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個世紀,古今中外女性藝術家如何為自己發聲?
「她們:國際女性藝術特展」作為國內首次以古今中外優秀女性藝術家為主題的、具有歷史回顧意義的展覽,將呈現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104位女性藝術家,跨越十個世紀的優秀作品。
[英國]珍妮·薩維爾 《轉變》
展覽將她們視為一個整體,講述女性崛起的故事,歷經古代的自我湮沒,近現代的自我解放,當代的自我觀照與自我表達,展現女性藝術家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與薄發於外的創造力。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湮沒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觀照的自我;表達的自我。
湮沒的自我
早期的女性藝術家較少,有存世作品的女性藝術家更是寥寥無幾。她們的藝術才華如同她們的生活一樣長期被隱蔽,湮滅於歷史夾縫中,湮沒於男性主導的藝術體系之下。在以男權意識為主體的畫壇中,她們的創作題材單一,創作手法受制於家學傳統。
[南宋]楊妹子 《楷書 清涼境界七絕》
[明]文俶 《萱蝶圖》
[明]馬守真 《修竹觀音》
解放的自我
20世紀初,西方文化對中國產生了強烈的衝擊。一些女性在思想啟蒙運動影響下從受壓迫、受歧視的群體中解放出來,從家庭走向社會,積极參与到政治、文化活動中去,成為新一代女性。這一時期女性藝術家人數大為增長,並有部分女性藝術家授課於高等藝術院校。她們追求自由,追求藝術,在當時的畫壇灑下了濃墨重彩。
1949年新中國誕生,廣大女性徹底翻身解放,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思想成為主流。女性藝術家隊伍迅速擴大,以藝術宣傳的方式,自覺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大潮中。
潘玉良
陸小曼、徐志摩《書畫合璧》
何香凝 《鐵骨冰心》
觀照的自我
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女性藝術家開始從個人的經驗出發,探索符合自身的表達方式,關注生命,領悟自然,表現凡人瑣事及生活點滴。通過她們的藝術觸覺去體悟生命、情感和人生意味。她們跨越主體與客體的界限,跨越民族與國家的分野,甚至跨越時空的長河,在這裡相遇。
路易絲·布爾喬亞 《潛伏的蜘蛛》
小野洋子 《去看天空》
陳佩秋 《明河芳樹》
[美國] 奇奇·史密斯 《曠野》
表達的自我
從18世紀到今天,伴隨著後現代結構主義的發展,女權主義得以拆解一統化的主體意識和宏大敘述,去超越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二元對立,轉向女性具體的生活經驗,挖掘其中的差異與共性。「世上沒有抽象的女性」,世上也沒有抽象的女性藝術家。多元的表達脫胎於多元的主觀經驗,但不等於狹隘的個人主義。自我終將在開放的討論中不斷深化,表達終將成為連接每一個自我的通路。
[英國] 翠西·艾敏 《The Last Great Adventure is You》
喻紅 《我們倆NO.2》
[伊朗] 施林·奈沙 《無題(真主的女人系列)》
麗莎·約斯卡瓦吉,《光譜》(Spectral)(2016)
草間彌生,《Chii-chan&Chin》(2004)
馬琳·杜馬斯, 《愛你的鄰居》(Love Your Neighbor)(1994)
向京《異境——這個世界會好嗎?》
策展人王薇說,我希望通過「她們:國際女性藝術特展」讓更多的人關注女性的藝術成就,理解女性的情感世界。女性遠比男性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她們不僅要擔負家庭的重擔,還要迎接時代的競爭。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往往體現在女性是否接受教育,是否得到尊重。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價值,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杆。我相信在人文主義色彩愈加濃郁的當今社會,本次展覽會是對所有人的一次提醒——了解她們已經實現的,關注她們正在實現的,推動她們希望實現的。
申玲《完美女人系列》
夏俊娜《城市邊緣》
瓊·米歇爾《午後》
策展人:王薇
展覽時間:2016年7月23日—2016年10月30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龍美術館(西岸館) 第一展廳、階梯展廳






TAG:芭莎藝術 |
※世界在世最貴藝術家的八句話!
※藝術家自己在家中打造的絕美藝術水槽
※怪異離奇!外國精神分裂症藝術家畫出自己眼中世界
※深度好文,何家英:孤獨是藝術家最大的財富!
※藝術家劉世龍去世 《英雄兒女》向我開炮成經典
※藝術家劉世龍去世 《英雄兒女》「向我開炮」成經典
※藝術家心中的奇幻世界
※有人說女英雄像色情明星?漫畫家:我們不是藝術家
※藝術家們畫中自己的老婆
※古代藝術家畫的畫,讓老外也能看懂中國神話
※這些藝術家最厭惡別人叫他們藝術家!
※老藝術家劉世龍,《英雄兒女》的男主角,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我做的,白痴都會做——當今在世畫家中畫價最高的藝術家!
※童年回憶都是她畫的 動畫藝術家陸青因病去世
※中外青年盆景藝術家pk,誰更帥?
※論審美,四爺才是藝術家!
※越老越聰明的女性藝術家,演繹了生命中的傳奇奇蹟
※順手牽猴:十九世紀女藝術家的兇險處境
※楊麗萍是舞蹈藝術家,也是行為藝術家,她活出了自己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