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赴朝究竟是為了什麼?有些人竟然這麼說
朝鮮戰爭爆發後,毛澤東派兒子毛岸英隨志願軍一起赴朝參戰。對於這件事,有些人認為是毛的特意安排,意在讓其兒子出去「鍍下金」,為將來繼位積累政治資本。對這一看法,筆者不敢苟同。
眾所周知,毛是一個聰明的人,聰明的人做事肯定注重天時地利人和,不會做不利於自己的事。如果按照某些人的推測,毛要讓兒子去「鍍金」,撈取政治資本,不一定要等到抗美援朝時期,在解放戰爭三大決戰時,或者渡江作戰,或者解放大西南時,都是不錯的選擇,那時共產黨明顯佔上風,而且戰果輝煌,這時把岸英放上去,貪天之功唾手可得,可謂又安全又體面,不知有多好。抗美援朝可是同世界頭號強國美帝國主義交手,能不能取勝誰都沒把握,就連身經百戰的常勝元帥林彪都感到後怕,毛會這麼笨派兒子到這麼沒安全保障又不一定能取勝的戰爭中去「立功」?即使沒性命之憂,萬一戰敗了那不但撈不了政治資本,反而成了以後前途的一個污點。毛不會這麼笨吧?
再退一步說,即使毛非要岸英赴朝立功不可,以毛的精明,起碼要觀察一段時間,等到戰局明朗了再讓他去不遲,何必一開始就讓他上場呢?雖然有指揮核心的保護,岸英很大程度上不會有危險,但人身安全還是要考慮的。所以以毛的謹慎是不會這樣行事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毛要派岸英赴朝參戰呢?朝鮮戰爭爆發後,圍繞中國要不要派兵參戰的問題,當時大多數政治局委員都認為中國剛打完內戰,急需休養,加上美國太強盛不好對付,紛紛反對出兵。可是毛從國際格局和長遠利益考慮,力排眾議,決定出兵。為了做個表率,也為了堅定廣大人民同美帝國主義鬥爭的決心和鬥志,毛於是要求岸英奮不顧身隨軍上戰場。為了國家和民族,毛確實是無私的,大義凜然的。當然,讓岸英赴朝也是對他的培養,讓他各方面得到鍛煉和提升,以便以後更好地參加革命工作,但不一定是繼位接班。
由此可見,那些持「鍍金接班論」的人其實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






TAG:文史典故 |
※埃及豔后究竟有多美?為什麼有人說她是醜八怪?
※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愛抬杠?
※猶太人說:這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的中國人!他是誰?又做了什麼
※日本的這些冰激凌,你要是吃過給我說說什麼味兒……
※儒道所說的四靈都是那些?有什麼不同?
※皇帝為什麼都命短?竟然是比普通人多做了這樣的事!
※西遊記這部小說究竟寫了些什麼?在什麼時候問世的呢
※這張圖片雖然沒有聲音,但卻都能猜到他們在說什麼
※他為什麼這麼問呢?是因為佔有慾嗎?
※什麼?我們恐懼死亡的原因竟是這個
※外星人為什麼不來地球 霍金竟是這樣說的!
※在歷史上美人驪姬是個怎樣的人?為什麼她最終是被抽死的?
※為什麼有些人拒絕別人的方式是說謊而不是直接說不?
※是什麼讓這群人只喝血不吃肉,又是為何有這麼矮的人
※苦味:有人愛也有人恨,這是為什麼?
※哪有什麼天生說話晚,還不是你寵的!
※妓女為什麼叫做雞?不僅是因為諧音,竟然還有這麼多歷史淵源!
※什麼樣的人是有福之人?
※做不了愛人,那我們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