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任到底去了哪裡
上海有個調查,上海居民僅有不到2%的受訪者表示會讓陌生人進家門。
這是什麼意思呢?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陌生人都是壞人。」或者直白一點兒說吧,98%的受訪者傾向於認為「陌生人」更大的可能是「壞人」。
這種把陌生人看做「大灰狼」的想法,是怎麼植入大伙兒的腦殼裡去的呢?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么?沒有。他們是被媒體的各種報道嚇壞了,媒體報道一個「陌生人」的大灰狼故事,他們就放大成98%的陌生人都是大灰狼。
少年人呢?他們被灌輸得非常可怕。
多年前,我坐公交車,鄰座是一個小男孩,我們同路接近一個小時,我對他為什麼坐一個小時車上學 好奇,就問他,第一次問,他看看我不回答,第二次問,他看看我起身頭也不回地走開了。這個小男孩是怎麼了?為什麼就不能喝一個陌生人好好說話?正經八百地 回答一下陌生人的問題?閑話一下?他為什麼對陌生人那麼恐懼?
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教育成了這樣的人:不相信陌生人的人。
我不知道我們這個國家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我看到的是以前我們把自己和鄰居、朋友、同事以及所有自由人都看做是好人,所以,我們只是把壞人關進監獄,監獄外的我們傾向於認為都是好人。
1995年,我還在南京讀博士的時候,我上公路招手搭車回南通,還有卡車司機免費讓我搭車,現在呢?
現在,我們把自己關在籠子里,裝保險門,裝防盜柵,我們把家武裝得像監獄,我們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好人,所以,我們把自己關在保險門和防盜柵的後面,而外面的都是「壞人」。
我們不僅自己這樣看,還把這個想法灌輸給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也這樣看。
常常回憶起在英國的時光,我背包旅行,在懷特島,路上經常看見居民把自己做的蜂蜜、甜點,自產的蔬菜等放在路邊,沒有人值守,只有一隻碗,如果你需要那些東西,只要往碗里放上一鎊、兩鎊,你就可以把東西拿走了。
——這是對路人怎樣的一種信任?
在劍橋做訪問學者,常常忘記了帶證件,但是,跑到哪兒,我只要說自己是訪問學者,就沒有不信任的。整個劍橋鎮,幾乎看不見防盜門和防盜柵,家家戶戶,門就對著街,都是落地玻璃門,院門是象徵性的,房門也是象徵性的。
我在路上走,到處看門牌號,總有人主動出來,問我是不是迷路了。
在懷特島上旅行的時候,我常常招手搭順風車,我要說的是,多數開車人會主動問我去哪裡,然後繞路送我去。我搭車六次,幾乎次次如此。
對於他們來說,我是一個陌生人,而且是一個異國的陌生人,可是他們卻沒有不信任,相反把信任給了我!
對比一下,在自己的國土上做「陌生人」和在異國他鄉做「陌生人」的遭際,我真的很想問:中國人,你的信任去了哪裡?
我想,我們不僅僅要學會提防,也要學會信任。
我在麗江騎馬,一個納西族馬夫介紹說,馬互相在路上遇見,有的會互相打招呼。兩匹不認識的馬相遇,還會互相招呼一下,何況是人呢?同類動物互相遇見,會親熱地招呼,不見得就會互相提防,而我們是人啊?人難道不比動物更聰明,想不出互相信任的法子嗎?
信任是一種財富,你擁有它,就先把它分給別人,和別人分享。信任是這樣一種財富,只要你不斷地施捨給別人,不斷地把它送出去,你就得到得越多?
世界上哪裡還有比這個更好的財物,你送出去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擁有並分享這個財富吧,不要讓你在信任的銀行里是個赤貧的傢伙。
信任一下陌生人,又何妨?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陌生人」。
親愛的,陌生人,我們互相之間不是不能信任,也不是我們真的就是壞人,不值得信任,只是,我們互相給與的信任太少,讓我們把信任銀行里的支票兌現出來,互相贈與,那麼我們在信任銀行里的存款不僅不會變少,相反會更多。
打開微信,搜索微信公眾號:【另一半情感諮詢】或【lingyibanapp】
分手挽回、婚姻困擾、失戀治癒,情感傾訴……
為你解決戀愛、婚姻、家庭、友情等情感問題。






TAG:另一半 |
※我愛的人,你到底去了哪裡?
※到底哪裡錯了?
※你的良人到哪裡去了?
※匈奴人到底都去了哪裡?
※我們在理髮店剪下來的頭髮都到哪裡去了?
※那些我們憋住沒放的屁,到底都去了哪裡呢?
※我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憋住不放的屁到底去哪裡了?
※一個人的自信到底從哪裡來?
※我們到底從哪裡來?
※內涵漫畫,媽媽到底想到哪裡去了?
※一個人的「自信」到底從哪裡來?
※那些憋住沒放的屁到底去了哪裡?看完再也不敢憋屁了
※那些年被你憋回去的屁跑去了哪裡?
※「親愛的,我到底哪裡髒了?」
※老子出關後到底去了哪裡?
※一個人的「自信」到底從哪裡來的?
※你的「濕氣」到底哪裡來的?看懂這一篇就夠了!
※當媽媽問我花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