力行動並非最後的手段。並指出,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對伊戰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決定發動伊戰的重要情報,居然來自好萊塢電影情節?!


《齊爾考特報告》中,有一項細節引起了圈哥的注意。當初英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重要原因就是認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而《齊爾考特報告》中的這一細節卻顯示,英國有此懷疑的根據竟是英國秘密情報局(軍情六處,簡稱MI6)將好萊塢電影情節當作了真實情報?!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2002年,英國情報機構正在草擬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檔案材料,目的是為支撐有關伊拉克擁有上述武器的判斷,進而為對伊動武提供合法性。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2002年9月11日,MI6稱接近了一個在伊拉克「門路非凡」的新線人。該線人當時說,伊拉克已經加快了生化武器的生產,而且還在建設新設施。他說,伊拉克政府已在Al-Yarmuk製造了VX毒劑、沙林毒氣和梭曼神經毒劑,使用各式包括「相連的中空玻璃球」的「容器」來承載。他還承諾說很快還會帶來更多情報。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好萊塢電影《石破天驚》劇照


就在此人的情報剛出現時,就有人擔心他的描述是出自電影情節。在1996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石破天驚》中就有用球裝玻璃容器存放神經毒劑的做法,並出現了VX神經毒氣在實驗室泄漏的場景。該情報發出後,就有人指出與電影的相似之處,而MI6也注意到並承認這種對「球狀玻璃容器」的描述「與電影《石破天驚》中虛構出的化學武器十分相近」。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但MI6仍將該線人的消息稱為「有價值的情報」,時任MI6處長迪爾洛夫(Richard Dearlove)還自信幾周內此人就會製作出「一張包含所有相關信息的CD」。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也直接看到了情報機構的檔案材料,並在材料序言中寫道,這些情報「毋庸置疑」。


然而直到2003年2月2日,這名線人都沒有提供更多信息。到203年2月18日,MI6的備註中對這名線人的描述已是「在一段時期內對軍情六處說謊」。但MI6並「沒有通知其他特工有關這名線人已在向軍情六處撒謊」的信息,也未告知聯合情報委員會主席約翰?斯卡雷特爵士(Sir John Scarlett)此人已明顯在撒謊。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報告特別點名批評當時的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主席約翰?斯卡雷特爵士(Sir John Scarlett)。報告稱時任首相布萊爾對薩達姆的看法和聯合情報委員會的確切判斷有分歧,斯卡雷特有責任提醒布萊爾。


英國政府在向民眾和議會說明對伊拉克開戰的理由時,仍堅稱薩達姆可以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45分鐘內襲擊英國。最終,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於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


這名撒謊線人的報告也在2003年4月被再次發布。2003年6月,MI6終於見到了這名特工,並認定「此人打一開始就在捏造事實」。2003年7月,這名撒謊線人的報告被正式撤回,但「與此前被發布時相比,撤回的動作要低調得多」。一些內閣大臣甚至沒有及時收到報告已被撤回的通知。


關注過伊戰新聞的我們都知道,事實上,英美組成的國際部隊入侵伊拉克後始終沒在當地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有官員事後說,對這些(認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報告的信心來自MI6「一廂情願的思考方式。在被完全證實前,我們兜售了這條情報」。


而《齊爾考特報告》也稱,「迪爾洛夫的個人干預以及此事的急迫性,給一份尚未得到妥善評估的報告增添了分量,讓內閣大臣和高級官員們在看待此問題時被戴上了有色眼鏡。這份報告本該獲得謹慎對待。」報告最終得出結論:伊拉克確實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的判斷其證據並不充分。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報告中同時點名批評時任英國軍情六處處長的 Richard Dearlove


布萊爾:願意承擔全部責任,但不後悔發動伊戰


不論是英國還是伊拉克都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慘痛代價。從2003年伊戰開始至2009年英國撤軍之前,英國共向伊拉克派兵4.5萬人,其中179名軍人陣亡。而伊拉克人民的苦難更多,截至2009年至少有15萬伊拉克人在戰爭中死亡,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還有觀點認為,伊拉克戰爭滋生了對當下全球最具威脅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增加了對英國的恐怖威脅。而這一觀點也得到了《齊爾考特報告》的支持。另據聯合情報委員會的絕密報告顯示,英國安全局認為伊拉克的極端組織在增多,且有些直接與「基地組織」有關聯。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點擊播放 GIF/K



種種原因都讓對於伊戰的調查備受關注,而《齊爾考特報告》發布後也引起了軒然大波,矛頭直指前首相布萊爾。甚至英國部分議員和媒體認為,如果報告可靠,那麼布萊爾將被永遠停止公職,並面臨起訴。還有伊戰受害者家屬建議對他進行戰爭罪審判。


對此,布萊爾本人發表聲明表示:伊戰決定是他10年首相生涯中最痛苦、沉重和艱難的決定。他還說:不論人們是否同意我決定參與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軍事行動,我是憑藉善意,以及對這個國家最大利益的考慮出發而做出的決策。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布萊爾稱,他為犯下的任何錯誤承擔全部責任,不會找任何託辭。但他同時指出,並不後悔當初做出的決定,加入伊戰並不是錯誤的決定。並強調說,他並沒有被指控偽造情報、或者誤導內閣同事,他也沒有對發動戰爭做出「秘密的承諾」。


報告中的確「沒有證據證明唐寧街10號在卷宗內不恰當地引用情報,或不正當地影響了文本內容。」但報告結論也顯示:「九月卷宗」(布萊爾政府於2002年9月24日發表的評估報告)裡面存在「刻意篩選,以達致布萊爾先生所相信的說法,而非聯合情報委員會的實際定奪」。同時報告也明確透露,是布萊爾最後拍板咬定戰爭的合法性,而非內閣或是政府的司法官員。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民眾頭戴沾滿「血跡」的前首相布萊爾的面具抗議伊拉克戰爭


而前唐寧街媒體負責人Alastair Campbell則表示,《齊爾考特報告》雖然披露了在伊戰準備期間犯下的許多錯誤,但其核心發現讓布萊爾批評者們的一系列指控得以消除。他說,在做出戰爭決定時,布萊爾並不是人們所說的「漫不經心」,他盡其所能避免戰爭的發生,對於各種可能的結果也在不停地思考和掙扎。同時他也表示,在薩達姆被推翻後,世界變得更好了。


伊戰爆發時擔任英國外交大臣的Jack Straw則承認,重新來過可能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報告給出了英國應該吸取的明確教訓。不過他還說:「我以及其他人做出的決定只能放在當時的背景下才能被恰當地評判。我為我所做的一切承擔全部的責任。」


除了情報出錯,戰前準備也不足


《齊爾考特報告》發出後,陣亡士兵的家屬也將矛頭指向了布萊爾。《紐約時報》援引一名陣亡軍人家屬的話說,「有一個恐怖分子全世界都應該小心,他的名字就是托尼·布萊爾——世界最壞的恐怖分子。」


另一位陣亡士兵家屬Reg Keys則表示:很不幸,我兒子白白地犧牲了,英國軍隊根據錯誤的情報被派往伊拉克,主要的決策者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伊戰中陣亡的軍人Gunner Lee Thornton的母親Reg Keys手裡拿著《齊爾考特報告》。


除了對情報問題的指責,戰前計劃與準備的不足也是陣亡士兵家屬關注的問題。《齊爾考特報告》中指出英國軍方在開戰前並未做好充足的計劃與準備,也沒有足夠能力長期承擔這任務。報告中明確寫出「雖然布萊爾先生信誓旦旦,但直到(2003年)3月17日的會議前,有關於軍事行動的實質性討論沒曾進行」——那是開戰前不足一個星期。


報告中還稱,國防部入侵伊拉克的行動倉促行事,對地面安全威脅反應緩慢,尤其是在簡易爆炸裝置(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簡稱IED)殺害許多軍人之後。報告指出,英軍裝備嚴重不足,例如路虎「奪取」型軍車(Snatch Land Rovers)不能夠抵禦IED,國防部沒有迅速解決這些問題,而是放任這些「不能容忍」的問題。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有人要求應該把布萊爾當戰爭罪犯來懲罰


這些如今都成為陣亡士兵家屬追訴布萊爾、前政府部長、軍方將領等在伊戰中起主導作用的人士的依據。代表29名陣亡軍人家屬的律師Matthew Jury表示,他將仔細研究報告內容,然後再決定如何就此提起訴訟。


關於《齊爾考特報告》


《齊爾考特報告》共有260萬字,主要調查英國政府從2001年到2009年之間對伊拉克戰爭的決策以及後續的一些問題,歷時7年才最終完成。


報告主要結論


1、 「我們得出了結論,英國選擇在和平裁軍的選擇耗盡之前參與侵略伊拉克。軍事行動在當時來說並非萬不得已。」


2、「關於伊拉克的大殺傷力武器——WMD——能構成威脅的嚴重程度的判斷,是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之下上呈。」


3、 「儘管有多次明確警告,侵略所會帶來的後果仍被低估。關於薩達姆·海珊(被趕下台)之後伊拉克(局勢)的計劃與準備工作完全不足。」


4、「政府沒能達成其所訂出的(行動)目標。」


負責該項調查的是已於1997年退休的英國資深前公務員約翰·齊爾考特。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約翰·齊爾考特


在齊爾考特調查啟動之前,英國曾有一個《巴特勒報告》,這是此前另一個有關伊拉克戰爭調查的報告,由英國資深公務員巴特勒負責。《巴特勒報告》最終認定,在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準確性問題上,前首相布萊爾「很明顯犯了錯誤」,但布萊爾沒有「故意」迷惑議會。


巴特勒的觀點當時在英國朝野引發很大爭議。有不少政界人士,尤其是在當年附議布萊爾、在議會上投票贊成軍事介入伊拉克的議員認為,巴特勒的報告存在偏見。在此背景下,英國前首相布朗及政府決定再次啟動調查。


2009年,時任英國首相布朗將領導撰寫這份報告的工作委任給了當時已退休的公務員齊爾考特。

英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竟是因為MI6把電影情節當真實情報!



齊爾考特啟程前往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發布會


關於選擇齊爾考特的原因,英媒《鏡報》稱是因為他曾參與過《巴特勒報告》的調查,這段經歷令他被視為領導伊戰調查委員會的「可靠人選」,他本人也因此於2004年被選為英國君主提供諮詢服務的樞密院成員。


而英媒《獨立報》則表示,還有一個原因是齊爾考特的退休時間。他在1997年退休,和布萊爾及布朗政府都沒有時間交集,可以在政治上避嫌。此外,在英國政壇,齊爾考特一直被認為是一名政治立場不偏不倚的標準英式公務員。


(英倫圈綜編,編輯Melissa,資料來源於BBC、The Independent、The Telegraph、The New York Times、界面等,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說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哈里王子前女友竟成BFF,新老赫敏相見歡!
中國女生,你為何總是不自信?
帶父母游英國,有哪些地方提供中文服務?
從15000英尺的高度跳下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想搶先抓小精靈,在英國怎樣才能下載Pokémon GO?

TAG:英倫圈 |

您可能感興趣

與巴基斯坦開戰,與中國鬧僵,印度與孟加拉國的關係怎麼樣?
中國曾對菲律賓「威脅開戰」?真相是
菲律賓總統對中國忽軟忽硬:又稱準備好應對開戰
一小國竟要挾中國,一中國人當即回復:要是敢決裂,中國必開戰
五大因素決定半島是戰是和!最想開戰的不是美國竟是這個國家?
幾大因素決定朝韓結局!最想開戰的是美國
美俄如果真正開戰:美國人一定沒好過 俄國會使用的5種致命武器
如果裕仁真的反對對美國開戰,太平洋戰爭還能否發生?
當年!日本為何決定要對美國開戰?
中國3次與外國開戰的信號:每次決定打仗前,都說過一句相同的話
對越南開戰前後,中國對害怕的美國說了什麼?
她是比希特勒還厲害的女人,竟同時向11國開戰
二戰後,侵華天皇會見麥克阿瑟,解釋為啥自己要與美國開戰
《中國有嘻哈》ty開撕張震岳!節目之後就要跟張震岳開戰!
美軍承認:未做好與中俄開戰準備,如果戰爭發生,美國將會勝利
美國最近對華動作頻頻,同時狂懟俄羅斯,要開戰?
谷歌與蘋果即將開戰:一場增強現實領域的對決
此國已做好準備與美國開戰,舉行軍演以應對美國「戰爭威脅」
小米之家對戰OV實體店:再向前一步,我就向你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