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

如何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

如何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



人,往往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由於自我的觀照不夠,因此產生煩惱;如果我們懂得觀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並且待人以寬,律己以嚴,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把自己和別人的立場對調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個時候,平等心、無分別的心就會生起,也就不會過於計較人我之間的是非、善惡與過患了。

尤其,學佛修行的人,和別人相處,「要觀德莫觀失,要隨順莫違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計較過失。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即使沒有過,我們本身有時也會製造一些誤會,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做不當的要求,導致珍貴的友誼、親情因而破壞,殊為可惜!所以,我們能夠觀德莫觀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看,多觀照自己,多反省自己,多要求自己,不要太計較得失,自然就看不到別人的是非、過患了。


因此,如何才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呢?最要緊的,是要凈化自己的心,凈化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有如下八種心,即平等心、慈悲心、廣大心、空無心、般若心、感恩心、助道心、惜福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修慈悲的機遇
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門
佛教徒不是偶像崇拜者
學佛之人應具備的素食觀念
為什麼佛教採用乞食制度?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星雲大師:如何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呢?
貪圖淫慾的人有十種過患
驚醒:脫口而出的閑聊,竟可能隱藏如此大的過患!
這三種過患,能避就避!
邪淫的過患極其嚴重,行邪淫者會受到十方的呵斥!
觀聽的過患
你了解飲酒的過患嗎?
這六種過患讓修行人遠離正法
【達磨血脈論】(4)[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不覺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
佛教故事 惡口的過患
貪執身體美貌有六種嚴重的過患
佛教里的五葷是指哪些?食用之過患
通過患者案例判斷分析:口腔癌是否已經出現轉移
犯戒過患與持戒功德
高血壓減壽20年?過於誇張,不過患者壽命確實受影響
虛雲老和尚:禪修入門 慾望的過患
大寶法王:佛法之殊勝,在於凈除內心的過患
佛經中所說貪睡的二十種過患
一日禪:瞋恚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