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道教養生方法·道德養生

道教養生方法·道德養生

道教養生方法是在長期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過程中形成的養生方法體系。道教養生方法在歷史上流派和類別甚多,但其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道教養生學歷來都將修性養德作為養生之首務,這不僅是對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種讚揚,而且也包蘊著豐富的科學依據。


《道德經》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意思是說:人所以有死是因為有生,世人能養形而長壽者佔十分之三;嗜欲忘形而短命者佔十分之三;雖然能養形,但驕奢淫逸、嗜欲殺生而導致短命者也佔十分之三。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太貪生,所以不能長生。以上十分之九的人都有死,因為他們有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沒有死,因為沒有生。真正長生的人,是養「性」而不是養「形」。養「性」,是養道德、心理;養「形」是養身體。

所以真正的養生是養「性」,是提高道德修養,達到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自然就能身體健康,從而達到真正的健康。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只追求身體的健康,認為身體健康就是真健康,而忽視了健康的真正支配者——道德,怎麼能提高道德修養呢? 聯繫當前社會實際,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高尚的品德,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1、真誠有益健康


面對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絕不為個人利益放棄誠實的人,人人都會真誠接納他,願意和他交往。所以,我們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並且要做一個真誠的人。 大多數人喜歡聽好話,希望受到別人的讚賞,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懂得為人處事的人,此時必會隱其鋒芒,即使覺得別人幹得不好,也不會直言相對。生性油滑、善於見風使舵的人,則會阿諛奉承,拍拍馬屁。那些耿直的人,此時也許要實話實說這就讓人覺得你太過莽直,鋒芒畢露了。在特定的場合顯示一下自己的鋒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過,不僅會刺傷別人,也會損傷自己。


要學會既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又不能傷害別人,做一個真誠的人。

2、善良使人健康


善良是一劑葯,可以治病,可以誕生奇蹟。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主張獨善其身、善心常駐。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對眾人而言,惟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而言,惟一的權力是善良。 播種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個人可以沒有讓旁人驚羨的姿態,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銀」的日子,但離開了善良,卻足以讓人生擱淺和褪色,因為善良是生命的黃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謙讓,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這是善良的人們嚮往和追求的,也是我們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所提倡和弘揚的。


真正的善良是以人的品質表現出來才為真正的善良。 從時間上來說真正的善良之舉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長期堅持善舉,終身不誨。如深圳的藝人叢飛數年向希望工程捐款數百萬,捐完所有的積蓄,即使在得知自己患絕症時,仍不停止捐款。「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從空間上來說真正的善良之舉不僅是一點一事之善舉,而是對萬事萬物都有善心、善意、善舉,「普渡眾身」。真正的善良之舉是隱名埋姓,不張揚、不作秀、不圖回報的善舉。


3、勤勞讓人健康。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和品質,並且成了道德的象徵,所以才有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善良的民族」這一定論。 自古以來,我們的民族就十分勤勞。遠古時代衛國的女人就已養成了「夙興夜寐,靡有朝矣」的習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這是千古名篇《孔雀東南飛》中對劉蘭芝的描述。這些女人正是因為勤勞而成就其賢德。而男人們則以勤勞來成就其事業,「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奮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然後才能遊說諸侯,身掛六國相印,建國立業,名振天下。

勤勞之所以成為一種傳統,一種特質,自然有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原因。黃河流域特定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我們文化的辛苦特色,馬克思曾說過「亞西亞生產方式是建立在落後的生產力基礎上的」,特別是在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裡,戰亂、災難、瘟疫連綿不斷,若不勤勞刻苦,是無法維持生存生活狀態的,社會的發展進步更是一種夢想。因此,即使貴為天子,大禹也是「身執耒插,以為民先,股無完胈,脛不生毛」。就是天下第一帝秦始皇每天也要批示幾百斤重的奏章才睡覺,當然那時的奏章是寫在竹簡上的。楊玉環被專寵後,李隆基「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成為白居易無情嘲諷的把柄,也成了後人的笑料。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人物,就是因為勤勞不息而終成大器,名垂青史的。孔子著書立說,周遊列國,誨人不倦,實際上是他特別勤勞,毅力頑強,不怕疲倦罷了。墨子為傳播他的哲學思想,不遺餘力,直至「摩頂放踵」,其勤勞和艱辛可想而知。


時至今日,物質文化生活已經極大地豐富,但人們勤勞的程度卻絲毫未見減弱。這一方面是秉承了傳統,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追求,為了今後能夠更好地生活。克勤克儉、艱苦奮鬥還是需要提倡並身體力行的,這是由我們當前的國情所決定的,也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的要求吧。


4、節儉促人健康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提倡並保持下來的傳統美德,影響著所有中國人的行為,兩千多年前的《左傳》中就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的論述。


生活節儉是一個人良好的個人修養的體現。三國時諸葛亮曾在《誡子書》中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正體現出節儉對於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事實上,自古以來,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儉節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官至參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貧、貴而能儉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後,點其行囊,只有「俸金八兩,葛布一端,舊衣數件」。其儉素之德,令人讚歎。而周恩來總理又以「簡樸」為座右銘,成為令人敬佩的領袖。不難看出,節儉對於修身養德是大有禪益的。

節儉對於治理國家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歐陽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力,國不過費。」意思是說,節儉利於家邦。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儉,使得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與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窮奢極欲,鋪張浪費,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當然,我們所提及的「治國」並不代表落後的封建剝削制度,而是指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治理。但是無論什麼社會制度,節儉對於治國的重大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後,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夠高。因此,節儉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意義就顯得極為重大。試想,如果一個國家,從政府到人民,都以鋪張浪費相尚,國家豈能不亡?民族豈能長存? 節儉與否和貧富並無直接的聯繫。也許,窮時節儉是不得已的,只為度過困難,但富時節儉是主動的,是對自己一種有意識的磨練,是一種"居安思危"的好作風。 節儉是一種優秀的品德,磨鍊我們的意志,健全我們的體魄,使我們收益終生。


5、多做好事利於健康


有學者經實驗證明,人們做好事後唾液中免疫蛋白A 的含量大大增加,這是一種抵禦感染性疾病的抗體。經常做好事的人,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低,非常有利於身心保健。

6、人際關係和諧增進健康


人際關係和諧,會讓人感到溫暖而愉快,獲得精神上的平靜和舒展,從而使人的神經、內分泌、心血管等系統的功能調節處在最佳水平。人際關係緊張時,血液和尿中的兒茶酚胺含量明顯增加,促使血脂升高,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形成動脈硬化;劇烈情緒往往使冠心病、心肌梗塞突然發作,其引起的內分泌紊亂,能引發糖尿病、潰瘍病等。


總之,道德養生是養生的第一要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凡塵最美的寶相
牛首山佛頂宮罕見世界佛教建築引人注目
素食,快樂與節制並存
玄奘把經書帶回來了?他安放到哪裡了?
養生,就是學習莊子的「呆」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養生方法——心理養生
玄德堂——道家養生腹部養生功法
道教的養生說
道教養生——內視
道教養生修練方法十種
粥道與養生
道家養生與養炁
道家養生教你五類養睛明目法
道家養生四巧法
儒家養生大道:朱熹養生觀
道醫養生養什麼?
道家養生十原則和養生操
琴與道家養生
《黃帝內經》教你道教夏季養生秘法
養生方法、中醫淺談中醫養生法是什麼?
男人春季養生之道 需注意養生方法
道醫相融,道教葯食養生文化撮議
用「飢餓養生術」的方法來生態養生
觀察道教養生觀對中醫養生理論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