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就是佛法

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就是佛法

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就是佛法



宗薩仁波切的父親——聽列諾布仁波切說:「在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就是佛法。」

很多修行人都有過或夢想過愜意的「修行生活」。在一種相對與世隔絕的氛圍中,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彼此安慰、鼓勵,這種想望並非不好,但若以為這就是修行,則加入的只是「成佛者俱樂部」。


尤其是,假如這麼做是為逃避痛苦或衝突而不正視與解決問題,最終結果只能是夢醒後的頭疼欲裂。


法會也好,放生也罷,都是積累資糧或補償業力,但非佛法核心。


佛陀不是為指揮眾生去買魚放魚而從兜率天掉下來的。他是為一個誓願:讓眾生在痛苦與問題中去直接面對、洞悉並超越煩惱,獲得自由的解脫。

佛陀說,不是物質世界綁縛我們,因為世界並沒有手能去扯我們的頭髮,是我們的概念心作繭自縛。


根據我所了解的文殊菩薩,他通常不只說「美麗的女人也是膿血組成」,因為有人會認為膿血也美!文殊菩薩真正要表達的是,我們認為事物美麗,這是一種束縛;認為事物不美,也是一種束縛。


美與不美都是我們賦予事物的,之所以會這樣或那樣賦予事物以概念,全因某時某地某個概念會讓「我」覺得放心與安全。這一來,自我感得以保存,而「它」想繼續被保存,就必須執著並賦予概念以真實性,這幾乎是惡性循環!


於是,執著就帶來痛苦。因此佛陀說,執取是苦因!因我執,而煩惱;因法執,而無法究竟覺悟。


一切事物本身離於美或不美,換句話說,一切事物本身離於我們的概念判斷。

我們無須解脫事物,需要解脫的是對事物的執著與概念,所以大圓滿續部說,即便觀想本尊也不究竟,因為觀想依賴於預存的「神聖與不神聖」的劃分。


但若對一個不能安住大圓滿的人來講,他確實需要好好修行觀想,這會讓我們漸次認識到概念是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影響到我們的判斷的。


不是佛法無效,是我們不會用佛法才導致良藥無用。


類似的,極左或極右都不是佛教徒,真實的佛教徒是深刻領會「一切合和事物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會導致痛苦;一切主客現象都沒有究竟實質;涅槃超越任何概念預謀」的人。


做個默默無聞的佛弟子一世,好過成為一個名義上的左右傾佛教徒一萬世。

沒有什麼幸運的傢伙,大家都是菩提路上的探索者,每個人都有問題與痛苦,而誠實地透過問題去成長是唯一的幸運。


歡迎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慈悲月光 的精彩文章:

TAG:慈悲月光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在絕望的時候,讓自己對世界不失去希望?
希望絕望只在一瞬之間,這樣的「阿狗」真沒法贏!
允許失望,才有希望
如何在絕望時,讓自己對世界並不失去希望
絕望是虛假的,但希望亦是如此
我希望,我們之間是愛情
對一個人失望,是從抱有希望開始
希望我離開家走的遠的是你,希望我留在身邊的也是你
絕望與希望
希望有一天,和你之間的對話是坦白的
婚姻中的爭執,你是希望對的還是快樂的?
與其以後失望,不如剛開始就不要抱希望
壁紙 | 絕望是虛假的,但希望亦是如此。
希望這些絕望的時刻,你永遠不會有
等待你的臨界點,就是在絕望種尋找希望
我們都希望從婚姻中得到愛與關懷,為啥得到的卻是恨與傷害
對希望我從不抱希望
在無盡的輪迴中,到底是看到新的希望還是又一次絕望?
望一望,讓遠方捎來你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