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小躍: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徐小躍: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走進當代學者專欄簡介

為讓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國當代的學者及其思想,三智書院公眾微信平台在每周四開設「走進當代學者」專欄,和大家一起分享當代專家、學者、教授的一些思想和作品。透過他們的視角,思考宇宙天人之際、反觀中國傳統文化歷史、關注中國當下社會、了解國人所思所想,學會同情之了解,培養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最終,以當下為契機,連接歷史,走向未來!如果您有好的意見或建議,請留言三智書院官方微信。感謝您對三智書院的關注與支持!

徐小躍

南京圖書館館長、南京大學教授、原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三智書院名譽院長

個人簡歷

1983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

198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中國哲學碩士學位。

199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獲中國歷史學博士學位。

1986年留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

2010年起任南京圖書館館長

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哲學概論、宗教學、佛道思想、中國天人之學以及中國宗教與民間宗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三智課堂上,最受歡迎的課程是《儒釋道精髓》。

簡言之,南方人、南大人。精通宗教與哲學。

主要著作

《禪與老莊》《羅教與揭秘》《羅教與禪宗》

《禪林寶訓釋譯》《社會科學十萬個為什麼--宗教卷》

合著3部:《中國無神論史》(上下卷)、《中國宗教史》(上下卷)、《哲學概論》。

成就榮譽

南京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幹

"哲學概論"首席教授

"南京大學"名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

與三智

徐小躍教授與饒宗頤、樓宇烈、杜維明、陳鼓應教授,任法融道長共同擔任三智書院榮譽院長。

作為三智名譽院長與導師,徐小躍教授不僅講課,也參加三智舉辦的三智論壇、三智年會、開班儀式等各種活動。其廣闊的視閾、淵博的國學底蘊與生動的講述受到了三智同學們的喜愛。

上課經典語錄

何謂「國學」? 「國學」是「國故之學」的簡稱。

儒家所謂的「學問」乃是心性的學問、生命的學問。做學問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來。

水之性在於利養萬物、水之性在於與物不爭、水之性在於處下、水之性在於廣泛的覆蓋力和強勁的滲透力、水之性在於寬廣、水之性在於仁慈、水之性在於誠信、水之性在於公平、水之性在於效率、水之性在於瞬時。

整個《道德經》,由道、無、德、自然、無為、無不為這六個概念構成。

仁是人的內在本質。

仁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人生所要達到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就是一種精神和信仰的追求,這就是「道」。道是什麼?從下到上的三個層次:思想、精神和信仰。

孔子的核心觀念是仁,仁最實在的本質是愛人,這樣一種愛要從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第一,自然血緣的基礎;第二,忠恕之愛,是愛的具體的方法和方式;第三,愛最後要落實在具體的層面。

在秦漢以前,影響中國社會的主要是四家思想,就是儒、墨、道、法四家。在唐宋以後,影響中國社會的主要就有三家思想,即儒、道、佛三家。

政治文化的影響是儒、法兩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就是道家的文化。所以說這樣一個層次中,就形成了內道外儒的格局。

......

2010年1月30日-31日,在主題為「國學的春天——首屆三智論壇」暨「三智大道」講座上,徐小躍教授圍繞「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發表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關於道的全面論述。時隔七年拿來讀讀,依舊在其中能找到很多沁人心脾的真知灼見。所以就以此篇根據當時講課錄音整理出來的文字與大家分享。

三智大道與中國傳統文化

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清王朝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天朝上國的感覺不存在了,一些知識分子開始反思,反思的結果認為這是文化出現了問題,於是就提出了全盤西化的問題,可全盤西化以後並沒有給中國帶來富國強兵。在這個時候又有許多有識之士再一次開始反省,全盤西化可能救不了中國,於是提出了國固之學,也就是國學。所謂的國學包括過去整個的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記載在經、史、子、集當中,而其主要體現在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之中。

國學包括的層次很多,有常識的、有經驗的、有學術的、有道德的、有民族的心理、有民族的魂。用中國古人的話來說,這樣的文化包含形而上與形而下兩個層次。《周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有形的、具體的,能夠感知到的這個存在是形而下者,如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四大發明、長城、故宮、兵馬俑等為形而下者。超越形而下的,無形的,但確實存在的是形而上者,主要是思想、規律、觀念、思維方式。

我們了解國學,主要是在形而上的層次上去了解。

對「文化」的一般性概述

「文化」的範圍極其廣泛,定義亦雜而多端,莫衷一是。但「文化」的中心是思想,而思想意識中最重要的有兩方面:一是價值觀念,二是思維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

形而下者謂之器——器物文化,

形而上者謂之道——思想,

故中國文化的核心是道而不是器。

一般意義上「儒」「道」「釋」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

因中國文化的核心是道(思想),故從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兩方面入手,探討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社會、人生。

中國古人關注的重點,追求的方向是社會和人生兩個方面,他們建立思想,提出學術,目的是「思以其道易天下」。講的是用「道」來改變天下,建立和諧社會,凈化人生。此處凈化人心不單指凈化自己的心靈,還指普度眾生,胸懷天下。

儒家、道家關注什麼?認為什麼最有價值?

他們的思想源頭是什麼?

《周易》是他們的思想源頭。

《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這裡已經澄明了古人的一些思維方式,他們講人文並不純粹地講人文,而是結合人以外的天來講。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成為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

關注人文在什麼意義上而呈現?

文明以止,人文也。止,就是停止。人應當的那種行為,當其所為。應當文明。

如果我們拿今天的理解,我們進入不了傳統文化的情懷。

古人說人有作為人的根據,只有把它呈現出來才算一個真正的人。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個自然人,一定要進行裝飾。《周易》所講的人文是就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講的。

觀乎人文就是觀乎人性、生命、本真。

什麼樣的狀態才像個人?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特別是儒家都要圍繞著這樣的人性理論來展開它理論的構建。

孟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幾希:一點點,微乎其微。

人和禽獸的差別微乎其微。

故「幾希」之別為人的根據。

幾希之別:

一為語言。

《禮記》——「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異禽獸之心乎」。

故在古人看來,如果心不是人性的呈現,那他說的話也不能稱之為人話。

一為知識、智慧、理性。

古人認為可以把知看做高於禽獸的存在,但如果沒有一個比知更根本的理念,那人很有可能做出禽獸不如的事。

荀子曰:「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知有義故為天下貴也。」

義者應也,應當也,文明也,人文也。應當怎麼做,有個尺度,只有人能把握。

孟子講的幾希在其看來是人有四端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這四端之心是人天生的,是秉承自然而獲得的。

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孔子也把具不具有仁愛看做是人與禽獸區別的根本。

儒家講仁愛先從孝悌講起,從血緣關係講起。

有子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是仁愛的根本出發點,人最自然、最真實的情感莫過於孝悌二感。但儒家不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儒家以孝悌為根本往外推,由近及遠,由己推人。

什麼是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為能養,不敬何以別乎?」

如果孝不體現在敬和順的基礎上與禽獸無別。人之孝最難莫過於色難。

什麼是幾希之心?

知識、理性背後更根本的存在,如果沒有它,人會憑藉著高於禽獸的才能扮演著天地間最兇殘的角色。

人用其聰明才智所發明的最複雜的工具莫過於刑具、武器。而這些東西的發明都是針對人的,用來殺人,如果沒有這個幾希之心,人就禽獸不如。

人與禽獸的根本區別的幾希究竟是什麼?良心、良知、良能。

良心是一種什麼心?

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與惡相對的名詞,而是超脫善惡之上,人之為人最真實的存在。

正如良心,就是本心,自然之心。

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謂之良能。人之所以不慮而知者,謂之良知。」

這種智慧不同於後天的思考、分析、判斷。

這個良能就是人之為人的先天稟賦的存在,超脫於善惡之上的。

人為什麼會有這個良心?

孟子的論證:乍見孺子入井,一個人將其救出。

這個人為什麼救他?這是一個人天然的心,是不忍看到同類受到傷害,完全沒有經過考慮的,是自然的呈現。非內交孺子之母(沒有功利的存在),非要譽於鄉黨朋友(沒有考慮過名譽美傳),非惡其聲而然也。

人如果後天不加強修養,這個先天的幾希就可能丟掉。丟掉就要找。

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放心:跑掉的那個心。

所有的事,最後的目的都是求其放心。

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主要部分的儒、道、佛三家都是用不同的語言道出同樣的事。

儒家講良心,道教講真心,佛家講本心。

是存在於知識、理性之上的智慧。

三家的表述方法:

儒家:「放掉」「跑掉」「丟失」;

道家:「喪失」;

佛教:「遮蔽」「心性本凈,客塵所染」。

如何將跑掉的良心、喪失的真心、遮蔽的本心找回來?

儒家:善養、養心、盡心、明德;

道家:心齋、坐忘、繕性;

佛教:明心見性。

儒道佛:人之為人的性只有人有,是外在的天地自然賦予的,是天地給予的恩惠——幾希之心。

但人要將其呈現,如不然是人最大的遺憾。

中庸:「天命之謂性」。

天:自然;命:賦予。

中國人不講萬物及人的本性是上帝創造的。人是人以外的自然賦予萬物本性,但其自有不同。

宋代人:「在天曰陽,在地曰陰,在人曰仁、曰義。」

在人曰仁、曰義,是自然賦予人特殊的贈品。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生命之學,人性之學。

人所秉承的性叫做明德,人的任務在於怎麼把它澄明、發揚。

儒家所說的實際上是哲學、宗教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人的存在方式。

每個人來到天地宇宙之間,是以什麼方式存在著?

人永遠在下列兩種矛盾對立的二重關係中存在!

一是生存方式,二是生活方式。

荀子曰:「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

但如果只在這個層次上停下來,那不是人的生存方式所要展現的,而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只有人所具有的,對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追求而形成的方式。

人自身的明德呈現多少,一定是伴隨著對人的物慾的剋制。用哲學的宗教語言來說是超越。

一定伴隨著克己、寡慾、少私、無私。

為什麼儒道佛及所有的宗教會有一致的價值取向?

是針對人特殊的本性而來的。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

這個欲指的是貪慾,是影響提升人生境界品質的慾望。

如: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燈紅酒綠。

朱熹:「飲食者,天理也,求美味者,人慾也。」

道德具有相對性,隨著一定的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沒有永恆性。所以道德需要超越。

國學追求的是「良心」,是不變的,永恆的。

馮友蘭(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我,社會我,為心我怎麼進入和區別?

許衡:「李雖無主,然吾心有主。」

在為心我的境界,成全他的人格。

在人的一生中一定要有超越的情懷,有理想。

發乎上,得乎中;發乎中,得乎下。

儒學從先秦到宋明理學,也就是儒家境界不斷提升的過程。

孟子:由仁到愛再推及仁民進而到愛物;

由血緣關係推及一般的人進而推到萬物;

但孟子點到為止,沒有展開。

宋明理學(新儒學)

張載:「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在這裡明確地提出了萬物平等的思想。

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物為一。」

道家:「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一般世俗人把事物看成貴賤差別,就在於心不明。

程顥:「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

佛家講: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

為什麼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

這是觀的問題,也就是心的問題,國學就是要讓你的心洗凈。

佛家告訴我們:境由心起。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的天有上帝、天道、自然等含義。

其不但是自然界且包括了整個宇宙中的靈與肉。中國的天人合一是天人一體,天人共生,其凸顯的是天人同德。人之德來源於天之德。人們所有的修養都是為了要實現天人德行的貫通。這是整個國學最秘密的地方。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邵雍——「學不究天人,無以謂之學」。

周易: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古人認為:人外之外的天地萬物是具有德性存在的。

天地有什麼德行?

周易——天地大德曰生。

是說天地有愛,給予生命的愛為大愛、至愛。

孟子——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

說的是真誠。

莊子——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說的是無私。

為什麼中國人把天地日月星辰視為有德行的存在?

中國人認為人有幾希之心,如果要凸顯人的尊嚴性與神聖性,那就要把它的來源神聖化。因此把天地看成本身是有德行的,那人又從其而來,那人的尊嚴性與神聖性就得到凸顯。

與日月合其明

明是光明,中國古人說我們做人要光明磊落、要正大光明,因為他人性源頭的日月正大光明,皎潔無比,所以與日月合其明,伸展的德行就是光明磊落,正大。且日月無私照,那其本身也有無私寬廣的德行。

與四時合其序

四時是春夏秋冬四時,中國古人認為不可逆時、違時、背時。由於現代化的進程,讓我們人類逐漸不在四時的序列中生存,現在出現寒暑不節、風雨不時的情況。

中國古代有一個非常濃厚的觀念——天人感應。

說的是自然界中發生的那些反常的自然現象,都是由於人間、人道錯誤的行為所引起,自然界中發生的災異,實際上是某種更高存在的意志向人類的統治者發出的警告。西漢的董仲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譴告論,災異說,天人感應。譴告就是自然界發生反常現象,如六月飄雪,冬雷陣陣,都看做是上天對統治者的警告。如果統治者無視其警告,那殃咎乃至。站在我們今天科學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內容,那會認為它是迷信,但不是絕對,如果和有宗教背景的人談論天人感應這些東西,他們會給出肯定的判斷。所以我們要同情地理解中國古人為什麼要提出這些理論。

在中國古代,皇權至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控制它,中國古人想到,人間的力量無法控制,那只有向超越人間的存在尋找慰藉。董仲舒為了提出他的這個理論,幾乎被漢武帝殺頭。在封建社會,很多的貪官污吏也是有天人感應的震懾,使其有所收斂。廣到中國的老百姓也是有舉頭三尺有神明之說。現如今我們奉行的無神論主義,天不怕、地不怕。正因為他什麼都不怕,那此人最為可怕。現在的貪官污吏為非作歹,如果從文化的角度分析,那就是因為他們敬畏感太少。單單只敬畏法律遠遠不夠。只靠道德或法律任何一個都不可能解決問題,那只有向超越這個之外的,我們再樹制宗教、神靈、鬼神。

與鬼神合其吉凶

孔子說過「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我們要從事關注人生、服務於人的事務最大的要義是敬鬼神,但有一份恭敬和敬畏之心就可以,不要完全依靠鬼神。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而現在的人不知天命,常常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恥感文化

這是中國文化最後的一根柱子。中國古人深刻地看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由四根柱子撐起。

國之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則可正,危則可安,覆則可起,滅則不可復措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與鬼神合其吉凶有什麼樣的德行?

古人相信,只有鬼神才是公正的化身。與鬼神合其吉凶,呼喚的是公正、無私、公平。

只有達到大人四德的境界才能幸福。

在儒家中常常把無愧於天地之心作為幸福的來源。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人間最真摯的情感是有血緣關係的情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1.為人謀而不忠乎?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傳不習乎?

名和利

老子提出:「名與身孰親?貨與身孰多?得與亡孰病?」

佛教,「般若」是一個智慧也是一個工具,我們乘載著工具。有小乘、大乘之說,小乘是自己的私慾,大乘是普度眾生。

不論般若,不論涅槃,它所指向的是無份、不二、平等、圓融這樣的境界,這是無法超越的智慧。

所謂的般若知知,這不是指一般的智慧,要有佛性。

心污染就是「此岸」,心清凈就是「彼岸」。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因為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天人合一,所以帶來了中國人一系列的合一,包括知行合一、主客合一、形神合一、內外合一、情景合一。這就進入文化的各個層次,文化又體現「合一」的特點。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

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生幸福的必經之路。

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

「三教九流」

三教:儒、道、佛;

九流:先秦諸子百家(包括十一家,墨、儒、道、法、名、陰、陽、雜、農、兵、縱橫、小說),到漢代,去掉「縱橫」「小說」,就有「可觀者,九流也」。也就是九個學派。

1.先秦時代儒、墨稱「顯學」。

2.在九流之中,以儒、道二元為最,對中國人影響最大。

3.在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中,政治、制度這個文化層面,儒、法影響最深。這種文化呈現內法外儒的格局。

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集權、專制、獨裁的中央集權統治。儒家的「仁道」在古代社會起到調節作用。

儒家有君統、正統、學統三個意義的儒家思想。

法家的思想,集中體現在韓非子「以法為教 以夷為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體現出來的中央集權。

「陰道陽儒」「陰法陽儒」

儒道佛的思想觀:

儒:修齊治平。

對待問題的看法「由近及遠,由己推人」。

道:性命雙休。

佛:法身慧命。

中華文明是什麼樣的文明?

一是偶性文明,一是和合文明。

偶性文明注重關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係。

和合文明注重的是和諧與融合。

和是以什麼為前提?

和是以差別、個性為前提。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與同是不一樣的。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禮之用,和為貴」。

中國古代人眼中的「大人」(致和的人)境界。

周易——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儒、道、佛三教之大道

道本一體,理無二致。

儒:忠恕;

道:自然;

佛:慈悲。

(基督:博愛;伊斯蘭:清真)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忠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說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朱熹:「盡己之謂忠。」

說的是盡心儘力後可算是忠了,其中蘊含著平等、尊重的情懷,是從正面、積極的一面凸現愛。

恕道——

「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中蘊含了平等、尊重、寬容的情懷,是從反面、消極的一面凸現愛。

忠與恕最大的區別是:恕中蘊含了寬容的情懷。

儒家的仁即為忠與恕的結合。

忠+恕=仁

道家:自然之道。

自然:原始的狀態,原來如此,本來的樣子。

莊子——「牛馬四足,是謂天。絡馬首,穿牛鼻,是謂人。」

說的是牛馬具有四足是它們本來的樣子,而馬首套絡,牛鼻穿孔,違背了其原始狀態。不是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自由,獨立,個性。

終語——

儒:極高明而道中庸。

道:雖在廟堂之上,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也。

佛:既在孤峰頂上,又在紅塵浪里。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智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三智書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劉潮林老師: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中國古代十大道德名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曲中有大道:傳統曲藝與道教文化
《易經》里的八句精華,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翟玉忠:孔門四科與中華大道
淺析中國古代九則小故事裡的大道理
翟玉忠:大道智慧及其在不同文明體系中的傳播
{葛洪大道} 英國和中國,茶文化有什麼區別?
《易經》里的六大警示名句,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小人物,大道義:劉姥姥的村民智慧
大道純粹·中國美院教授朱穎人
大道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文學院《王力列傳》
大道之行——陳藝先生水彩畫的文化視野
《易經》經典八句話,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vivo沈煒、施紅陽、楊小奇、歐陽武、張晉芳、周曉陽寄語峰會!共探中國半導體發展之大道
{葛洪大道} 中國民俗別稱大全
中國十大道教名山,道教祖庭和發祥地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五大仙山之一青城山
大道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文學院《羅常培列傳》
《老子與孔子:中國哲學的精神》,楊立華教授大道知行講堂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