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文 | 刘志荣

中国新科幻中的许多政治性想象具有思想实验的性质——我们应该庆幸,这种实验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因为许多危机被表现得非比寻常,许多的应对方案和选择也远远超出了现今人类的道德底线。


我们可以先接触一个不太极端的例子——刘慈欣写于1989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2185》,初步感受这种实验和想象的性质。在一个信息技术极端发达并且使得全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串联到一个巨型信息互联网的未来社会中,过去时代「奇理斯玛」式的政治领导人在赛博空间复活,会出现什么样的政治后果?


刘慈欣在《中国2185》中,设想了一种在不太遥远的将来貌似并非不可能实现的三维信息扫描技术,在存储空间无限扩大的背景下,一个莽撞的年轻人即可潜入「伟大领袖」的纪念堂,将之扫描存储为一个电脑软件,并使之在赛博空间中以思想实体的形式复活。这样复活的思想实体如何面对已然发生巨大变化并与传统道德观格格不入的新时代?


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悚然并产生无数极端想象空间的主题,刘慈欣的处理却有别出心裁之处,他把复活的「伟人」看成一个具有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成熟的政治眼光的思想存在,泰然面对时代的变化,却让同时复活的另一个较为平庸的政治家因对现实变化的不满而在信息空间中发动了一场叛乱:他以惊人的复制速度在信息空间自我复制,并以之创造了一个「华夏共和国」,从保守道德观的角度向现实世界宣战。

由于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连接到信息空间之中,对这一空间的控制和支配所发生的暴乱,几乎使得现实世界的危机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更由于此种病毒式的扩散危及全球网络,其他竞争性的国家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使得整个国家处于毁灭的边缘,性情温和的未来中国的女性执行官对此几乎无法处理,最后不得不以拉断电网的极端方式使得叛乱湮没到虚拟空间之中。


已被视为历史存在的思想在当下现实中复活,会导致什么样的政治后果?这在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仍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性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小说也可以纳入「民族寓言」的框架下进行讨论——然而,这部小说有远远超出于此的地方,譬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之的依赖和愈加紧密的联系,可能导致在将来的现实生活中造成某种失控的危险乃至严重的政治后果,这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问题,这也使得刘慈欣的这部写于二十二年前的小说即使在当下仍具有某种前瞻性的意义。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刘慈欣在中国被称为「技术主义者」,并且是现下世界范围内非常少见的那种「技术乐观主义者」(尽管在理工治国的中国并不少见)。

他经常会从此种角度在传媒上发表一些在当今世界上会令人觉得非常「政治不正确」的意见——譬如他从技术的角度指出,环保不可能解决人类发展所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更有前途的解决方式是继续发展航天技术以向太空索取资源——技术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譬如说帮助我们把人类行为领域的一些基本限制弄清楚,在此不必对之过分苛责,然而,从技术出发,最后总归会碰到一些非技术所可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涉及人文领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后者并非可以全然忽略。刘慈欣的技术主义的优点和缺点在他那些带有思想实验性质的政治想象小说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优点是技术主义的思维和风格使得框架简化、脉络清楚、焦点集中,缺点则是无论如何对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表现不够。


这些优点和缺点,都集中表现在最近几年把他推到声誉巅峰和争论旋涡中的「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中。长达八十余万字的三卷本小说《三体》,有着非常宏伟的抱负——刘慈欣不但要想象在来自外星的威胁下人类社会几百年的变迁历程,而且要把人类的视角从太阳系引至整个宇宙,从而想象一种「宇宙政治学」(小说中称为「宇宙社会学」)。


关于「宇宙政治」的想象,西方过去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论述和想象中(如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和但丁的《神曲》),现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后,已是一个日益淡化乃至近乎消失的主题;东方则主要体现在佛教经典对「他方世界」的描述和由此发展出的通俗文学的想象中(如《西游记》等),现代以来也几乎消失,基本上,一提到「政治学」和「社会学」,人们的反应都限制在现实世界已知的地球人类之中,这从想象力和思维的开阔性上看,无论如何是一种退守。人类与其他星球智能生命接触可能构成的政治关系以及宇宙性的政治原则到底会是何等,如今只能在科幻领域得以想象和推测,而刘慈欣抓住了这一主题,无论如何,这在视野和胸襟上都是值得称道的。


就小说技术处理的角度来说,《三体》也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刘慈欣一直具有这样一种才能,即非常熟练地运用讲故事的艺术,一步一步把读者从很普通的人类生活领域,带入浩瀚无垠的星系和太空乃至对整个宇宙的命运的思考和关注之中——只是这一次更为精彩,其汪洋恣肆的表现近乎炫技,仅从科幻小说的角度看,无疑这是一部上佳之作。问题在科幻之外,作为小说骨架的社会科学的设定架构(「宇宙政治学」或「宇宙社会学」),太过简单,并且在展开中也充满悖论和矛盾,这使得这部小说虽不无特色和洞见,却更加清楚地显示了技术主义的矛盾和限度。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先说特色和洞见。《三体》之中,引入了某种非常具有东方特色的政治谋略,近乎是把《三国演义》式的政治思维,引入宇宙空间的政治博弈之中,这也赋予了科幻小说这一从西方引进的文类某种中国特色。而罗辑引入宇宙中的其他可能存在的力量的打击威胁,以形成恐怖平衡,吓阻三体人对地球的入侵,此一谋略背后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也运用了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中的「五行相克」——事实上,「面壁」、「破壁」的设置,近乎「保密」、「解密」的思维方式,尤其涉及东方政治思维不透明的特征。


而《三体》中的政治洞见,则尤其体现在小说中人类面对危机时的错误的政治选择上。刘慈欣对人类随着文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政治性」的弱化一直有一种担心,在《三体III》里,他让这种弱化直接表现为一个女性形象(又是「政治不正确」!),并让她两次作出错误的政治选择:第一次,她被选为接替罗辑掌握恐怖平衡的「执剑人」角色而由于内心的慈悲不能履行职责,结果此种软弱的和平主义立刻引来了战争,使得地球人类几乎陷入任人宰割的命运;第二次,她遵守太阳系联邦的法律,避免冒险,而断然中止了引力驱动的光速飞船方案,但以后的情节证明这是人类逃生和进行「安全声明」的唯一可行方案,这一错误选择的结果,使得整个太阳系在「黑暗森林」的打击中彻底毁灭。


刘慈欣在《三体》中的描述,几乎完美地符合德国政治法学家卡尔·施米特颇富争论性同时又不断被提起的两个洞见:「政治就是划分敌友」(《政治的概念》和「主权就是决定非常状态」(《政治的神学》,主要是经由刘小枫等学者的努力,施米特的思想在20世纪末被引入中国,这在中国同样引起了范围广泛的争论,同时也被不论是左派和右派的学者暗暗吸收)——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刘慈欣了解施米特的思想和学术界对之的争论,很可能他的此种思想只是得自于前一个时代广泛流传的论述,譬如毛泽东在前一时期广为人知的断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对日益沉浸在和平与发展中而经常忽视政治判断失误可能会产生严重现实后果的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提醒。

然而,这些谋略和判断,基本都局限于技术层面(军事技术和政治技术),其中的种种方案和推演,是「政治术」,而非「政治学」。技术层面涉及的问题是何种行为方式最为有效和最为有利,却不能解决行为的价值和目的,后者已然涉足到意义领域,意义领域的问题并不能用技术性思维来处理。对此的混淆导致《三体》中想象的宇宙范围内的文明之间的行为的唯一目的是生存,而最有价值的行为则是能获得最优生存机会的行为。


这种想象主要体现在其中的「黑暗森林法则」里,它作为书中的「宇宙社会学」的基本的公理性假设,构成了全书的基础,尤其是II、III两卷情节展开时的动力。「黑暗森林法则」包括两条公理:「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三体II》首章)两个重要概念是「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猜疑链」的核心是星际文明之间,由于距离太远和互相提防不可能交流,从而导致相互之间陷入猜疑的循环;「技术爆炸」概念的核心,则是因对他方文明未来技术实力发展的可能性充满警惕,从而导致互相之间在生存竞争中充满敌意。


在这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描述的宇宙图景中,所有的文明都处于类似「囚徒困境」的生死博弈中,因此不可能建立任何互信的关系,任何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暴露身份的文明,都会立刻遭到来自其他方面的攻击。「黑暗森林法则」构成了小说第二卷中的「黑暗博弈」和第三卷中的「黑暗打击」的基础,如果它们不成立,整部小说的逻辑会立刻动摇,而两个公理和两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动摇,则整个「黑暗森林法则」都不能成立。


事实上,中国已经有社会学领域的年轻学者撰文指出,从构建「公理」出发来建立体系,几乎是社会学「史前阶段」的思维方式,而「黑暗森林法则」中的两条公理和两个概念,从社会学上看,都不能成立(参看此位网名「风间隼」的学者撰写的评论:《社会学大战外星人——论〈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


文中提出的基本驳论是这样的:牵涉到类似人这样的智能生命,就有意义的问题,生存并不必然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自身有运行的成本,经常自身就是自身的敌人,也因此并不必然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扩张之中;「猜疑链」用来描述人类社会过于高估了猜疑,用在宇宙社会中则过高估计了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了解,两个互相完全不了解对方实力的文明相遇,不首先发动攻击才是最佳的选择;「技术爆炸」只是由人类近五百年的经验而得出的推论,很难说是在宇宙文明中都是普适的,并且,技术的扩张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是福是祸也很难说清楚)。


反驳者可以说,「黑暗森林法则」涉及的实际上是政治学,更是推广到广阔宇宙空间中,不能仅仅用地球上的思维来类比,然而,这个学者的基本判断仍是站得住脚的:只要「是与人类一样有精神觉悟,有自由意志的生物」,「『宇宙社会学』就一定会涉及到意义问题,绝对不可能用数学来解决的」,所谓「『宇宙社会学有清晰的数学结构』,其实只是理工科背景人士对于社会的一种幻想(不客气地说是无知),跟宇宙不宇宙倒没什么关系。」(参「风间隼」同上文)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黑暗森林法则」还有许多技术上的缺陷和矛盾(譬如说,似乎没有理由类推,高维空间的生命和我们有完全一样的生命需要、理解和行为法则,这必然也导致对第一公理的怀疑,而刘慈欣对此并无适当的解释和保留;此外,「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也并非一个具有坚实科学基础的假设;也有读者指出:「交流的不可能」是导致类乎「囚徒困境」的黑暗博弈的原因,而《三体》中三体世界的「智子」和来自遥远星系的「歌者」,就已打破了这一假设,使得小说内在的逻辑也不能自洽(疯狂钻石:《〈三体3〉:高潮遍体,BUG永生》)。事实上,没有交流就没有故事(战争也是一种交流的极端方式),只要有交流,猜疑链就必然被打破,黑暗森林法则就不能成立……),不过我们暂时忽略这些细节,仅从小说的叙述逻辑上指出:技术性思维建构的「黑暗森林法则」,到最后也必然要接触到意义和价值问题,从而使得单纯技术性思维的逻辑不能自洽。


事实上,在《三体III》之中,出现了一些意味深长的含混:从太阳系出走的人类,在有了宇宙性的视野之后,他们的思维第一次从宇宙性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发现,在这一整体尺度上,每个人的命运都和整个大宇宙的命运息息相关,因而必须对整个宇宙的命运进行关注,在此,他们的思维已然超出了「黑暗森林法则」范围,或者说,从「黑暗森林法则」出发,也必然推出超出这一体系的结论——后者事实上已经是一种越过仅仅关注自身生存的超越性思维。


小说中的宇宙环保主义者「归零者」以及号召大家从偏安的人造小宇宙向大宇宙返还物质以促使整个宇宙开始新一轮循环的「宇宙回归运动」,其行为准则已然不是「黑暗森林法则」,而正是这一法则在整体空间中不能自洽的证明,而一旦有了关注整体的超越性思维,其可能的政治行为方式就必然会包括联合,「黑暗森林法则」就必须从另一角度进行修正——人类道德领域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等等,从整体的尺度看(即使是在仅仅关注生存价值的实用主义的意义上),也便获得了其不能抹杀的价值。


事实上,刘慈欣的叙述在此不无含混犹疑:他让程心的慈悲和守法成了毁灭太阳系的错误的政治选择,却同时也让她成为除了早已逃离的太空舰艇外唯一幸存的两个地球人类之一,并让她逐步目睹整个宇宙的图景,也让她最终加入到「宇宙回归运动」之中——这可能也暗示了,在局部的政治危局中会成为问题的道德价值,从全局看却具有毫无疑义的意义,也注定了「黑暗森林法则」不可能是全宇宙尺度的行为准则。


鉴于「黑暗森林法则」必然导致整体的毁灭,看不出与我们同等或仅仅在智力上比我们高明的其他宇宙智能生命何以不能推出这一简单的结论。而事实上,从小说最后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仅仅是宇宙堕落状态时的行为准则(从十一维的高维时空堕落到四维),犹如一个「失乐园」中的故事片段,而回归运动企图重启宇宙以重回十一维的「宇宙田园时代」,则犹如一种「复乐园」的努力——这也说明了「黑暗森林法则」可能像小说第一卷中的「三体游戏」一样,仅仅是小说世界中最表面的信息,背后其实还可以、也可能暗藏了巨量信息等待发掘。


而从极端技术主义的思维角度出发,最终也会推导出「宇宙命运与个体命运息息相关」和「个体对于宇宙的责任」这样的超越性的问题,这再一次说明,对于像人类这样的具有自由意志的智能生命来说,意义问题与生存问题至少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和刘兵指出,《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可以看作是对「费米悖论」的一个可能猜想,以及对科学界「人类是否应该主动寻找外星人」争论的一个回应。刘慈欣也解释说这仅仅是小说的「设定」,而并非「宇宙政治」的真相——事实上这一真相为何,谁也没有能力说清楚,鉴于我们现在完全没有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可靠证据,这基本上仍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但他同时又认为这对人类的天真会是一个提醒:「我……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但从对人类文明负责任的角度看,我们对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应该持谨慎态度。也许文明的道德准则真的是随着其科技的先进程度而上升,也许宇宙间真的有统一的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但在这些最后被证明前,我们还是先做最坏的打算。」这是相对稳妥、持平的见解。


不过,仅从文学角度来看,对于牵涉到意义和价值的人类行为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化积累了解不够,还是给刘慈欣的写作带来了思维、想象力和深度、厚度上严重的遗憾。科学与人文的失衡,不仅在刘慈欣这里是如此,在科幻创作领域,其实是普遍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同样处理「宇宙社会学」问题,并且同样涉及「宇宙社会学」可能是比「宇宙物理学」更为基本的学科这一设想,刘慈欣的《三体》远比最初提出这一设想的波兰科幻作家莱姆的《宇宙创始新论》要为简单,也比古代宗教典籍和文学作品的想象要简单得多……对于人类精神财富尤其是人文营养的汲取,中国新科幻其实远远还可加强。

刘慈欣《三体》里讲的宇宙政治,竟是这么回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三体》也完全可以做心理分析式的解读,混沌、未知、黑暗、不确定的「三体世界」,乃至宇宙性的「黑暗森林图景」,既是外部宇宙的不确定和混沌的喻象,也是人类内心潜意识的阴暗、狂暴、不确定的一面的喻象,如同小说的情节发展所指出的,这二者同样是毁灭的力量。事实上,这也暗示了走出「黑暗森林」体系,除了小说中大力渲染的生存斗争的道路外,至少同样潜藏了一条向内行进的精神觉醒的道路。


从最根本的层面看,《三体》中的「黑暗森林」图景,涉及到生命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而生存与死亡,存在与虚无,是最根本的哲学和宗教问题——雅斯贝斯曾经指出,在此方面的突破,是人类「轴心时代」哲学突破的核心内容,而唯有立足于此,我们的文明才能一面保持对未知的敬畏,一面心胸坦荡地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单纯向外开掘的技术性的思想不足以语此,毋宁说,技术性、实用性的思维,已经日益显示出其幽暗的一面,并且自身造成了人类生存日益深重的困境……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劉慈欣《三體》里講的宇宙政治,竟是這麼回事!
毛主席說出自己對軍事和政治的理解後,胡耀邦感慨太精闢
唐武宗的會昌中興是怎麼回事?有哪些政治舉措?
對慈禧太后評價,孫中山說她一件事做的好,洋人說她是偉大政治家
光緒喊慈禧做「親爸爸」,是慈禧的政治用意,還是鑲藍旗舊俗?
司馬昭母親是誰?政治奇才司馬懿竟然是一個始亂終棄的負心漢!
影響中國歷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你都知道有哪些嗎?
希特勒軍事能力如何?政治上的巨人?軍事上的侏儒?
蔣介石和宋美齡是政治婚姻?還是一生真愛?
司馬懿的三國:從英雄時代到宮廷政治
慈禧太后與武則天:誰是合格的政治家?
袁世凱竟要逃離惡濁的政治泥潭,為何有「宵遁」一說?
康熙去世之後,為何繼位的不是龐大政治集團老八,而是老四呢?
政治「素人」馬克龍:「撿來」的總統,好當嗎?
國難中誕生的「岳家軍」:政治先放一邊,勝仗才是王道!
曹操:政治的巨人,道德的矮子
晚唐奇葩政治:誰當皇帝?宦官說了算
經過隋文帝的勵精圖治,中國迎來了一個短暫的政治清明。
李光耀故居事件再發酵,李顯龍:誰需要房子鞏固政治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