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AAA」信用評級下調 國際評級機構真的可信嗎?

英國「AAA」信用評級下調 國際評級機構真的可信嗎?

公司付費讓評級機構發行債務憑證級別,其結果是這些評級機構受惠於發行商,賺錢變成了他們的主要目的,評級倒顯得次要了。


受英國退歐影響,英鎊匯率跌至31年新低,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對脫歐後的英國情緒悲觀。面對英國政策框架的可預測度、穩定性和有效程度下降的風險,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和惠譽(Fitch Ratings)這兩家國際評級機構,將英國「AAA」的最高信用評級下調至「AA」級,顯示英國外部融資條件的惡化狀況。


惠譽認為,隨著英國企業推遲投資,並考慮改變法律和監管環境,短期內GDP增速將突然放緩。雖然尚不確定負面衝擊的程度,但已下調了之前對英國實際GDP的預測,2016年從1.9%降為1.6%,2017年和2018年分別從2.0%降至0.9%,令英國的經濟前景雪上加霜。

標準普爾和惠譽的信用評級,真就那麼合理嗎?也未必!


眾所周知,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moody s ratings),是國際上頂級的「三巨頭信用評級機構」。1975年,這三家公司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可為「全國統計評級組織」。標準普爾主要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諮詢等服務,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標準普爾全球1200指數。


惠譽是「三巨頭」中規模最小的,其涵蓋的市場份額比標準普爾和穆迪少得多。惠譽的兩個總部分別設在紐約和倫敦,由約翰·惠譽於1913年創辦,經過多次與其他公司的收購和兼并,最終公司80%的股權由美國赫茲國際集團持有,法國公司FIMALAC SA控制了其餘20%的股份。


通常來說,公司付費讓標準普爾和惠譽評估發行債務憑證級別,其結果是這些評級機構受惠於發行商,賺錢變成了他們的主要目的,評級倒顯得次要了。事實上,這個以「付費玩」為目標的模式,使他們的評級往往變得毫無意義。

之前有專家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部分原因,恰恰是標準普爾和其他評級機構造成的。因為從2007年開始,被標普賦予AAA(可用的最高等級)評級的擔保債務憑證(CDO),即意味著低風險。然而,標普把AAA的信用評級給予了風險最大的貸款池,當投資者購買了大量標有AAA的CDO之後,等於背負著驚人的損失而無法出售。


此外,有時「三巨頭」的評級是基於政治因素而並非健全的財務分析。比如2013年11月,標準普爾下調法國的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A,理由是因為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的政策將無法刺激經濟增長。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有類似的經驗教訓,並抱怨一旦被「三巨頭」降級,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贏回AAA評級。因此2011年5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建議,要求「三巨頭」透露更多的有關信用評級的計算方法,加強內部監控以防止利益衝突。


總之,對於國際「三巨頭」的評級,僅供參考即可,不必太當真。


□陳思進(資深風險投資顧問)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證實已驅逐 兩名美國外交官
外媒:地球上的水從哪來?含水小行星或為答案
姜能助陽 4類人吃薑等於吃砒霜
鄧散木藝術精品展亮相安徽
當閱讀遇上跑步,沿途會有好風景

TAG:中國西藏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看待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
財政部:調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標普錯了
穆迪對亞投行進行首次評級 評級為「AAA」展望穩定
北美評級機構ESRB:開箱系統不屬於賭博行為
三大評級機構:英國大選結果帶來評級風險
專家認為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評價有偏差 分析框架應改進
操盤必讀:滙豐上調MSCI中國目標位 下調港股評級
ICO評級匯總
穆迪:若特朗普稅改方案獲批則可能剝奪美國AAA評級
信用評級輸中國好幾級 印度「氣炸」 美媒:這評級 沒毛病
中國主權評級為何接連下調?
標普下調中國評級,是何原因
三信貸通過互聯網信用評級獲3A企業信用認證
「憑啥落後中國?」 印度醋罈打翻炮轟國際評級機構
三大機構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調整,告訴了我們什麼
穆迪下調中國評級 中國該如何應對挑戰?
獨家追問李稻葵:為什麼不能相信穆迪中國評級?中國自己的信用評級系統該怎麼建?
穆迪信用評級意味著什麼?為何下調中國評級後震驚市場 澳元走軟、鐵礦石「跌慘」
下調主權評級後,穆迪再降中國26家國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