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籍修復技藝的傳與承

古籍修復技藝的傳與承

【中國話語 傳薪絕學】


我國的古籍修復事業歷史悠久。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就記載著:「書有毀裂,酈方紙而補者,率皆攣拳,瘢瘡硬厚。瘢瘡於書有損。裂薄紙如薤(音械)葉以補織,微相入,殆無際會,自非向明舉之,略不覺補。」這應是文獻中有關古籍修復的最早記錄。「自晉代已前,裝背不佳,宋時范曄始能裝背。」(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所謂裝背,就是裝褙、裱褙。到了唐代,朝廷在弘文館、崇文館裡都設有專職的熟紙匠、裝潢匠,專職從事宮廷中書畫裝裱工作。唐以前,由於古籍裝幀形式以卷裝為主,古籍的裝裱、修復被稱作裝潢、裝褙。唐末五代,由於板印書籍的大量出現,書籍的裝幀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捲軸字畫的裝裱與修復和冊頁書籍的裝訂與修復分工逐漸明顯,字畫裝裱和修復多在裱褙鋪,而書籍的裝訂和修復則集中在書鋪、書肆、書坊等書籍經營場所。因此古籍的修復應該包括字畫修復、書籍修復兩個方面。


由於社會各界對字畫裝裱一般都比較熟悉,這裡主要說一下古籍修復技藝。

古書修復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即準備、修補和復原裝幀。


準備工作中首先要檢查書籍保存狀況、確定破損原因、確定修復方案、製作修復檔案;其次要分解書籍。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書籍因水浸、霉變發生粘連的情況,還要選擇「干揭」「濕揭」「蒸揭」「粘揭」等技術措施,把整冊書籍分解成單張書葉。


在修補過程中,主要是將書葉上面蟲蛀的破洞、鼠嚙的殘缺以及霉變的部位,用與書葉紙張顏色類似、薄厚相仿的中國傳統手工紙當作「補丁」,將破損部位補好。這個過程中,要用到「遛(補)書口」「補破洞」「托紙加固」「噴水壓平」「剪齊」「撴齊」等技法。


復原裝幀,即將修補好的書葉集中在一起,按照修補之前的裝幀形式還原。

培養一個技術較好的修復人員,過去通常要用三五年的時間甚至更長。除了師傅的傳授以外,修復人員還要有一定的悟性,積累相當的經驗,注意總結才行。這就制約了整個修復隊伍的成長速度。在2005年,全國從事古籍修復的技術人員不足100人。


2007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成立,我國古籍修復事業迎來了發展壯大的歷史機遇。2008年以來,保護中心已經舉辦了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提高班、研修班,培訓修復人員近千人次。目前,全國從事古籍修復的專業人員成倍增長。


除此之外,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又成立了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一個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17個傳習所。


令人欣喜的是,由於社會各界對古籍修復的不斷了解和關注,關於古籍修復技藝的學歷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現在已經有數十家高等教育機構開設了包括古籍修復的大專、本科專業。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師範大學、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已經開始招收古籍修復專業碩士研究生。可以預計,在不遠的將來,還可能有古籍修復專業的博士學位。古籍修復事業的春天到來了。


(杜偉生,作者系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善本影印:不妨多些「小而美」
實體書店不可替代
從「非禮」到「不甚害義理」
大型歷史文化叢書《三晉史話》出版
鄭曉龍:堅持走大眾化路線

TAG:手機大河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陶藝工藝製作 古老技藝的妙手傳承
學習非遺技藝 傳承民族文化
中國紫砂壺的古老技藝和傳承價值
古樹普洱的古法製作技藝
盧國齡、鄒炳良獲文化部中華傳統技藝制茶技藝研究員聘書
精美技藝歷史沉澱 唐卡藝術綻放藏文化魅力
瀕臨失傳的古老技藝:傈僳族古法手工製作清香
蘇州非遺傳承人展示蘇綉技藝 傳承非遺文化
芒團傣族古法造紙:傳女不傳男的「非遺」技藝
傳承古老技藝 文殊坊開「非遺」保護基地
探秘古老的藍夾纈技藝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傳承非遺丨媽媽的葦編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蒙古族的宰羊方式 民族獨特的技藝
唐卡畫師交巴加布: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
傳承泥塑技藝 開拓致富之路
林旁粽技藝傳承面臨窘境 傳承人走進校園傳藝
感受非遺魅力 傳承手工技藝
銅陵盆景取材造型與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