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展覽海報

【編者按】「西方的錄像藝術產生是源於他們對體制的反叛,而在中國則是源於對媒介的關注。」皮力如此解釋中西錄像藝術的產生原因。作為6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前衛藝術表現形式,「錄像藝術」至今仍然為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所熱衷。2016年7月2日,「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展」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將以中外藝術家的重要作品追溯錄像藝術的發展脈絡。


【兩個平行展呈現中外60餘位藝術家錄像作品】


本次展覽由央美美術館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共同策劃,以互為呼應的兩個部分共同呈現中外60餘位藝術家的錄像作品,第一部分為「移動的時間:錄像藝術50年,1965-2015」,第二部分為「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此外,展覽還囊括了香港錄像藝術特別放映項目「同時性——重構香港II」。


看點一:「移動的時間」,回顧錄像藝術發展50年

這一單元的展覽將呈現過去50年來對西方影像藝術發展至關重要的作品,參展藝術家包括60年代推動錄像藝術誕生的白南准、安迪·沃霍爾等人,以及像瓊·喬納斯、瑪麗娜 ? 阿布拉莫維奇這樣影響深遠的女藝術家,還包括如今國際上湧現出的一批新媒體藝術家。


錄像藝術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的信息革命,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藝術家們開始了對於圖像化的視覺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並使用攝影、電影、電視等各種技術來從事創作;70年代初,歐美嘗試在大眾電視網中接納實驗性的藝術作品,並提供將新技術與藝術思潮結合的實驗場所;70年代後期,一些歐美的國家藝術基金開始贊助非贏利性的錄像藝術;從80年代開始,錄像藝術在各種國際藝術大展上出盡風頭;90年代以後,世界各大藝術館紛紛舉辦專門的錄像展覽和錄像節;現如今,德國、美國、荷蘭、奧地利等國家都已建立了相對成熟的錄像藝術博物館。激浪派的白南準是最早從事錄像創作的一批藝術家,比爾·維奧拉、加里·希爾、丹·格雷厄姆、布魯斯·瑙曼、維托·阿孔奇等其它藝術家也創作了一大批值得關注的錄像裝置作品,並在畫廊體系獲得了巨大成功。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白南准,《扣子偶發事件》 ,影像,黑白,有聲,02 分00 秒,1965年

白南准被稱為錄象藝術的創造者。從60年代開始,他就以電視作為一種新的視覺技術廣泛實踐在他的創作之中,這也是最早出現的錄像裝置作品。他的早期錄像《扣子偶發事件》拍攝於他購買了索尼Portapak相機的當天。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瑪莎?羅斯勒,《廚房的符號學》, 黑白錄像,有聲 ,1975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讓·呂克·戈達爾,《六乘二/傳播面面觀》,電視劇,共597分鐘(6集),彩色,有聲,1976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烏雷,瑪麗娜 ? 阿布拉莫維奇,《AAA-AAA》,影像,黑白,有聲,12 分57 秒,1978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尤利安·羅斯費爾德,《救濟院》,九屏錄像裝置, 2001-2002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路易斯·費利佩·奧爾特加,《Macapule》,錄像,2009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山姆·朱里,《途徑》,有聲單頻影像,2012年


看點二:「屏幕測試」,梳理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


第二單元「屏幕測試:1980年代以來的華人錄像藝術」則重點梳理和回顧過去30多年,具有代表性的華人活動影像藝術作品。這個單元分為「錄像初生」、「錄像藝術」、「電影轉向」三大部分。


我國新媒體藝術的實踐歷程是一個從模仿到原創的過程。「在年輕的藝術家看來,錄像藝術在觀看過程中所要求的時間性能導致比傳統媒介中更深入的體驗性。」皮里在《中國當代錄像藝術》一文中對中國錄像的藝術的產生原因提出一個觀點:「年輕的藝術家希望找到一種難以被西方畫廊商業化的,但是又和主流藝術形成反差的藝術媒介。同時這種媒介又能允許個性化感覺和語言的存在,並易於使用、傳播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錄像藝術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大約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國開始出現一批較優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藝術家。其標誌性事件是張培力在中國現代藝術展上展出《30x30cm》——長達三個小時的錄像中,張培力耐心地把一面鏡子摔碎、粘合再摔碎,像是在考驗觀眾的好奇心和忍耐力;1990年,漢堡美院的MIJKA教授帶著總長度8小時的一批錄像作品來到中國,在中國美院向全校師生播映,這是中國藝術創作者首次系統接觸到錄像藝術;6年之後,由吳美純、邱志傑策劃的「現象影像:15位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展」於該院展出,這是國內首次規模化集中展示錄像藝術作品;1997年,在北京湧現了數個純粹由錄像藝術組成的個人展覽,如王功新個展,宋冬的《看》,邱志傑的《羅輯:五個錄像裝置》。經過二十幾年的藝術實踐,中國新媒體藝術在作品觀念、影響模式和主題方面都進行了中國化的實驗。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張培力,《水——辭海標淮版》,單屏錄像(PAL 格式),有聲,彩色,9分35秒,1991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王功新,《布魯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個洞》,錄像裝置作品:30 平米空間、電視機、聲音、文獻圖片,黑白,25cm×20cm,1995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馮夢波,《私人照相簿(現場圖片)》,互動裝置,1996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邱志傑,《西方》,互動影像,1999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王俊傑,《若絲計劃:愛與死》,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2011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王功新,《靜物-12(截屏)》,高清視頻影像和3D合成錄像裝置,無聲,2013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陳界仁,《殘響世界》,藍光光碟,黑白,有聲,四頻道錄像裝置,2014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楊福東,《天色?新女性II》,五屏有聲彩色影像裝置,音樂汪文偉,2014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苗潁,《健康的畏懼》, 網路瀏覽器,2015年


看點三:「同時性」,錄像藝術重構香港形象


「錄像藝術」在內地的發展已近三十年,港台地區的發展情況也幾乎相近,不過還是由於社會和文化背景而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樣態和問題意識。本次展覽還囊括了香港錄像藝術特別放映項目「同時性——重構香港II」,該項目旨在重新閱讀和篩選1989至2014年間香港藝術家創作的移動影像,審視那些可能被排除或者被遺忘的香港形象。


早在錄像藝術產生之前,香港就以動態影像方面的獨特表達贏得了地區和國際聲譽,風格獨特的影視製作也加速了錄像藝術的發展。從一開始,香港就與西方媒體技術有所互動。他們採取與西方藝術家類似的方式去創作錄像藝術,將錄像藝術作為一種媒介,對電影和電視進行批判性回應。正如西方的錄像藝術作為對電影和電視的批判回應得以發展,香港的錄像藝術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發展。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鮑藹倫,《似是故人來》,單屏影像,6分38秒,1992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方琛宇,《在扶手電筒梯上》,單屏影像,13 分 50 秒,2009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文晶瑩,《慧慧》,單屏影像,8分5秒,2011年

「時間測試」:60餘位中外藝術家作品回溯錄像藝術



蔡世豪,《我的六零年代》,單屏影像,5分23秒,2014年


【錄像藝術:另一條審視藝術的路徑】


「錄像藝術是一個病態地樂衷於建構自己的歷史的媒體。它的文化英雄們的早期的態度明確但是過於誇張和簡化,而只有這樣簡單的姿態能引起注意和理解,更複雜的洞見則經常被忽略。」邱志傑與吳美純關於錄像藝術近似揶揄的話語並非真的諷刺,反之,通過將錄像藝術形容成一種「彆扭」的存在,他們將其從早期紛雜的藝術運動中拎取出來,正式確認了這一歷史的存在,使這個特殊的藝術門類區別於獲得商業成功的架上繪畫與更加激進的行為藝術,為今天的觀眾提供了另一條審視藝術的路徑。


錄像藝術的實踐產生於早期的「游擊錄像」和反商業化的藝術電視,當白南准將他的攜帶型錄像機對準羅馬教皇時,他或許只是在想完成他的某種藝術理念,並沒有想到此舉會催生一個新的藝術門類。中國的錄像藝術雖然推遲了20多年才發軔,但其作品的數量、成就和影響卻飆升的很快,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局面。


錄像藝術從偶發至今半個世界的發展已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國際上,錄像藝術不僅頻繁入選特納獎等各種重要當代藝術獎項,還被眾多藝術機構作為重要的收藏門類。近年,關於「錄像藝術」的研究、歷史整理和專題展覽,不斷在西方或非西方國家的大型美術館相繼舉行,2006年ZKM舉辦的「德國錄像藝術40年」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案例。「錄像藝術」在當下備受關注的局面與當代藝術整體的發展趨向緊密相關,錄像藝術的研究重鎮不僅集中在歐美那些被認為是現代藝術發生源頭及演變發展的核心國家和區域,也在華人世界的不斷釋放其影響力。


【展覽信息】


展覽主題:「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展


總顧問:范迪安


總策劃:王璜生


策展委員會:凱特琳·多爾蒂、王璜生、王春辰、董冰峰


開幕式:2016-07-02 15:30


展期:2016-07-02~ 2016-08-28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文中圖片來自央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紫檀癭木收藏難度大
荷蘭藝術家Michiel Hilbrink個展:這個空間必須要被填滿
擁抱自然感受自由——藝術面孔·王君瑞
我與魏碑的緣分深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二屆中國女性藝術家錄像藝術節
電影轉向"-2000年以來的中國錄像藝術
錄像藝術先驅談藝術
80年代的斯特恩背著NBA錄像帶乞求各大電視台合作
絕地求生第22周臨時小更新——加入40秒自動錄像功能
2017年4月11日勇士vs爵士錄像回放 NBA勇士對爵士全場視頻錄像
春光錄像廳 07-29 我們看啥
從沃霍爾到彈幕鬼畜,錄像藝術50年的發展
錄像回放技術首次進入聯合會杯,在爭議聲中成長
80年代老照片:中國人共同的記憶——穿風衣、看錄像、買年畫
節操漫畫——錄像的詛咒3
【紳士福利】6月13日波多野結衣的直播錄像5分10秒.AVI
從「2-0」到1-1!錄像回放技術讓雙方都懵逼了3分鐘!
獨闖非洲盧安達城中村:像中國20年前的錄像廳,看電影被敲詐!
錄像榜:《NEW GAME》上升 《異世界食堂》四連霸
《絕地求生:大逃殺》更新追加錄像功能 40秒短片秀
最新錄像榜:《進擊的巨人》11連霸 《龍珠超》升至第4
視頻會議高清硬碟錄像機的佼佼者MR-01
《生化危機7》新DLC「被封禁的錄像帶2」詳情 包含兩段劇情、一個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