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從《中國本草》談我的中醫觀

從《中國本草》談我的中醫觀

從《中國本草》談我的中醫觀

從《中國本草》談我的中醫觀


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央視又推出了一部全新的關於中藥的紀錄片《中國本草》。我看了一些就覺得非常好。總體來說,感覺這兩年國內很多紀錄片都「找到感覺」了。所謂的感覺,其實就是中國風的審美,那種一動一靜之間皆可入(中國)畫的神韻。相比之下,國內很多其他藝術形式還處於盲目模範美國或者把日本動畫拿來改兩筆敷衍作唐風的階段,就比較無趣。


由這部片子,也很自然想到國內最近很火的關於中醫的爭論。在這場爭論里,很多有海外學習生活背景,或者雖然在國內,但對海外生活和文化「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人都認為,中醫未來的方向就是沒有方向,對於中醫的建議,輕者是「存葯廢醫」,要麼是「驗要廢醫」,或者乾脆「廢醫廢葯」。


我一直覺得這種觀點不太好,當然中醫也有自己的問題。看到這部片子,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角度可以講一下我作為一個在海外生活過,也接受過現代科學訓練的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簡單的說:你看到一部風格類似美食紀錄片的中醫紀錄片不會覺得奇怪,但如果是一部風格類似美食片的西方現代醫學紀錄片就會覺得奇怪,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了中醫和中餐一樣,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其中有一些可以也需要被科學界定(包括肯定和否定)的部分,但也有一些難以或者未必需要以科學界定的部分。打一個比方:大多數中國人,和很多西方人都相比西餐更喜歡吃中餐,他們的這種決定和偏好是營養學或者醫學界定的嗎?或者說,如果營養學告訴你,你一天吃多少澱粉,多少蛋白質,多少脂肪,多少維生素就夠了,你願意只吃一些澱粉,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的藥片代替你的三餐嗎?

有人肯定會說:不對,食品和藥品的衡量標準不一樣。大多數食品是經過長時間食用檢驗發現無毒的,吃這個和吃那個風險沒有區別,所以按口味來選沒有關係。但吃錯藥是會死人的,所以藥品的檢驗標準必須比食品嚴格。


那麼我講一個西方的例子好了:你去學術引擎上搜索Dairy Food(奶製品)和Cancer(癌症)。你會發現有好多權威雜誌的科學研究討論吃奶製品是否更容易得癌症。我大概瀏覽了一下,結果是令人崩潰的:有的研究支持,有的研究拒絕,很多醫生和營養學家認為吃奶製品會增加得癌症可能性,也有很多醫生和營養學家認為不會。那麼容我問一個假設性問題:假如研究最後證實了,吃奶製品會大幅增加得癌症的可能性,你認為西方人會因此不吃或者少吃乳酪和黃油嗎?或者說,關於生魚片寄生蟲風險的研究是否會讓日本人不吃或者少吃刺身和壽司?


我說這個,不是說中醫藥不應該通過現代科學去化驗它的潛在毒性和風險來儘可能減少風險。比如有一段時間經常討論的馬兜鈴酸致腎衰竭的例子,如果科學上確證了這種風險,那麼就應該用各種辦法控制和消除這種風險,如果有發現藥廠和醫生故意忽視這種風險,也應該給與嚴厲的懲罰。但我同時認為,以這一個例子來作為廢除中醫或者中藥的理由,其草率程度也是很高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嗎啡潛在的毒性和上癮危險,但在控制劑量的情況下,嗎啡依然作為鎮痛劑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廣泛使用。甚至毒品海洛因在剛發明的時候,也是作為正規西方藥廠的正規藥物發售的,它被定義為一種止咳處方葯,其公司甚至以「不會上癮」作為宣傳詞。後來人們發現了它的毒性便禁止了它,但也沒有說因此就要廢除現代醫學。


所以我想說:一些中藥,甚至也許大部分中藥都有一些毒性,有一些是傳統醫數之前就記載的,有些沒有被記載過。沒有被記載是因為當時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手段。如果今天發現了,我們可以問一下幾個問題:(1)這種成分可以在新的製藥工藝下被剔除嗎?如果可以,剔除就好了。(2)如果不能剔除,它潛在的風險低於已知的治療效果嗎?如果低於,嚴格控制劑量就好了。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們才有必要禁止該葯,並同時追問(3)廠商有明顯的過失嗎?如果有,嚴厲處罰廠商就好了。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一種西藥有問題的時候會問的,為什麼一種中藥有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問?如果我們這也不問,那也不問,看到一個問題就大叫廢除中醫,這和看到一個病人死了就要殺死看病醫生的醫鬧有什麼區別?


以上,我說的觀點總結起來就是:第一,中醫應該經過現代科學的系統驗證,排除以前不知道的風險;第二,中醫不是依據現代的科學基礎而來的,但這不是廢除中醫的理由,因為現代科學只有幾百年歷史,在此之前,人們的飲食男女,生老病死都是靠經驗處理,未必不對。當然,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對於醫藥的科學檢驗流程有嚴格的規定,並基本確定了不通過者不可上市應用的原則。很多人援引這一原則認為對於中醫也應該採取「除非科學證明安全,無害方可應用,否則不可應用」的標準。我個人則還是傾向於用還是以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來看這個問題:如果是開刀手術這種現代醫學有靠譜安全流程且中醫沒有成型替代方案的病症自然是用現代醫學;如果是打嗝皮疹積食這種雙方的方案大體都沒什麼風險的小病則患者隨意;如果是現代醫學尚且無解,中醫有成功或疑似成功個案的可以讓中醫一試,但政府應當至少對價格作出規制,防止江湖騙子以患者的僥倖心理賺錢。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總結我對於中醫的看法,我認為合適的態度是「改醫驗葯」:首先,中醫理論和中餐的做法一樣,確實有很多文學化的口訣和哲學化,詩意化表達,在今天有條件的基礎上,至少應該大力引入數量化觀念和統計檢驗。比如中醫常說的「大熱,大寒,微熱」這樣的詞,如何用1,2,3,4,5這樣的數字在病理學和藥學上衡量和標準化?其次,中醫應該接受科學的實驗檢驗並公布各種結果,特別是國際上的結果。事實上我記得一兩年前微博上有一個人貼了一個《美國醫學會會刊》(Hinman et al., 2014)上的文章說它「證明」了針灸是無效的,應該廢止針灸。我過去看了一下就發現,其實那篇文章只是說對於一個減緩膝蓋疼,沒有找到針灸有效的證據而已。而同時,我發現一篇同樣是醫學最高水準的國際雜誌《柳葉刀》上的文章(Witt et al., 2005)證明對於大體相同的病症,針灸是有效的。我當然也不想評價這兩篇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而只想說,科學是一種方法,一種好奇兼審慎的態度,而非一個結論,一個立場,抑或一個信仰。


2015年的時候屠呦呦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素就是一個很好的來自中醫的,被現代科學檢驗和發展過的成功實例。當然,有些人會說,諾貝爾獎委員會並沒有承認該獎是頒給中醫,而且傳統中藥對於青蒿的煎方處理實際是錯誤的。但屠呦呦改進傳統煎方的靈感來源實際來自更早的晉代醫典,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全面廢掉中醫中藥,這一現代製劑的發現不說不可能,也要晚上很久。用屠呦呦自己的話說:青蒿素是「中國傳統醫學給人類的一份禮物」。所以屠呦呦的獲獎就算不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對中醫的認可,也更加不能說是對於一部分人對中醫「廢醫廢葯」的觀點的背書吧。我們承認,現代科學的理念大多來自西方,但也應該了解,來自西方的不僅有自由、開放、理性的科學傳統,還有一元論、唯我(西方)獨尊、一言不合即喊打喊殺的宗教裁判所傳統。相比諾貝爾獎委員會,屠呦呦教授,和以饒毅教授為代表的在現代科學界大力推薦宣傳屠教授成果的科學家們,在網上動輒以來歷「不科學」為由對中醫喊廢喊滅的「愛科學」人士,他們秉持的到底是科學傳統呢,還是宗教裁判所傳統呢?


Hinman, Rana S., Paul McCrory, Marie Pirotta, Ian Relf, Andrew Forbes, Kay M. Crossley, Elizabeth Williamson et al.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knee pai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312, no. 13 (2014): 1313-1322.

Witt, Claudia, B. Brinkhaus, S. Jena, K. Linde, A. Streng, S. Wagenpfeil, J. Hummelsberger, H. U. Walther, D. Melchart, and S. N. Willich.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randomised trial." The Lancet 366, no. 9480 (2005): 136-143.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博客 的精彩文章:

風起時,不管豬能不能飛上天,靈感一定要性感得飛起
男人的心理缺陷
1966年6月,毛澤東故鄉行
何謂「零增長」的發展?
農業革命是人類的進步嗎?

TAG:財新博客 |

您可能感興趣

《本草中華》走進神秘的中藥世界
中國首檔中醫藥專家脫口秀《中振說本草》第8集
從《本草綱目》「被黑」看中醫傳承
中國醫藥人的匠魂——紀錄片《本草中國》專題素材
本草中國最火專家攜《中振說本草》震撼來襲,好讀好聽又好看!
《大道本草》將向世界樹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向傳統中醫養生節目說NO!《本草中國》做「認真的非主流」
《本草》解讀之迷迭香:愛與美好的追憶
舌尖上的「本草中華」,這才是驚艷世界的中國文化
茯苓:一身皆入葯《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中藥
中醫經典《神農本草經》的理解法門
每日中醫資訊精選|央視大型紀錄片《本草中國》走進榮成石島
方術、神仙、道教與中醫本草學
《本草》植物志之決明子:霧霾中還你我一片藍天
《本草綱目》中的美容養顏方,廣大女性的幸福來了
國醫 青年18張圖帶你看完 本草中國 第一集
《神農本草經》中的這些上品,你怎麼看
《神農本草經》草部下品之——鹿藿
有意思!雙流中醫院現活體版《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