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林安梧:教育的目的是出人頭地還是安身立命

林安梧:教育的目的是出人頭地還是安身立命


林安梧:教育的目的是出人頭地還是安身立命



「現代教育鼓勵我們追求卓越,而競爭意義下的『出人頭地』,早已經偏離了『士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目標。所以,今天我們更應該考量的,不是什麼『出人頭地』,而是『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就是通天接地


時代在變遷。以前的農業社會時代,聚族而居、聚村而居,讀書人有限。我們講的「士以天下為己任」的那個「士」,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的那個「士」,是上面一個「十」,底下一個「一」,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夠成為「士」,所以大家努力地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出人頭地」。


在進入所謂的現代化的進程之前,當教育沒有這麼普及、知識沒有這麼豐富、信息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人們是在另外一種處境下生活的。我的父親是一個農夫,他當時也要求我們這些孩子「出人頭地」,但是他談的「出人頭地」的背後,實際上蘊藏著一個非常深層的「安身立命」的道理。這個「安身立命」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是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人要通天接地,人是頭頂著天、腳踩著地的。


我父親有6個孩子,我們從小跟天地非常密切地聯繫在一起,我們同父母一起在大地上耕作。儘管老一輩人強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在以前那種氛圍下,整個知識還沒有進入到強調現代性、工具性、合理性的狀況下,人還沒有疏離、異化,沒有跟天地割裂開來。強調要「出人頭地」,其實背後還是以「安身立命」為本。

現代教育鼓勵競爭意義的「出人頭地」


現在不同了,現在的孩子離開了自然的天地,進入到一個人所建構的世界,而且是西方近現代以來建構成的現代性社會之中。在這個社會裡,人跟天地是疏離的,在這種狀況之下,工具性、合理性,甚至是一種理性法則變得重要起來。追求慾望,追求此生此世慾望的徹底滿足,甚至追求擁有更大能力去獲得更多資源來滿足慾望,變成這個時代很多人的共同認知。


人類不斷地用這種方式來強調一種「成長」,其實這種觀念使人類進入耗損非常嚴重的過程中,這100年來,人類所耗損的資源比人類在20世紀以前所有世紀加起來的總和還多。


現在的問題是,在西方近現代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這種偏差,造成了現在整個世界「一往而不復」,一直往前走回不來了,這是西方近現代文明的一個特性。在這個特性下,我們接受的教育是如何追求卓越,如何「出人頭地」,而這個「出人頭地」是競爭意義下的「出人頭地」,它早已經偏離了「士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目標,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如果我們在更寬廣、更有深度的背景下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該怎麼辦?有些人認為,近現代以來,人類用這樣的方式過活是有問題的,人類不能再用這樣的方式來教養下一代。最前沿的思想家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但非常不幸,還有很多人在所謂「現代化」的思考里來權衡這個問題,很多人想的仍然是如何滿足「現代性」的慾望,或者怎麼樣通過一種工具性的合理法則獲取更多的資源。我在台灣已經看到了很多弊病,而在中國大陸問題同樣很嚴重。

重新思考教育是為了什麼


這一二十年來,中國大陸很多朋友談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在整個人性道德教養方面面臨逐漸滑坡的現象,這個問題其實不僅是中國大陸的問題,它是全人類的問題。而我們如果能夠好好地回歸自己的文化傳統,重新思考教育是為了什麼,就有機會為人類文明開啟新的可能。


對人類文明的思考應該是多元的,我們的教育不能只是朝向一個方向,人類不能夠把此生此世當下這個「我」的慾望的滿足,當成唯一重要的指標,這是再清楚不過的。我們的教育從來不是這樣的。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我們師輩教書的年代,沒有那麼多項目、課題、獎項、限制,但是至少在人文學科方面出了很多大師。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如馮友蘭、熊十力這樣的大家,我們還有嗎?是不是大家不夠用功呢?也不是。因為在整個市場化、消費化的產出過程里,不少人已經成為工具性的存在了。


教育本來應該像江湖,「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魚可以游得快一點,如果它願意,它也可以悠然自得游慢一點,但是現在的教育常常是逼使這條魚要怎麼樣游得快,甚至限制在一個速度上。「道生之,德畜之」,教育應該是一種生長,而不是一種製造。

教育不是鼓勵競賽


現代人讀書很多,接受的信息很多,但是不少人的價值觀是混淆的。很多看似很合理的口號,其實是錯誤的。比如,「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這是台灣幼教的口號。有人說,那個起跑點很重要,要抓住恰當的起跑點才能夠獲勝。曾經有這樣的電視節目,父母親帶著孩子,用各種方式誘引孩子往前攀爬,誰得勝了,後面的人就開始鼓掌。我覺得這實際上是對人性的一種摧殘。


孩子最需要的是自然生長啊!家長為什麼要驅使他呢?在人類文明控制欲下的競爭,玩玩可以,如果把它作為一個機制,通過大眾傳播擴散到社會上去,就是很大的錯誤,我一直反對這種節目。


我舉這個例子是要說,人類生長過程中,來自生命內在的一種召喚能力很重要,而這個召喚能力來自於對終極信仰有真正的體驗或者真正的要求,因此才會啟動你的這種功能,教育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啟動這個動能。教育不是鼓勵競賽,如果一個人從一開始就要追逐跟人競爭的卓越感,那種卓越感很容易異化成「有我無人」,它很難產生「士以天下為己任」的這種帶有服務意識的人生觀,或者說難以產生能夠去擔負更多責任的這樣一種卓越感。而我們只有真正去正視人應該如何「安身立命」,人的生命所重何在,我們才會明白怎麼去做。

不能開口閉口就說「自我實現」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里,從來不以個人此生此世為核心來思考問題,而這個核心考慮的是個人如何處理跟天地的關係、跟父母的關係、跟祖先的關係、跟前輩的關係,強調「禮有三本」。禮是一種具體實踐的途徑,講的是在天地、人倫以及種種脈絡中如何看待人。人不僅僅是簡單的個體,不應該從個體自我來思考問題。所以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我把它轉譯一下,意思是聖賢、師儒是文化教養之本,人的生命有自然的生命、有血緣生命、有文化教養的生命,人是在諸多脈絡中來確立一個人的存在的。


所以,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不是現在哪個教育學者開口閉口就說的「自我實現」,我們的問題應該是,我們的行為對得起天、對得起地、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先、對得起前輩、對得起聖賢嗎?


現在的教育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做回自己的話,我們這一輩子就白活了,這是有些偏頗的教育思想。這種教育思想也許在美國可以行得通。為什麼?因為美國擁有很多資源,而它的人口僅佔全世界的6.67%。


不要盲目地認為,到美國去以後就可以如何發展,我們要考量的是,在不同文明的背景下,如何讓人類文明能夠開啟新的思考方向,不是什麼「出人頭地」,而是致力於「安身立命」,不是如何保持本國、本民族在人類文明中的絕對優勢地位,而是推動人與人之間、文明之間的和諧相處。


以傳統精神資源解決人類共有問題


我們的傳統價值強調「望子成龍」,什麼叫「人中龍鳳」?是地位很高、權力很大、斂財很多嗎?不是。孫中山講得很好,「以天下為己任」,「有一人之力者,服一人之務;有十人之力者,服十人之務;有百人之力者,服百人之務」。國家也是這樣,中華民族強盛起來了,不是要成為世界的霸權,而是要擔負起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濟弱扶傾」的責任。


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我們的重點不在於「出人頭地」,而在於「安身立命」。不要把「安身立命」同「出人頭地」對立起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安身立命」一定能「出人頭地」,但「出人頭地」未必能安身立命。所以,教孩子應該教他「安身立命」,「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應該教他幫助別人,而不只是教他跟別人競爭。當你真正能夠生長了,你也不用競爭了,你已經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了。


吳承恩、羅貫中雖然在功名上不行,但他們都足以安身立命,因為他們通過小說、通過寫作,真正地「出人頭地」了,大大超過了當時那些考上進士的所謂已經「出人頭地」的人。要「安身立命」,人就要努力,生生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才可以真正啟動生命的動能。


以車子在跑為例,如果大家想要真正地共利,那就是每一輛車要能「安身立命」,車速才會加快。如果每輛車都想超前,要「出人頭地」,那麼這個車在城市裡是跑不動的。這裡就牽涉到整個資源的分配以及重新調整。所以,我今天其實企圖把這個問題帶到人類文明更宏觀的角度去想,我們必須好好地正視我們民族原先有的非常豐厚的精神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慢慢解決人類共有的問題。


文章來源搜狐教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孔子認為哪三件事值得警戒?
曾國藩:讀懂六戒,成就一生
人生四事: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曾國藩:三個字,讓你邁上人生新境界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安梧:教育的目的是出人頭地還是安身立命?
杜蕾斯:營銷的目的是安全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孩子幸福!
感人!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甄嬛傳:莞貴人一招把皇后玩弄於鼓掌間,真正目的卻是為了安陵容
健身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
你健身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韓國恢復漢字教育,目的何在?
苏小和:基督教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这个世界吗?
無論健身的目的是什麼,你都是最棒的!
健身的目的是為自己氣質代言
讓肌肉更加強大是健身的唯一目的, 健身訓練的幾個頂級建議
旅行目的地:安昌古鎮——最接地氣的中國師爺文化之鄉!
健身行業這麼火爆 健身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園長致辭:教育的目的《向著標杆直跑》
宝宝早期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射箭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可謂是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鼻祖
健身減肥技巧:無規律的健身運動對目的性健身能起到多大效果,你知道嗎?
JR史密斯:我是詹姆斯的騎士,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保護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