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聞道行道

聞道行道

聞道行道



Learn and practice the Dharma

大家學過菩提道次第,知道在修行上,根據個人發心的不同,也可以說是根器不同,分為上、中、下三種士夫。下士夫注重後世,知道三惡道苦,產生怖畏而努力行善;中士夫修出離心,急於個人了脫生死;上士夫更進一步,為自利利他要修成佛的法。雖然三者層次不同,但高的層次一定要有低的層次做基礎,所以如果我們真正想達到最高的境界,一定不要忽視平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小事情。


我曾經說過,慚愧是一種境界,感恩也是一種境界,責任還是一種境界。一說到境界,就是在層次上又有了一個提高。我們應該做一個高層次的人,做一個具有高境界的人,而高境界是由低的境界積累而來的。


如果你沒有小的責任,慢慢就會放棄大的責任;你不知道「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就不會有大的報恩,會把一切都認為是理所當然。因此,我們實在應該注重平時的點點滴滴,一言一行、起心動念。同時我們還要善於觀察,多多思惟。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才慢慢地體會到,為什麼說親近善知識可以讓你入道,真正地修無常觀才能夠讓你入法。世出世間都注重尊師重道,想要修行,親近善知識是第一要道。但是想在佛法上得到真實的受用,必須從修無常開始。

所以我們學這麼多,還要善於思惟,學會在思惟當中生起感恩,在思惟當中負起責任,生起慚愧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瑞法師 的精彩文章:

定業不可轉 菩薩加持力
對待越少 快樂越多
什麼道最殊勝
誰對誰負責呀
煩惱從哪兒來

TAG:如瑞法師 |

您可能感興趣

《聽道行道必然得福》
《問道》尊道革新 道行修仙全面洗牌
【哲道行者】哲道無花果
道行堂 活解道德經
《道王》評測:千迴百轉問鼎道行
哲道行者?原創
道行革新 薛之謙帶你解讀《問道》新版戰力系統
絲綢古道行-汽車的故事
凡夫發願在此世界行菩薩道行嗎?
元朝趙孟頫行楷書《裕公和尚道行碑》
兄妹編故事騙了古玩行家-道行深
奉道行事 止惡揚善
道士藍道行被嘉靖皇帝稱為神仙,其最大本事,說起來很簡單
周公解夢之夢見在險道行走的解析
緊急通知!澳門4條巴士線明天突然改道行駛!
山東臨沂交警全員上路:要求「暴走團」按規定在人行道行走
古代行軍打仗怎麼知道行進多少里?
戰後廣島倖存平民要求美國道歉,但美國人卻認為人道行為無需道歉
道行四海至西极 葡萄牙道教弟子习练内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