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勝境河北:昌黎地秧歌

勝境河北:昌黎地秧歌


勝境河北: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布在冀東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昌黎地秧歌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它最早產生於元代,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輕快自如、自由靈活地扭動,做出比較細膩風趣的戲劇性表演見長。其演出分場子秧歌和排街秧歌兩種形式,場子秧歌即固定於某一場所進行演出;排街秧歌則人數較多,沿街串巷,行進演出,樂隊由打擊樂和嗩吶組成,人數雖少,但聲音洪亮,行進方便。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為勞動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煙袋、扇子、手帕等,這充分體現了昌黎地秧歌來自於平民百姓,是群眾自娛性較強的一種舞蹈藝術。其代表性小戲有《撲蝴蝶》《鋦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


新中國成立後,專業群藝工作者與民間藝人相結合,對昌黎地秧歌藝術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挖掘整理和改革創新,使得昌黎地秧歌節目屢次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並多次獲獎。比如,著名的昌黎地秧歌藝人周國寶、周國珍和張謙等人創作了一個翻身農民送媳婦回娘家的故事,在表演格調上充分體現了地秧歌表演特有的風趣,幽默滑稽的舞蹈動作,紅火熱烈的表演場面,鮮明亮麗的人物形象,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喜劇效果。1953 年,該節目在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大會一舉奪魁,被評為優秀節目,並拍成電影,推向全國。1956 年,中央歌舞團帶著周國寶等人傳授的《跑驢》節目,參加了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民主青年聯歡節,榮獲銀質獎章。改革開放後,昌黎地秧歌還接連在亞運會帆板賽區開幕式、瀋陽國際秧歌節、全國廣場舞比賽等重大活動和賽事中獲得殊榮。1996 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 年,經國務院批准,昌黎地秧歌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史話勝境河北:碣石山
彭德懷與胡宗南的生死較量
滿族貴族後裔憶偽滿洲國(二)
滿族貴族後裔憶偽滿洲國(一)
日據時期的台灣反「皇民化」運動

TAG:文史精華 |

您可能感興趣

勝境河北:雄縣古樂
史話勝境河北:碣石山
可與河北趙州橋媲美比肩的中國古橋:河南漯河小商橋
適用於: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今日賽事地區廣州浙江杭州甘肅敦煌河北保定上海河北張家口
河南、河北的分界線是黃河還是漳河呢?
河北避暑勝地 夏天石家莊旅遊就去五嶽寨
祝賀河北滄州王女士,河南三門峽郭先生簽約中艾堂
【山東漢子】河北某高校
今日賽事地區北京北京河北張家口江蘇常熟浙江杭州河北張家口
河南河北以河分,山東山西以山分,那廣東廣西呢
趙麗穎故鄉,京津名珠:河北廊坊
河北湖南等地短時強降水 山西廣東局地有雷暴大風
有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為何陝西落單?陝指的是什麼?
京津環繞的河北飛地——香河、三河、大廠3縣是如何形成的?
潮白河大橋合龍 將連接北京通州與河北燕郊
河北昌黎:葡萄產業鏈越拉越長
薩沙的圖片抗戰:侵華日軍老照片華北戰場之二河北省津浦路戰役
河北邢台:神通廣大寧晉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