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文化——老子的道治思想

道家文化——老子的道治思想


道家文化——老子的道治思想



《老子》一書談的是老子的道和道治思想。書中將社會統治手段分為道治、知治、禮治、法治和物治。道治是無為而治;知治是用規定的德、仁、義進行教化的統治手段;禮治是教化加強制的統治手段,法治是暴力強制的統治手段;物治是用經濟手段進行統治。社會統治應以道治為本,其他統治手段擇宜輔之。


《老子》一書五千餘言主要是談老子的道和道治思想。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說:「《老子》一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未而已矣。」老子推崇道,認為道是一切之本,德、仁、義、禮等是末,是道的外顯,是人為的規定。


老子提倡的道、德,與儒家提倡的道、德不同。儒家之道、德,是人為規定的道、德,均可獨立存在,有固定的內容,可以說什麼是道什麼是德。而老子所談的道、德,是本然之道、德,沒有固定的內容。他認為道是事物的生成方式,德是道的外在表現。因此道、德都不可獨立存在,道與物相依存,德與道相依存。


「道生萬物」是說道是萬物生成的方式,而不是說道是萬物生成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1章,本文所引《老子》章句多從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有些字句與通行本章句不同。章節號為通行本《老子》章節,以下引文只注章節號)「道生一」是說「一」的生成方式是「道」,而不是說「一」的生成本原是「道」;同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生成方式都是道。道不是萬物的本原,而是萬物的生成方式。萬物都是通過「道」而生成。道不是實有之物體,而是萬物的生命軌跡。一粒小麥結出一穗小麥,其生成的本體是小麥,其生成的方式是「道」。「道生萬物」是從其生成方式而言,而不是指生成本體而言。道是事物的生命軌跡,無物則無道;德是道的外在表現,只能從道而不能獨立存在。

老子提倡從道,他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21章)王弼釋「孔」為「空」,孔德就是老子提倡的德,沒有固定內容的德。孔德的表現,是從道而行的本然表現。老子說:「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51章)帛書本無「德」字,通行本寫為「道生之,德畜之」,加一「德」字,就嚴重歪曲了老子的思想。從道是自然之行,從德就是有意為之。老子說的貴德,是貴自然之表現。人為認定的德,不是老子提倡的「孔德」而是「玄德」。「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也,長而弗宰也。」這樣的行為如果是道的自然表現,就是老子說的「孔德」;如果把這樣的行為作為高尚的標準去要求人,這「德」就不是老子所說的德,而是儒家所說的「德」,老子稱這樣的德是「玄德」——被玷染之德,人認定的德。「玄」是染黑的絲,「素」是本色的絲。因此老子提倡見素抱樸,而反對「玄德」。


儒家之德是規定好的,老子所說的德,只是循道的自然表現,而不是人為的認定。凡認定的道德、提倡的道德,都不是老子說的道德。



帛書本《老子》在開篇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失道矣。故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38章)


老子這段話指出了社會統治的主要手段:知治、禮治、法治、物治和道治。

知治是用規定的德、仁、義進行教化、說教。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漢代嚴遵《道德真經指歸》注「前識者」為「預設然也」,「前識者」就是事先設定德、仁、義,沒有做就先有了標準、規定,因此謂「前識」,這「前識」就是「知」,利用前識——事先認定的德、仁、義來治理社會,就是知治。


知治是統治者制定德、仁、義進行教化、說教。知治的最初形式是德治,如三皇五帝時期,推崇的是聖人,因此中國古代才會出現典型的統治權交接形式:禪讓制。「禪也,上德,授賢之謂也。」(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上德」就是「尚德」,崇尚德。老子說的「上德」「上仁」「上義」就是「尚德」「尚仁」「尚義」,即崇尚德、崇尚仁、崇尚義。崇尚的德、仁、義都是人為認定的,是「前識者」,是「知」。崇尚之「德」是人為認定的良好表現;「仁」是全德之稱,具備所有的道德為仁;「義」字古文寫為「義」,從羊從我。「羊」表示「善」義,「我」表示自己。自己認為該做的善舉就是「義」。


義是自己認為該做的,而禮是社會認為該做的。可以說義是個人私德,禮是社會公德,因此禮具有強制性。


禮是對人們日常言行的規範。因為禮規定的是如何說話、如何做事,因此需要教化;而禮又是社會認定的公則,是必需遵循的,因此又有強制性。


知治是教化的統治手段,禮治是教化加強制的統治手段,法治則是暴力強制的統治手段。

禮治和法治都是要人必需遵行的,都依靠軍隊、警察、監獄等國家機器進行強力統治。禮治和法治的根本區別是著眼點不同,禮制定的是人應該怎麼做,「禁之於未然」,先進行教育,使人知道怎麼做而照做;法制定的是人不能怎麼做,「禁之於已然」,是在事情發生後進行懲罰。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篇》)孔子這段話說的就是法治和禮治的不同。法治「齊之以刑」,是「道之以政」,主要依靠政令、武力為手段;禮治「齊之以禮」,是「道之以德」,主要依靠教化為手段。禮治是「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強制)」(《論語·為政》)法治則是「舉惡而教,行之則懲。」


孔子重仁,孟子重義,荀子重禮,韓非重法。由重內在而重外行,由重禮而重法,由教化而進入強制,這是儒家師承的必由之路,是荀子、韓非師徒的必然之路。


「攘臂」是法治,指用暴力手段強制執行;「乃之」是物治。「乃」字形是人乳房的側視形,是「奶」的本字,指人所必需的生活物質。「攘臂而乃之」是「棍棒加胡蘿蔔」的統治方法,棍棒是法治,胡蘿蔔是物治。

物治是採用經濟手段進行社會統治。「食色性也」,對物質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物治的手段主要是採取「尚賢(寶)」「貴難得之貨」「見可欲」(3章)等,激起人們追求的慾望,通過掌控這些資源而達到統治社會的目的。



王弼說老子「崇本息末」,本是道治,知治、禮治、法治、物治是末。「息」不是停止也不是取消,而是擇宜而用。


老子不提倡知治,他說:「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65章)「為道」就是規定德、仁、義,以「知」治民。以知治民,就限制了百姓的思想,因此說「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難治,原因就在於用「知」治。「其知」不是說百姓智慧,而是說統治者用「知」治。


老子認為知治是人心複雜、人性變壞的根本原因。只要定出什麼是真善美,也就有了假惡丑。因為在教人美的時候,實際也等於教人丑;教他善的時候,也等於在教他惡。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也,難易相成也,長短相形也,高下相盈也,音聲相和也,先後相隨也。」(2章)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高下、先後都是比較出來的,並不是本然的狀態。人經過教化後,也就無法保持本然的真善美。如果沒有美善之分,也就沒有醜惡。老子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55章)人類本性具備了高尚的品德,知治反而扭曲了人性。


老子為什麼反對禮治為本?禮是規定的社會準則,是人必需遵守的。不管你心情如何,都要按照禮的規定來做,那麼照禮做出來的可能就是虛偽的,這就不是忠信。因此老子說:「夫禮也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38章)老子認為禮的制定,使人們缺乏忠信,是社會出現亂象的原因。


法治更不足以為統治之本,老子說:「民恆且不畏死,奈何以殺懼之也?」(74章)暴力手段不是治國的根本。「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30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31章)暴力永遠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老子也反對物治為本,他認為:「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3章)蔣錫昌《老子校詁》說:「《說文》:『賢,多財也;從貝從臤。』不尚賢,猶不尚多財;與下文『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一律,皆指財物而言。《敦》本『賢』做『寶』,蓋為後人旁註之字,不尚多財,則民不爭。」「可欲」是指富貴、榮譽、權力等。


老子不提倡物治,因為物治使人心混亂。但他並不反對人民過豐富的物質生活,他強調「實其腹」「強其骨」(3章)「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81章)


《易·損》說:「損益盈虛,與時偕行。」知治、禮治、法治、物治各有其弊,只可擇宜而用,而不可為社會統治之本。



道治是遵循自然、科學發展,「虛其心」(3章,對心靈沒有太多的約束、壓力)而存本然。知治、禮治、法治、物治是治末,而道治是治本。始基為本,「夫唯道,善始且善成。」(41章)道治注重始基,注重治本。


用一個詞概括老子的道治思想就是「無為」,「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為「無」而為。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1章)「無為」就是注重萬事萬物之「始」而為,打好基礎,抓好根本。因為「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也。」(56章)一切從根子改變很容易,坐大則難改。「為之於其未有」就是「無為」,「治之於其未亂」就是「無為而治」。


老子對道治打了兩個比方:「治人事天莫若嗇」(59章)和「治大國如烹小鮮」(60章),都是指打好根基,然後任其自然發展。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嗇,是謂早服。」「嗇」通「穡」,指種莊稼。「早服」就是早耕作。土壤及早耕作,深翻曬白,可以增強土壤的肥力。土壤深翻曬白、精耕細耙、重施基肥,就能長出好莊稼。注重打好地肥而讓其自然成長,就是無為;而「拔苗助長」就是有為。治人就像種莊稼一樣,起好犁溝是關鍵。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烹」古意是指水煮而不是煎炒,指不必翻動而不是不敢翻動。怎樣才能不必翻動呢?選用合適的鍋、添足適量的水,烹小鮮就不用翻動,小鮮在鍋里會自然翻滾。選鍋添水是打基礎,就是無為,而攪動就是有為。


對社會統治來說,社會統治的根基是文化管理而不是物質管理。


老子說:「三十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1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2章)」通行本將此段文字分為兩章,如果合起來理解,更能體現老子的道治思想。這裡說的「無」不是「無」,不是表示空虛。


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指造出輪子。因為有了輪子,這樣才有車之用,而不是說輪子有中空,才有車之用。老子說「埏埴以為器」, 「為器」而不是「為皿」,「皿」是中空的,可以盛東西。而「器」則不然,也包括了實體之物,如杵,如兵器。老子說「鑿戶牗」,「室之用」。並不是有了門和窗戶之「無」,才有「室之用」。室之用的不是門和窗。古人多穴居,動物也穴居。動物之穴與人居之穴的不同在於人居之穴有門有窗。


車、器、室是看得見、摸得到的,是「有」,因此稱「有之以為利。」五色之悅目、五音之陶醉、五味之清爽、田獵之刺激、貨物之誘惑,是看不到或摸不到的存在,是「無」。「無」不能帶來直接之利,卻有間接之用,給人精神的享用,因此說:「無之以為用。」


墨家注重「有」,強調只有獲得物質利益才是應該追求的,因此非樂;而儒家強調精神享用,因此提倡樂。老子的態度不存在褒貶,而是從治國之本末來認識。他說:「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彼」指的是造車、造器、造室等物質之有;「此」指的五色、五味、五音、田獵、貴貨等精神享用,這是看不見的存在,是「無」,是文化。聖人之治,關鍵是文化的治理。因為人會自覺地追求物質的豐富,而不會自覺地追求精神的高尚。


文化是社會、國家、單位之根基,無為而治就是治理好文化這一根基。一個國家有良好的文化,才能有健康的社會;一個單位有良好的文化,才能和諧、發展、永續……


道治不重政績而重政效。政績往往是指看得見的物質建設;政效是指看不見的文化建設。孔子的弟子問政,孔子回答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政績很快就能做出來且看得見,而政效不能很快看出來,但其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老子崇本息末,認為社會統治應以道治為本,知治、禮治、法治、物治是治末,只可擇宜而用。這是社會長治久安、長遠發展的根本之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陽台宮第二屆玄門講經活動圓滿結束
老子的「道」和「德」
王屋道教興衰的基本脈絡之于吉曲陽泉上得《太平經》

TAG:濟源市陽台宮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家老子養生哲學核心思想
老子文化老子思想與養生
老子反對儒家仁義,為何道教還提倡儒家道德?
老子思想與道教煉養學的心腦關係
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學
火影忍者:六道仙人原型是老子,看道教思想和忍道
道的智慧之老子與孔子
老子的《靜之道》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老子化三清是什麼意思
探索道家老子養生的核心境界——玄靈道人
八句話,道破老子思想精髓!
老子的道德真意
為什麼說老子是「道」文化的集大成者?
老子的「道」和「德」
中國神話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
老子三寶的意思是什麼 道教始祖老子的名言有哪些
從老子《道德經》中領悟修道人當常養「五德十善」
解析道家創始人老子真的是太上老君嗎?
老子、孔子、鬼谷子……十二道,道道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