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李斌副主任,解放軍306醫院,醫務部

中暑也稱為熱射病,高溫天氣仍將肆虐。如何預防熱射病,成為眾多百姓關心的問題。解放軍306醫院關心醫護人員,藥劑科常李榮主任、中醫科著名中醫專家張波主任,帶領大家加班加點聯合研發方劑,濃縮提煉,熬制開發了《解暑化濕飲》飲料,送到臨床和一線工作人員手中,讓大家避免在高溫天氣工作中避免出現不良意外。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中暑按程度科分為熱失神、熱疲勞、熱痙攣、熱射病幾種類型,而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高溫可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屬於重度中暑。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這是因為持續悶熱會使人的皮膚散熱功能下降,而且紅外線和紫外線可穿透皮膚直達肌內深層,體內熱量不能發散,此時熱量集聚在臟器及肌肉組織,引起皮膚乾燥、肌肉溫度升高、導致汗出不來,進而傷害到中樞神經,繼而影響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熱射病主要由高溫環境引起,長時間曝晒在高溫環境下很容易引起熱射病。例如前段時間我們接診的一個年輕小夥子,在高溫下呆了5—6小時,突然倒地,出現抽搐,神志不清等現象。雖然經過搶救暫無生命危險,但現在還在醫院觀察。


但要注意的是,溫度不是很高,但是濕度大也會引起中暑。溫度可能只有32攝氏度,但濕度特別大,例如濕度達到70%甚至80%以上,也很可能導致人中暑。因為人體主要通過出汗來散熱,外在環境的濕度過大會影響人體排汗,容易導致中暑。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不僅夏天容易得熱射病,陽光柔和、寒風刺骨的冬天也不要疏於對「熱射病」的防範。冬天很多人愛蒸桑拿,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在桑拿房久呆,出現頭暈、噁心的情況要立即離開桑拿房,防止出現「中暑」。溫差超過5攝氏度,人從空調房出去更容易中暑。


熱射病屬於重度中暑,死亡率高達50%。因為患者易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腎衰竭、肝衰竭、循環衰竭、呼吸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如果人體4個或以上器官出現功能不全,死亡率接近100%。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熱射病」會有哪些表現?


專家指出,持續悶熱會使人的皮膚散熱功能下降,體內熱量不能發散,此時熱量集聚在臟器及肌肉組織,傷害到中樞神經。熱射病的患者常常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嘔吐、高熱、無汗、口乾、昏迷、呼吸衰竭等現象,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皮膚乾熱無汗、神志障礙、嚴重時導致臟器衰竭甚至死亡,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類型,不可掉以輕心。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熱射病」如何預防?


1、老年人和從事戶外作業及體力勞動者及參加大型體育競賽和體能訓練者更應注意防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以免造成中暑及發生「熱射病」。


2、在室內保持自然通風,外出帶上淡綠茶水或淡鹽水。鹽水調製法:1公升水,放入鹽1/2茶匙水調和,每15分鐘喝半杯,一天喝3-4次。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3、多用溫水洗澡,如果感覺身體發熱發燙,可用一些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藥品擦拭,蒸發吸熱。


4、每過幾個小時用涼水沖洗自己的手腕5秒鐘,疏散血液里的溫度。


5、高溫天氣應盡量減少在室外的停留時間,如果碰到特殊情況下需要外出,也一定要走陰涼處。


6、家裡和辦公室要注意通風降溫。空調房如果窗戶緊閉,通風條件差,而且室內的人比較多,也可能發生中暑情況。一定要注意適當通風。同時,室內的溫度也不要調得太低。室內溫度低,室內外溫差大,人的耐熱性會降低。溫差超過5攝氏度,人從空調房出去更容易中暑。一般認為,空調設定到26—28攝氏度比較合適。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7、多喝水,適當補充鹽分。喝水應該「量出而入」,根據自己出汗量來決定補充多少水分。一般認為,夏日每天喝1.5到2升的水比較合適。補充水分最好少量多次。高溫環境下,半小時喝一次水,一次200到300毫升為宜,不要牛飲。


同時,喝水不忘補充鹽分。人通過排汗來散熱,而汗水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鹽分。可以在一升的水裡加半匙鹽,補充體內流失的鹽分。


隨著人們防範意識的提高,今年熱射病患者比較少,但也不能掉以輕心。這兩個月是熱射病的高發季節,老人、小孩、孕婦、體弱多病者和需要室外工作的特殊職業尤其需要注意防暑降溫。建議最好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兩點間外出,如果感覺到有中暑跡象,應馬上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同時注意補充水分。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發生「熱射病」怎麼辦?


1、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卧休息,解開衣扣,腰帶,敞開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藥品。


2、如果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時,有條件可以澡盆中用溫水浸泡下半身,並用濕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專家特別提醒,夏季最重要的還是要在生活中注意預防中暑發生,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嬰幼兒,對於那些本身就存在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更是應該注意減少外出,鍛煉身體也應該盡量選擇早晨、傍晚氣溫較低的時候出門。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二、治療


(一) 熱射病治療


1:輕者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卧休息,解開衣扣,腰帶,敞開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藥品。


2:如果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時,有條件可以澡盆中用溫水浸泡下半身,並用濕毛巾擦浴上半身。


3: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二) 熱射病中醫治療方法


1 刺血療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澤、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症中暑,刺血後擠出數滴血,片刻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並給予清涼飲料,針後約10分鐘患者神志即可轉清,繼而熱 退汗出,諸症消失。


2 穴位按摩療法


輕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內關五穴,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拇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和點按穴位,反覆進行3--5分鐘,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沖五穴,以點掐、按壓為主,每穴點掐、按壓3--5分鐘。經上述治療後,若條件許可,給予清涼含鹽飲料,或以銀毫針針刺以上穴位,有增強療效的作用。


3 擦藥療法


用風油精把手塗濕或取食鹽一把,揉擦兩手腕、雙足心、兩脅、前後心等八處,擦出許多紅點,患者即覺輕鬆而愈,適用於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

中暑預防和治療常識



(三) 食療


下面提供幾種常見的食物,對預防中暑有一定作用。


飲西瓜汁:將西瓜瓤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機中打成汁狀,加入500毫升涼開水及適量白糖和少許鹽,在冰箱中略冷卻後飲用。本品具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西瓜翠衣飲:西瓜鮮外皮(稱西瓜翠衣)200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待涼後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本品具有清暑熱、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湯:烏梅50克,桂花5克,水1000~1500毫升。將烏梅浸泡半小時,煎煮15分鐘後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鐘後過濾取汁,加入白糖適量和食鹽少許,待冷後代茶飲。本品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綠豆湯:綠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夠去除綠豆的苦澀味),水3000毫升。將綠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壓鍋中煮沸20分鐘,待涼後飲用。本品有消暑熱、止煩渴的作用。(用綠豆100克,大米200克,煮為綠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的作用。)


雙花茶:金銀花(又名雙花)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菊花茶:白菊花1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適量,代茶飲,有清熱明目、消暑止渴的作用,特別適合於高血壓患者在夏季飲用。


薄荷涼茶:鮮薄荷葉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待涼後飲用,有清涼止渴、祛風利咽的作用,適用於夏季外感風熱較輕者。


荷葉涼茶:鮮荷葉2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少許,涼後飲用,有消暑止渴、降脂減肥的作用,適合於肥胖者夏季飲用。


此外,在日常生活的飲食中,多吃些西瓜、黃瓜、西紅柿及桃杏等蔬菜水果也有預防中暑的作用。


(四) 熱射病西醫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


將過高的體溫迅速予以降低。糾正水、電解質與酸鹼的紊亂和積極防治休克、腦水腫等。降溫的具體方法有兩種:


物理降溫


將患者安置在常溫(25℃)的安靜病室中。在頭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時用風扇向患者吹風。必要時可將患者全身除頭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給患者四肢降溫,以防止周圍血液循環的瘀滯。在物理降溫初期,由於表皮受冷的刺激可引起皮膚血管收縮和肌肉震顫,反而影響散熱甚至促進機體產熱,使體溫上升。因此,目前多數主張用藥物及物理聯合降溫方法。


藥物降溫


目前採用的降溫藥物主要是氯丙嗪,其作用有以下幾方面:控制下丘腦部體溫調節中樞;擴張周圍血管,加速散熱,鬆弛肌肉,減少肌肉震顫,防止身體產熱過多;降低細胞的氧消耗,使身體更好的耐受缺氧,對抗組織胺的作用,預防休克。阿司匹林等藥物可與氯丙嗪協同使用。在上述各種降溫過程中,必須加強護理,密切注意體溫、血壓和心臟情況。一待肛溫降至38℃左右時,應立即停止降溫,以免發生體溫過低而虛脫的危險。


合并症的防治


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病變者靜脈補液不宜過速;有心力衰竭傾向者宜及早應用快速洋地黃製劑;有急性腎功能不全者,要嚴格限制水分和鈉鹽的攝入,尤其要注意血鉀的濃度;有黃疸者宜用大量維生素B和C;昏迷患者易發生吸入性肺炎或合并其他繼發性感染,可適當應用抗生素預防。


降溫療法


包括物理降溫。物理降溫,可用冷水澆身,頭頸部放置冰袋,冰鹽水灌腸或讓病犬站在冷水中,亦可用酒精擦拭體表,促進散熱。藥物降溫,可用氯丙嗪1~2毫克/公斤體重,肌肉注射或混於5%糖鹽水中靜脈注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六高代謝慢病糖尿病人的爛蘋果味
魏松朝老中醫 治痔瘡最拿手
適合夏季健身的六種運動
野生黑小豆茶,野生小黑豆做的茶
每個大學女生都會有減肥的經歷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天常見疾病用藥常識、治療預防大全
頭暈的治療和預防
夏季生豬中暑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宮外孕 預防和治療
預防和治療暈動症
預防治療痔瘡的日常方法
白癜風的治療和預防
了解滑膜炎的預防方法非常利於防治
暑假空調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了解頸椎病的預防方法非常利於防治
腦幹中風的癥狀、治療及預防
胃癌正在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但預防無法代替治療
膽結石的預防和治療
感統失調的家庭預防和矯治
了解O型腿的預防方法非常利於防治
甲狀腺癌:預防和治療
全面總結|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
胃癌的常識與預防胃癌的食物
健康 預防疾病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