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文人的「寂寞情結」

中國古代文人的「寂寞情結」

讀盡詩書,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不難發現青燈苦讀,南山幽卧,虹橋詠月,竹林談玄,河畔問天,小舟盪波,似乎是中國文人心靈最寧靜最憧憬的歸宿。無論其生前如何壯懷激烈,如何舌吐蓮花,如何獨步一時,如何指點江山,都免不了皈依為平靜的湖面,沉默成寂寞的山峰。「千秋功歲名。寂寞身後事」,青史留名依然填補不了生前的寂寞。中國文人的精神花園裡始終盛開著一枝鮮艷卻又寂寞的花朵,這就是「寂寞的情結」。

中國古代文人的「寂寞情結」


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江畔獨吟到賈誼的「哀傷付一生」的寂寞枯萎,從李太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月影同醉到蘇東坡的「揀起寒枝不肯棲」的不合流俗,從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凄涼到納蘭性德的「我是人間惆悵客」的命運感嘆,寂寞像一個因子,刻進他們的骨髓里;像一個影子,鑲嵌在他們的生命中。似乎是一種詛咒,似乎有一股力量,使得「寂寞情結」蓬勃地生長在中華文化的沃土中。


中華文化在五千年歷史長河的融合演變中,不斷吸收外來,揚長避短,不斷優化內部,百家爭鳴。浩瀚的文化典籍,博瞻的文明土壤,孕育中國文人獨特的氣質與品性,其心唯正,其學也廣,其思也深。然而,五千年的思想傳承與弘揚中,猶以孔子的儒家學派賴以為中流砥柱。儒家思想的核心集中於政治志向上,「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崇向入世,以仕途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終極目標。正是這種積極入世的政治追求,支撐起中國文人看似強悍的表面精神與輿論導向。但是,我們看似強悍的外表,內部是空乏的,經不起風雨的捶擊,所以光亮背後是一個孤獨的靈魂,是一個用寂寞支撐起的自我王國,這也是老莊哲學能救贖我們心靈的最重要因素。


中國文人是寂寞的,寂寞的空氣充滿了憂鬱絕望的因子,憂鬱進而生出萎靡與消亡。然而,正是有這麼一種情結,終究沒有萎靡與消亡,而歸於淡泊寧靜。中國文人的寂寞情結大體可分為三種:屈原式的、李白式的、晏殊式的。屈原式的寂寞,即理想型的寂寞,即入世理想與平庸現實間巨大反差形成一股強大的心靈抵牾,抵牾越積越重,絞痛的難忍使生命或政治生命訴諸極端,以求結束巨大的痛楚。當年的三閭大夫屈原目睹楚國政局的混亂黑暗,一再向當權者闡釋自己的政治藍圖,卻屢遭貶謫。後來秦國張儀施以詐計贏得楚王信任,接著背棄信義導致秦楚戰爭。楚國豈是秦國之對手,一敗塗地,城池大丟。而此時的屈原聯想祖國的破落與自己的不得意,理想破滅,遂伴著《離騷》的凄愴之調投江汨羅,葬身魚腹,用憤怒一躍演繹出中華文明史上最堅定的身影,最悲情的一幕。事情如此的相似,後世的杜甫客死江舟,陸遊臨終寄詩等等,其寂寞如高山的冰雪,待現實的陽光撫摸。

中國古代文人的「寂寞情結」


李白式的寂寞,即才華式的寂寞,天縱奇才,或恃才傲物,或至察無徒,或無故遭饞。其才如浩浩汪洋,廣博蓋過同時代的小溪;如灼灼紅日,光芒遮住上億顆星斗。傲物是因其才,至察是因其才,遭饞也因其才。想當年李白醉卧酒市,天子呼來不上船,喚權臣提靴,自稱太白星下凡,哪一件不是驚世駭俗之大作?而後的蘇軾少年得志,科場奪魁,文壇立幟,政壇得勢,清場得意,可謂少年英雄,婦孺皆知,飄飄然遺世獨立。其文才太出色了,超出同代人不知多少,「名太高」,因而以「莫須有」的烏台詩案遭饞獲罪,貶謫千里,一度命懸一線。不管李白或是蘇軾,似乎他們的才華與命運成反比,天才型的才華,坎坷的命運,或許正是如此巨大的反差成就了他們文學上無以企及的高度,終如一隻孤鴻飛過浩瀚的天空,鳴聲振古如斯。


晏殊式的寂寞,即靈魂式的寂寞,出眾的才華,令人艷羨的身世地位,幸福的生活,一帆風順的命運,所有在外人看來評價成功的因素條件都具備了。所有世俗衡量幸福的標準都滿足了,卻依然恪守寂寞。寂寞就像血液,一直奔騰在他們的身體中,從呱呱落地到行將就木,寂寞從不曾泯滅。即便告別人間,其詩文軼事中的濃濃寂寞情懷也不曾消亡,甚而因其有形生命的終結而變得愈加厚重。當年的晏殊家境殷實幼時神童,得皇帝喜愛,並贊以宰相之譽,後果然榮登相位,可謂政治上順風順水,前程無限,文思如涌,又伴以紅袖添香,此生樂極!可是仔細閱讀他的詩文,叩問他的心窗,無論是「落花風雨更傷春」的暮春感傷,還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登高懷遠,都充斥著寂寞的情愫。而後的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人生詠嘆更是將「寂寞情結」推到極致。寂寞就像一壇濃得化不開的酒,裡面發酵的是無數個孤獨寂寞的靈魂。


蘇東坡有一首《卜運算元》,裡面對寂寞情結進行了最豐富最精到的意象描繪與闡發。「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起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自我感覺,這首詞是東坡最真實的心靈告白。在生命經歷了無數次捶擊與鞭撻之後,心境飽經風霜,已變得柔和圓潤,像磨盡稜角的鵝卵石,像沉去烈味的杜康酒,生命已經脫盡烈性,浮華直現真醇,目光也不再是帶刺的荊棘,看透本性卻不再赤裸裸地呈現,充滿溫和的眼神像照亮前途的月光。生命在寂寞的濃縮與蒸餾中得以靈魂的度化與本性的回歸,以至上升為窺透人世奧秘的達觀超脫。


寂寞如酒,寂寞文人更蘊寂寞於酒中抒發,寓之於酒。酒文化與「寂寞情結」完美地物我合一,纏繞為生命共同體。酒可以發壯懷,激志氣,勵膽魄,也可寄相思,訴感傷,抒寂寞。大抵這是中國文人愛酒的情愫吧!另一妙處還在酒的獨立性與大眾性,可獨酌,可對飲,可群歡,寂寞衷腸與酒汁酒氣融合一起,再伴以明明之月,翩翩清影,邀明月、吾影共飲,醉極!樂極!哀極!寂寞如煙,明明飄渺無蹤影,卻時時在心中生長著。

寂寞如山,雙肩怎能扛動;寂寞如海,胸膛豈可盛開。寂寞是屈原的天問,是五柳的南山,是李白的夢遊,是晏殊的詠嘆,是東坡的飛鴻,是岳飛的怒斥,是陸遊的遺言,是容若的惆悵,是無數中國文人用生命的溪水匯成的河流,是中國文人獨立精神花園中的邊邊角角,進而成為中華文化獨特的氣質與內蘊。

中國古代文人的「寂寞情結」



才華孕育寂寞,寂寞潑灑為酒,酒噴薄為文,文歌之生命。生命的無數次回尋與追問,人生的思考與探索,激揚成一篇篇黃鐘大呂,纏綿為一首白雪陽春,像一步步足跡,行走著寂寞的靈魂。


才華有了,佳釀有了,只是知音難覓,誰願傾聽寂寞?誰會聽得懂心聲?父母親人、配偶朋友、藍顏紅顏,似乎都承擔不起如此的沉重。或許只有問青天問大地吧!儘管一生坎坷,屢遭打擊,儘管生命起伏,跌跌落落,頭顱是貴重的,脖子是堅硬的,臣服於卑微的大地,被其餘的生命俯視,還有什麼顏面苟活?於是仰頭嘆月把酒問天,我的冥思會傳到九霄,尊貴的上天是否理解凡界的寂寞,理解生命的高貴與深刻?《易經》中把「乾」作為開篇第一卦,可見其在中華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天代表一種奮發精神,而關於天的所有構想則寄託了中國文人面對世界,面對歷史,面對人生的求索與追思。天之浩瀚是思想開闊,天之廣博是心胸之寬容,天之自由是人格之獨立。對天的追問,更多的是中國文人陷入苦悶迷惘中的反思與救贖,是理想跌落後的精神重建與自我解剖,破滅中孕育著飛翔的希望和不盡的激情。「鳳凰浴火,瑰麗重現」即是其最好的闡釋。

說到底,「寂寞情結」即是獨立的精神家園,又因中國古代文人性格氣質上的多重性與複雜性,中華文化典型意象的象徵意義,變得豐富多彩。其實,豈獨中國古代文人是有寂寞情結的,政治家、思想家等等也是如此。秦始皇是沒有對手的寂寞,於是驅天下為犬馬;曹孟德是沒有知音的寂寞,於是哭典韋祭郭嘉;王守仁是思想高度上的寂寞,於是格竹問天;王國維是文化情結上的寂寞,於是投水化土。「身於尺寸之間,心游萬仞之外」,或許正是由於「寂寞情結」的自我救贖才成就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今日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文明之光永不熄滅。


「寂寞青天把酒吟」,一杯杜康,一輪明月,一身清影,一曲浩歌,把一肚的寂寞寓於酒里,把滿腔的激情發於詩中,把對生命所有的感懷,對人性所有的頓悟,對身之苦痛與宇宙之盈缺的比照,付之青天一問,何等的氣魄!何等的達觀!


平靜的湖面隱藏著最壯觀的驚濤駭浪,冰封的土地生長著最震懾人心的力量,寂寞的心境孕育著最深邃的思想。寂寞如懸崖上的古松,世間一切變化的奧秘都集聚於它最蒼勁的虯枝;寂寞如大漠中的一泓甘泉,看盡世事滄桑,看盡榮辱得失,在世界上最偏遠的一隅訴說著曾將最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壯麗史詩!


品味寂寞,走進中國古代文人最美麗的精神花園,品味中國古代文人最豐富的文化內涵!【來源:天涯論壇】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關於史客』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1938年淪陷後的上海
洪承疇:現代語境強姦歷史
罪功豈在悔輪台
中國表情:百年一切,盡在臉上
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真相

TAG:史客兒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文人的「惡俗」情趣,居然如此吟誦「三寸金蓮」
中國古代的文人插花
中國古代文人摺扇欣賞
古代文人的菖蒲情結——《致菖蒲》
中國古代文人的變態情趣,居然如此吟誦「三寸金蓮」
古代豪宅和文人情懷
歷代中國文人筆下的茶文化
古代文人的文房雅玩,羨煞當代人!
古代文人的心靈寄託
古代文人的文房雅玩
中國古代7位文人的書齋對聯,大雅之境
中國古代7位文人的書齋對聯:大雅之境
寧稼雨:中國古代文人群體人格的變異-從《世說新語》到《儒林外史》
我國古代文人的養生術
古代文人繪石
最美古詩詞:古代文人的十大樂事
超越憂困 自由悅適——中國古代文人的「曠達」精神(上)
中國古代文人的琴學審美觀志
為什麼妓女在中國古代文人生命中佔據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