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面、酒底」 新解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寶玉拿起海來一氣飲干,說道:「如今要說悲、愁、喜、樂四字,卻要說出女兒來,還要註明這四字原故。說完了,飲門杯。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時樣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 舊對、《四書》、《五經》成語。」
就上引文字中「酒面」「酒底」二詞,紅研所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第3版《紅樓夢》於當頁頁腳出注曰:
酒面、酒底———酒面:斟滿一杯酒,不飲,先行酒令,叫酒面。「酒面」 的本義是滿杯的樣子。元雜劇《虎頭牌》:「我斟的這盞面兒圓」。「酒面」 與「 盞面」義近。酒底:每行完一個酒令時,飲干一杯酒,叫「 酒底」。
上引第3版之注,其實也是1982年第1 版、及1996 年第2 版所出注的隻字未改的承襲。紅研所此注應是「酒面、酒底」二詞較早且影響甚大的解釋,後來的解釋者多參此而與之近同:
(1)酒面、酒底———酒面:義同「盞面」,杯滿的樣子。酒宴時,先斟滿一杯酒,再行酒令,叫「酒面」。元李直夫《虎頭牌》雜劇:「我抹的這瓶口兒凈,我斟的這盞面兒圓。」
酒底:行完一個酒令後,飲干一杯酒,叫「酒底」。《桃花扇·訪翠》:「[小旦宣令介]酒要依次流飲,每一杯乾,各獻所長便是酒底。」
(2)酒面:宴席間斟滿一杯酒不飲,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宴席間每行完一個酒令時,飲干一杯酒,叫酒底。
我們認為,各家對「酒面」、「酒底」所出之注,皆為就文揣義而不確,因而有重新討論的必要。
首先要說的是,對「酒面」本義的解釋是不確切的。釋者多以元雜劇《虎頭牌》「盞面」為「酒面」的同義語,而將「酒面」的「本義」也釋作「滿杯的樣子」。其實對「盞面」的理解,就是錯誤的。在《虎頭牌》「我斟的這盞面兒圓」中,表「(杯)滿」義的是「圓」。《漢語大詞典》:「圓:豐滿,圓滿。亦指充滿,盈滿。」 因「圓」與「滿」同義,故後複合為同義詞「圓滿」,並表「滿」義。而「盞面」則指盛酒杯的口子平面。《漢語大詞典》:「盞面:盞口平面。」「我斟的這盞面兒圓」,言我倒的這杯麵盈滿。可見,把「盞面」作為「酒面」的同義語,而解「酒面」的「本義是滿杯的樣子」依據並不可靠。其次,將「酒面」(包括「盞面」)解作「本義是滿杯的樣子」,亦不可通。王力先生在講古書註解術語時說:「『貌』字一般用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後面。使用『貌』字時,被釋的詞往往是表示某種性質或某種狀態的形容詞。這種『貌』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樣子』。」現在的情況是,「酒面」(包括「盞面」)本是個名詞性詞語,卻被當作形容詞而釋作「……樣子」。在誤解本義基礎上作引申義解釋,其可靠性就可想而知了。對「酒底」的解釋,也與所引書證《桃花扇·訪翠》「酒底」不合。細繹《訪翠》,不難看出,「酒底」是指「每一杯乾」後的「各獻所長」———飲酒後的「各獻所長」,也就是酒後之酒令。關於這一點,只要我們把原文引全些,就能看清楚:
[小旦宣令介]酒要依次流飲,每一杯乾,各獻所長,便是酒底。么為櫻桃,二為茶,三為柳,四為杏花,五為香扇墜,六為冰綃汗巾。[喚介] 香君敬侯相公酒! [旦斟,生飲介] [ 小旦擲色介] 是香扇墜。[ 讓介]侯相公速干此杯,請說酒底。[ 生告干介] 小生做首詩罷。[吟介] 南國佳人佩,休教袖裡藏;隨郎團扇影,搖動一身香。[末]好詩,好詩!
「請說酒底」之「說」,就明確告訴人們,「酒底」指行酒令活動中「說」的對象即酒令,而非「行完一個酒令後,飲干一杯酒,叫『酒底』」。再看下面書證: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一回:「我們四人在此,擲一個喜罷,不拘何喜擲見,俱飲一杯,說一個酒底。」清丁秉仁《瑤華傳》第二十八回:「止岩未便推拖,只得照位告了不是,舉起杯來,將令酒幹了,遂道:『姑姑是極文雅的,我們也要想個文雅的令才好。』又道:『有了,我要請教一個字,總要說得在行,這就是酒面了;幹了酒,還要說一句酒底,不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史鑒經典,與眼前人身上有點照應才算。』」清無名氏《金石緣》第一回:「彥庵送色盆行令,學師有意要試他,故意說些疑難酒頭酒底,弄得林旺一句也說不出,雲程反句句說來如式。」此三「酒底」也是在飲干酒後,與「說」構成句法成分之間的語法關係和語義關係的,即「酒底」是動詞「說」的受事賓語。又《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射了一個『綠』字,二人會意,各飲一口。湘雲的拳卻輸了,請酒面酒底。寶琴笑道:『請君入甕。』大家笑起來,說:『這個典用的當。』」言湘雲向寶琴問酒面酒底。《玉篇·言部》:「請,問也。」「問」亦為「說」之一種形式。此亦當為否定前有解釋的有力內證。
那麼,「酒面」、「酒底」當作何解,才確切呢?根據漢字的表意特徵、詞語的意義一般是由構成該詞的語素義來體現的特點,以及詞語的引申規律,我們認為,「(酒)面」、「(酒)底」為方位詞,同名詞「酒」構成方位短語,以表示相對應之時間,其字面義猶如「(飯)前」、「(飯) 後」。「飯前」、「飯後」是以「(吃)飯」為界而形成時間上的對應關係,「酒面」與「酒底」是以飲酒為界而形成的時間上的對應關係,後隨詞義相關相因而引申指一個完整酒令中以飲酒為界的前後兩個相應部分的酒令:「酒面」,指酒前令;「酒底」,指酒後令。
先說詞義。「面」作「前」 講,乃其常義。《說文·面部》:「面,顏前也。」由義素「前」引申可泛指一般的前面。《廣韻·線韻》:「面,前也。」《書·顧命》:「大輅,在賓階面;綴輅,在阼階面。」孔安國傳:「面,前。」《儀禮·士冠禮》:「加柶覆之面葉。」鄭玄註:「面,前也。」《禮記·少儀》:「申之面。」鄭玄註:「面,前也。」《文選·馬融〈長笛賦〉》:「夫其面旁則重巘增石。」李善註:「面,前也。」《文選·潘岳〈閑居賦〉》:「陪京泝伊,面郊後市。」李善引鄭玄曰:「面,前也。」此解精當。「面(郊)」與「後(市)」是意義相對的方位詞。「面」「前」同義,故可連語作「面前」,並表「前(頭)」。
「底」即「下」,亦即「後」。《說文·广部》:「底,一曰下。」段玉裁註:「下為底。」《廣韻·薺韻》:「底,下也。」而「下」即「後」。《廣韻·馬韻》:「下,後也。」《國語·周語下》:「以有胤在下。」韋昭註:「下,後也。」《詩·大雅·下武》:「下武維周。」鄭玄箋:「下,猶後也。」《後漢書·仲長統傳》:「下而加苦。」李賢註:「下,猶後也。」俞樾《群經平議·春秋穀梁傳》「使之如下齊而來我然」。按:「下者,後也。蓋古人謂前為上,謂後為下。」「底」、「下」同義,故可平列連語作「底下」,並表「後」。他書例多,不繁舉,這裡僅取《紅樓夢》數例為證。第五十四回:「賈母笑道,『你說,你說,底下怎麼樣?』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言後面怎麼樣?言後面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又第四十四回:「二爺叫我來瞧奶奶,底下的事我就不知道了。」言後面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又第九十回:「咱們底下也得留心,到底是咱們家裡人。」言咱們以後也得留心。
「方位詞有定位性,總放在詞語之後,與實片語成方位短語……少數方位詞,如『前、後、之前、以後、之內、以外』可以表示時間。」作「前」、「後」講的「面」、「底」均為方位詞而與實詞「酒」組成方位短語「酒面」、「酒底」,並表示時間。
我們這個解釋,也能得到《紅樓夢》本身的有力支持:
(寶玉)完了令,下該馮紫英,說道:
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
女兒愁,大風吹倒梳妝樓。
女兒喜,頭胎養了雙生子。
女兒樂,私向花園掏蟋蟀。
說畢,端起酒來,唱道:
你是個可人,你是個多情,你是個刁鑽古怪鬼靈精,你
是個神仙也不靈。我說的話兒你全不信,只叫你你去背地
里細打聽,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唱完,飲了門杯,說道:
雞聲茅店月。
令完,下該雲兒。
「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時樣的曲子」,即酒前要唱一個新鮮時樣的曲子。具體到馮紫英,就是飲門杯前所唱的「你是個可人」曲子,亦即酒前之酒令。「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即酒後要說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具體到馮紫英,就是飲門杯後所說的詩文「雞聲茅店月」,亦即酒後之酒令。由上完全可以看出,「酒面」、「酒底」的字面義即本義應是以飲酒為界而表相對應關係的時間詞語。
我們這個解釋,還可從「酒面」、「酒底」在句中與其他詞語所形成的語法關係及語義關係中得到佐證。「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時樣的曲子」,從句子成分的語法關係來說,它屬謂語部分,其主語為具體語境中的不確指的將要行酒令的「行酒令者」。而謂語部分作句子動語的是動詞「唱」,作賓語的是名詞「曲子」。「唱」前的「酒面要」 為限制性狀語,「要」為助動詞表必要,而「酒面」為方位詞表時間。把句子完整意思表述出來就是:(行酒令人)在(飲)酒前要唱一個新鮮時樣的曲子。與「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時樣的曲子」為並列關係的下句「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亦為句子的謂語部分,其
主語亦為具體語境中的不確指的「行酒令者」。謂語部分作句子動語的是動詞「生風」,作賓語的是名詞「東西」。「生風」前的「酒底要席上」亦為限制性狀語———「酒底」表時間,「要」為助動詞表必要,「席上」表處所範圍(林按:「一樣東西」為句子賓語部分———「一樣」為中心詞「東西」的定語。下文的「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從語義說,是「東西」的具體所指之註腳,從語法說,與「東西」為復指關係,也就是說,「東西」與「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為動詞「生風」的同位賓語,亦即「生風」涉及的對象)。上面各家對「酒面」、「酒底」的解釋,都無法從構詞的語素義、句法成分之間的語法及語義等方面講清楚。
如上所論,「酒面」、「酒底」的字面義本是以飲酒為界而表相對應關係的時間詞語,後隨特定語境中語詞表義經濟的需求,人們就將酒前所要「說」的酒令以「酒面」稱之,把酒後所要「說」的酒令以「酒底」稱之,這樣,「酒面」、「酒底」就分別成了酒前酒令和酒後酒令的「縮略」語詞。上文所引的「說酒面」指的就是說酒前令,而「說酒底」,則指說酒後令。
如此解釋,不僅能把「酒面」、「酒底」的字面義及引申義之相關相因關係說清楚,能給詞語在句法成分中的語法及語義關係以合理解釋,而且詞語在句中的意義與下文的注釋性的具體敘寫之間也能照應一致。而其它的解釋,既遠離語詞之語素義,也與句法、文意不可通。
最後再附帶說說上引《金石緣》「酒頭」與「酒面」為同義語的理據。從《金石緣》「酒頭酒底」相對平列關係,完全可以看出其義同「酒面酒底」。此「頭」其實是「面」的同義換說。《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楊雄一頭上床睡,一頭口裡恨恨的罵道。」言一面上床睡覺,一面口裡恨恨的罵道。現代漢語中的「前頭」,可換說成同義的「前面」;「後頭」也可換說成「後面」。如:你在前頭帶路,我在後頭跟著走。可換說成:你在前面帶路,我在後面跟著走。所不同者,「頭」、「面」,在近代漢語中為方位詞,到現代漢語中則同步演變為詞綴。
本文原刊於《紅樓夢學刊》2016年第三期






TAG:紅樓夢學刊 |
※酒色財氣新解,絕
※葉落歸根新解
※【長高那些事兒】白雪公主新解
※DNF新版本更新內容你都了解嗎 隱藏更新解讀
※復古小清新解謎遊戲新作《小鳥馬洛》登陸蘋果商店
※歷史新解:中國近代「背黑鍋」冠軍李鴻章
※「看不起」的新解釋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真面目新解
※嘿,敲黑板!看金磚國家新解,做相關材料解析
※西遊新解:誰是大鬧天宮的受益者?
※CBA籃球寶貝新技能全新解鎖
※西遊新解:弼馬溫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許紀霖、施展:「何為中國」的新解讀
※氣象科普:城市「熱島效應」新解
※「牌」語新解——博物館說明牌之小議
※M頭雙頂,四種高勝率戰法,經典頂部的新解析
※探索易學嘗試新詮釋和新解答
※大谷仕教你風水之:新解住宅為什麼要選擇「坐北朝南」?
※管理漫遊記:「槓桿定律」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