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摘要


7月19日晚,火石百家邀請了北京聖谷同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葉穎博士,為大家分享「 ctDNA的臨床應用之路 」。葉博士在演講中介紹了ctDNA的前世今生、生物學特性、檢測平台現狀、產品設計要素等,並著重分享了聖谷同創在ctDNA領域的辛苦耕耘和精彩的臨床案例。


葉穎,醫學博士,聖谷同創副總裁,畢業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病理學專業。20年生物技術和醫學研究經驗,側重腫瘤超早期診斷,白血病機制研究,造血幹細胞移植,分子病理及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4年臨床醫師、10年研究平台和獨立醫學實驗室管理運營經歷。具有成功領導科研項目實施和臨床轉化的經驗,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

分享環節


ctDNA因其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已成為目前學術界和投資界追逐的熱門話題。但它到底能不能克服臨床應用的考驗,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在臨床得到廣泛的應用呢?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示。



循環腫瘤DNA的前世今生

1948年


發現人體外周血中存在游離DNA


1977年


發現化療後癌症病人體內游離DNA迅速下降


1994年

胰腺癌病人體內發現帶有KRAS突變的游離DNA


1997年


懷孕婦女血漿中發現胎兒游離DNA Lo,開啟了無創產前診斷領域的革命


21世紀


迅速成為研究的熱點,重量級文章頻發,進入臨床應用探討模式。


循環腫瘤DNA的生物學特性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ctDNA的檢測平台現狀


從最初的定量PCR技術,到現在的數字PCR和二代測序技術,對ctDNA的檢測逐步實現了高敏感度和高通量。以下是幾種ctDNA測序平台的對比: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ctDNA臨床應用


腫瘤突變組合就像萬花筒,原發灶與轉移灶、治療前與治療後、同一原發灶的不同克隆,突變的組合都不盡相同。


血漿中的ctDNA承載了這些不同,因此ctDNA在臨床上可應用於:明確腫瘤分子分型、監測療效、耐葯發現、微小殘留監測、預後評估、複發監測等。隨著ctDNA監測技術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提升,甚至可用於輔助腫瘤早期診斷和高危人群篩查。



ctDNA臨床應用產品設計要素


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ctDNA的臨床應用是可行的。除此之外,一項實驗室技術真正成為臨床檢測技術還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如何選擇檢測平台?


ctDNA的檢測平台主要分2種,PCR或NGS。它們的技術特點各有優劣。


選擇哪一種平台,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檢測目的、樣本的量、時間的要求、檢測已知少量位點還是多基因多位點、如何通過法律法規監管、選擇什麼的建庫方式、應用於醫院還是獨立醫學實驗室。


如何選擇檢測Panel?


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具體的臨床應用目的、如何通過法律法規監管、富集的方法。


檢測後分析如何?


生物信息資料庫:越豐富越好;


醫學信息資料庫:越新越好;


積累樣本:越多越好;


數據處理:分析能力越強越好。


判斷分析的好壞,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考慮。


另外,血液標本的採集、儲存及檢測過程的標準化和自動化也是設計ctDNA臨床應用產品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總之,一個好的臨床檢測產品需要滿足快速、精準、低成本、易操作和流程標準化的要求。



聖谷檢驗的ctDNA之路及案例分析


1、平台選擇


2014年,我們開始研發ctDNA產品,選擇了半導體高通量平台。這個平台夠快、夠准、對樣本需求量小、通量合適,適於醫院使用。


通過不斷的積累,目前有近3萬例的多癌種組織樣本基因變異數據,其中800例腫瘤患者有配對的不同時間採集的血漿樣本。數百例正常人的血漿、白細胞突變組數據可以作為對照,有效排除SNP的影響。


2、panel的設計和優化


Panel的設計比較靈活,既有專門針對單個癌種的,也有針對多個癌種的。在ctDNA檢測的過程中,我們對關鍵質控環節進行了優化。


游離DNA提取優化:操作更便捷,濃度和純度更高;


DNA起始檢測量降低至1ng,測序準確度達到99.99%,最低檢測突變丰度可達到0.5%;


突變過濾演算法優化:降低背景噪音;


整個檢測流程標準化。


3、臨床驗證研究


完成了實驗室方法學的驗證之後,我們開始與多家醫院合作,進行臨床驗證研究。


舉例:晚期肺癌ctDNA突變檢測臨床驗證


用二代測序方法對147位III-IV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外周血血漿ctDNA及腫瘤組織DNA分別進行50個腫瘤相關基因體細胞突變檢測,將獲得的結果與腫瘤組織結果對比:一致性為88%; 敏感性為92%;特異性為85%(聖谷與天津總醫院及北大人民醫院胸外科合作研究數據)。


4、案例分享


測序深度:聖谷的平均測序深度是10000X。如此高的測序深度觀測到的突變有臨床意義嗎?


積累的數據顯示:當ctDNA與組織樣品突變陽性一致,突變丰度


Off-label用藥:女病人,63歲,卵巢癌術後11月余,發現左鎖骨上包塊1月,疑複發入院,開始使用傳統化療方案——吉西他濱+順鉑,1月後不見好轉。ctDNA發現EGFR p.L858R突變,使用TKI抑制劑凱美納,病情緩解,CT提示轉移灶縮小。


肺癌動態監測:女病人,46歲,乾咳1月余,CT發現肺佔位1周,診斷:肺癌並多發轉移。術前ctDNA提示EGFR L858R突變,隨後開展動態監測,監測周期1月/次。手術很成功,術後ctDNA明顯下降,應用傳統化療方案——培美曲賽+順鉑,ctDNA從藥物使用後第二個月開始上升,持續到4.5個月,臨床評估疾病進展。更換為吉非替尼,ctDNA迅速下降,影像學確認瘤體縮小。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上圖中,紅線代表ctDNA丰度變化,綠色代表腫瘤大小變化。可以看出,EGFR L858R的ctDNA突變丰度與影像學檢查一致,而且靈敏度更高,可提前監控癌症進展。


結直腸癌動態監測:16位III-IV期結直腸癌患者,接受FOLFOX一線化療方案,在化療前及一個療程結束後抽取外周血進行ctDNA檢測,並對比兩次檢測之間的突變丰度。根據影像學結果把患者分為SD,PR,PD三組。


可以看出,ctDNA突變丰度變化與臨床評估一致。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總結


ctDNA臨床應用漸行漸近,但離進入臨床實踐還有距離。目前,ctDNA的臨床應用還需要大規模實驗的驗證。我們希望ctDNA能打開腫瘤個體化治療的寶庫,讓上百萬的腫瘤病人最終受益。


問答環節


提問1:請問聖谷的ctDNA檢測的性能參數指標,尤其是早期腫瘤的檢測結果比其他文章發表的數據都要稍微好一些,原因是什麼?


葉博士:剛才提到產品設計的多個要素。其中,我們從DNA 的提取到建庫方法的建立,到分析演算法的驗證都申請了專利。在這些因素綜合下,我們的敏感度和特異性都比較高。


提問2:請問ctDNA目前國內市場競爭格局怎樣?有多少企業在做,有沒有營業收入?其技術壁壘在哪裡?同時工藝的難易程度如何?


葉博士:目前有幾十家企業,但是規模都是很大,營業收入沒有披露,但ctDNA處於臨床驗證階段,所以收入估計不多。技術壁壘方面,各家公司都有專利,但重疊部分不多。除了技術本身,後續分析也很重要。測序本身的工藝難度並不是很大,從樣本採集,到建庫方式選擇,到擴增方式選擇,再到分析演算法,這一整個流程下來,多個環節都會影響準確度。這是一個集成性的技術,影響因素多。


提問3:由於ctDNA屬於新興項目,很多臨床醫生覺得這個檢測的意義不是特別大,從哪個點可以說服醫生接受這個項目呢?


葉博士:可以從傳統活檢的檢測難點入手:腫瘤的異質性、腫瘤病人術後取不到組織樣本、轉移灶不易取得,此時用血漿ctDNA檢測可以獲得很多有用信息。液體活檢是組織活檢的有效補充。


提問4您好,剛才在講課過程中有提到貴公司使用ctDNA的量可以是1ng,約等於300個基因組,請問貴公司的平均有效測序深度是多少?對於少量的ctDNA,例如1ng,請問如何做到0.5%?有多少有效突變reads支持時認為是可靠的突變?


葉博士:我們的ctDNA檢測一般使用2ml的血漿,可以產生20-200ng的ctDNA。通過建庫方法優化可以將量將到1ng,但不代表每個檢測都要維持這個量。1ng ctDNA中約只含300個基因組拷貝,測序過程中的PCR擴增可將300個基因組拷貝擴大至10000以上,另外,我們優化的實驗方法可選擇性抑制gDNA擴增,高效的保證ctDNA有效擴增。我們要求平均測序深度大於10000X,可靠的突變不單只看有效reads數,還要考慮其它質量指標,如總覆蓋度、區域均一性、鏈偏向性等。


友情提示:嘉賓觀點不代表「火石創造」立場


點擊圖片,預見數據+

聖谷同創葉穎:ctDNA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石在線 的精彩文章:

5950萬美元D輪融資,上市當天股價翻倍,註定不平凡的ProNAi
超越99%的準確率,NIPT讓唐氏、愛德華茲無處可藏!
Foundation Medicine:喬布斯力挺,羅氏入股,無法低調

TAG:火石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秘魯聖谷,美的令人毛骨悚然?
第三十一屆泰山國際登山節精英團隊之日照聖谷山茶場
它是減肥聖谷,由張騫從西域帶回,祖先吃了兩千年,今天沒落了
洛杉磯聖谷多數城市分租限制多 華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