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來源:華夏收藏網


關於嬰戲圖


兒童在嬉戲中表現出的生動活潑的姿態,專註喜悅的表情,稚拙可愛的模樣,不只讓人心生憐愛,更能感受到童稚世界的無憂無慮。就像很多人電腦手機的壁紙是兒童一樣,就可以看出這種題材在現實生活中的受歡迎程度了~

古代,這種題材被稱為「嬰戲圖」。名為「嬰」,實際是「孩」。畫面上的兒童或玩耍,或嬉戲,千姿百態,妙趣橫生。還有和生肖圖案、各種吉祥器物、兒童遊戲結合的。象徵著多子多福,生活美滿。百多個幼童濟濟一堂的畫面,則寓意著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意味。


來張古今對比圖,就知道大家對這個題材的喜愛了。


歲月在變,題材不變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嬰戲圖最早出現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早期之嬰戲題材多為人物畫的陪襯角色,而畫嬰孩又有相當的困難度,不只要能畫出他們幼小稚嫩的身形,晶瑩剔透的膚色,驕憨天真的神態,在形貌上更需分別年齡的大小,掌握兒童的純真自然,因此畫史著錄中以畫嬰孩見長的畫家並不多見。唐朝有張萱(活動於八世紀)與周昉(活動於八世紀末),以精於仕女畫與嬰戲圖而知名於當時。


嬰戲圖和瓷器的結合

到了宋代,定窯、磁州窯、耀州窯、介休窯、景德鎮窯、容縣窯等都曾用嬰戲圖作裝飾,其中尤以磁州窯釉下彩繪嬰戲圖最富表現力,特別在瓷枕上,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繪,且將兒童的嬌憨之態描繪得傳神之至。所以現在在瓷器上經常能見到嬰戲紋題材的物品。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據資料顯示,陶瓷上最早出現嬰戲紋始於唐代。唐代總體嬰戲圖數量稀少,最早時期有實物可證明的陶瓷嬰戲圖是湖南長沙的唐代銅官窯遺址出土的「青釉褐彩嬰戲持蓮紋執壺」。赤裸身體系著一件紅肚兜,手挽飄帶。畫法比較單純,以圓健有力的工筆線條進行勾勒,孩童的服飾隨身起伏,頭、手的線條和肚兜、腰際系帶的處理呈現出空靈飄逸之美。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青釉褐彩嬰戲持蓮紋執壺


嬰戲紋瓷器在宋代盛行


宋代的陶瓷嬰戲圖常見到以戲曲故事為裝飾內容,有影青刻花嬰戲圖,捏雕以及嬰戲瓷枕。宋代承盛唐之風,享簡約、高雅之趣。陶瓷嬰戲紋在裝飾上主要以簡練的線條刻畫出嬰孩嬉戲的動人畫面。嬰孩大耳寬面,或裸露或著肚兜,手舞枝條,活潑可愛的形態不言而喻。此時嬰孩身上肚兜與唐代相比明顯不同:唐代肚兜系帶成「直條背帶」形,而宋代耀州窯嬰戲紋所著肚兜,皆以環脖套頸的「葫蘆」形居多。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宋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影青刻花嬰戲紋飾亦以線為骨,用線條的粗細和疏密表現不同的對象。運用平衡、參差、疏密以及不規則的線條與線條之間自由組合來表現,線條構成美妙的韻律和節奏感,增添了情趣,豐富了形象的感染力。其類型可分為:嬰孩與植物紋、動物紋和水族類紋飾組成的圖案;嬰孩模型玩偶及瓷塑;孩兒枕及枕面上裝飾嬰孩紋飾;化生類嬰孩紋飾。此時嬰戲紋的裝飾工藝有以下幾種:彩繪、釉彩、珍珠地劃花、印花、刻花等。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宋代磁州窯白釉黑彩嬰戲枕


宋代兒童主要的常服是上衣下裳制。就上衣來說,袍衫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服飾,有袍衫、襇衫(襇袍)之分。衣長及膝,以交領、圓領為主,直領對襟開衩也很常見。宋代兒童從衣襟交領看呈「y」形,即我們所說的「右袵」。宋代雖然禁止胡服,但仍免不了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加之五代時期南北方的社會動蕩,文化在廣泛拓展與交流中,導致許多少數民族的服飾進入中原,從而出現了社會上諸多的「左袵」胡服樣式。宋代服飾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側縫開衩,為防止小孩著涼內著肚兜。對於兒童來說,為方便玩耍,衣袖一般較窄,無過多修飾。服飾長期以綢帶繫結固定為主,極少出現紐扣。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南宋 青白釉嬰戲紋碗一對


元代嬰戲瓷器


元代陶瓷嬰戲紋中也有大量描繪兒童肚兜形制的,與宋代肚兜的形制相比唯一不同的就是以「V」形系帶於脖頸後,另有兩根系帶固定在腰部。孩童衣身為「左袵」,袖口窄小偏長,領口多交領,也有圓領,衣長也比宋代拉長,長及腳踝,用辮線圍住腰部,下擺寬闊便於活動,下身多著褲。這些都是蒙古族服飾的特色,比較富有異域情調。元代孩童的髮式採用一筆點繪,與元代纏枝蓮用筆方法相同,服飾中大面積的用青花著色,可見普遍流行的元青花用筆特色。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元白地黑花嬰戲紋罐


明清時期的鼎盛發展


嬰戲圖發展到明清時期為鼎盛時期,由於瓷器的品種類別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多,此時的嬰戲紋也最為盛行。這時期畫面更加豐富多彩,人數也大大增多,由簡單的一兩個幼童形象發展到百多個幼童,並且神態各異。嬰戲圖的廣為流行,充分說明了傳統的封建社會的傳宗接代觀念深入人心,也反映了當時的百姓心理。

百子千孫的中國傳統嬰戲文化



明代青花嬰戲碗


唐代的嬰戲瓷器存世非常少,但是在宋之後就比較多了,尤其是明清時期。因為題材的寓意非常好,所以就被廣泛的應用在瓷器燒制上面,量也稍微大一些,是投資收藏的不錯選擇,在家裡收藏擺放一個嬰戲紋瓷碗,其生動活潑的姿態,稚拙可愛的模樣亦可以為居室增添不少生氣,何樂不為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潘公凱:為什麼我們的山沒有瑞士的好看
80餘件傅狷夫舊藏捐贈浙江美術館
價值百萬的古錢幣到底長啥樣
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 拍賣價格高達390萬
古代人愛送啥定情信物 送女簪代表認其是正室

TAG:新浪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之十大國粹
百科 中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之旅——佛學文化和中國傳統書畫
中國傳統文化——扇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畫葫蘆
港媒:「墨子號」量子衛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禮讚
中國香道文化|沉香文化是中華民族千年文化傳統
中國的孩子離不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孩子的四個階段——童蒙養正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四神獸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國學十二道
中國傳統文化與人生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文化
徐小躍: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孔子六藝城,寓教於樂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
姓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