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藝評論,作者為何「隱形」

文藝評論,作者為何「隱形」

文藝創作離不開評論,這大概是誰都明白的事情。文藝評論寫得多寫得好,自然就會出名,成為評論家。即便是網路作者,起個怪怪的網名,但讀者、網民大多也知道這是何許人也,開討論會時主持人一介紹,大家一片掌聲,顯然,他們早已名聲在外。可是,近年來,網上又產生了一種「隱形評論人」,所謂隱形,就是化名或匿名,沒人知道他們是何方神聖,他們每一發聲,讀者和業內人士就會費一番猜測功夫,「這是誰啊?」


文藝評論為什麼要「隱形」?我想,這與文藝評論的現狀有關。評論一旦真名實姓,就要多方顧忌,最起碼也要顧及人情,這麼多年的老關係,低頭不見抬頭見,無論怎麼寫,話都不能說得太直率,更不能太尖銳,於是,先是稱讚,末了再加幾點「但是」,溫溫吞吞,就成了評論的基本套路。


對平庸,評論大概最難啟齒。特別好,你不妨敞開說,特別差,你也可以言辭犀利。就怕那些好也好不到哪去、差也差不到哪去的東西,想說亮點,沒幾個,想說弱點,似乎也不很明顯,於是乾脆不說,或是不疼不癢地來幾句,何必為了個不上不下的作品得罪人。

評論對平庸作品的失語,可以說,是平庸作品泛濫的緣由之一。這種創作最保險,還最容易過關,雖說留不下來,但當作業績總是可以的,而且,平庸之作往往數量最多,批評平庸就等於批評了多數人。


其實,評論不但要讚揚佳作、批評劣作,更要直面平庸之作。甘於平庸的狀態有時比製作劣品還要危險,危險就在於人們不易察覺,輿論容易放過,危險就在於鑒別平庸有一定的難度。你稍稍吹捧幾句,平庸就可能被拔高成上乘,些許粉飾,平庸說不定就能以佳作而獲獎,略加掩蓋,平庸很可能在觀眾眼皮底下輕輕滑過。


如今,似乎只有「隱形」評論不怕直面平庸之作,任他們怎麼說,別人都不知道他們是誰,不知道,當然也就無所謂得罪,而讀者只有從這樣的評論中才可以真切看出一部作品的得失。無論你怎麼看待「隱形評論人」及其批評的形式和語言,他們畢竟給文藝評論帶進一股新風。在自媒體時代,這樣的評論將來只會日益增加,有人不圖名不圖利,加入文藝評論的行列,對此,我們只求多多益善。只要他們的批評有益於文藝,何必在乎其真實身份,有沒有專業背景?評論越多越表明大眾和社會的關心程度,從什麼角度看,這都是好事。


網路文藝評論早晚都會成為潮流,自媒體文藝批評自然更要衝上最前台,為了表達真實觀點,匿名或化名肯定是一種首選。就好像當今的影視作品,網路輿論的左右能量格外巨大,連傳統媒體的聲音都需要藉助網路發力,如果有分量的網路評論失語,優秀的作品就會在煽情的博客、情緒化的跟帖、近親繁殖式的微信中淹沒。

自媒體式的文藝評論,其語言和樣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一出舞台作品,一部小說,一位作家或者藝術家,對他們的精彩評論或許來自一傳十、十傳百的微信。在微信里,我們看到的有可能是一封「古人」來信,也有可能是一篇充滿調侃的雜文,還有可能是一個人自說自話般的問答,而這樣的評論樣式恰恰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傳統文藝評論,近些年實際都在「+網路」,期待藉助網路提高自身的傳播力,可是,光在那裡「+」不行,其自身也要適應新的傳播方式,在標題、敘述方式、語言表達上都要面對新的時代。「隱形評論人」的出現,對傳統文藝評論而言,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借鑒。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1日 18 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家政市場首推「日月嫂」 按日計算酬薪
引起兒童肥胖的四個因素 兒童科學的減肥方法
原標題:愛吃油炸食物是致胖元兇 盤點易發胖的6個習慣
天熱減肥吃什麼好呢?營養食譜幫你輕鬆減肥
廣東中山二院完成全球「海拔最高」剖腹產

TAG:解放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湯淺泰雄《身體論》:作者序言之一
「人種智商有別論」作者哈佛演講引抗議 組織者稱為言論自由
多家國際期刊談如何處理爭議性論文:要求作者提交原始數據
《悟空傳》今上映,豆瓣評分如何?竟引出原作者今何在發文
如何評價《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
浙江高考語文卷閱讀理解題火了,原作者也不知道這題如何理解
「軍事理論之神」:兵法《武經七書》的作者
拯救了作者卻毀了角色,《旋風管家》漫畫完結作者發表評論
讓計算機「看臉」識別罪犯?論文作者說並非「以貌取人」
毛語言與文字遊戲大國 作者:錢理群
關羽的真實形象怎麼樣的?看《三國志》作者陳壽如何評價關羽
中國史學界為何走不出「疑古時代」?做歷史號的作者都應讀此文
暖陽語錄 十五 本文作者:本文作者:龔噹噹
專訪《人類簡史》作者:人類時而犯蠢,如何能不被出局?
論文作者功勞分配難?他們有絕招!
一本古老怪異天文古書,沒有標題作者,用未知語言書寫,想說明?
據說,這些地方最適合文藝工作者工作,你說呢?
學術探討:書法作品中的作者、讀者、作品之間是如何互動聯繫的?
宋江陰謀論!水滸作者並無此意,全是此牛人的文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