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作者:鳥人Robbi


編輯:Calo


近日,一個名為「三亞海鷗召回行動」的項目吸引了人們的視線。這個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運作的項目旨在讓海鷗「重回」三亞,力爭在當地孵化保育3000隻海鷗。然而在對項目的執行細節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卻發現這場打著「生態修復」之名的行動,更像是一場形同兒戲的鬧劇。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為啥諸多專業人士、鳥類愛好者都覺得這事兒搞成了鬧劇?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三亞海鷗召回」行動淪為鬧劇,主要有三個癥狀:

1 主辦者根本沒鬧明白自己抓了些什麼鳥;


2 他們抓的那種海鷗真要引入了海南,就相當於引入了入侵物種;


3 引種是個技術活,主辦方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專業。


中國人對鷗類並不陌生。「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在《旅夜書懷》一詩中,杜甫就曾以鷗類自況。鷗類生活在江河湖海這類廣闊濕地環境,正貼合杜甫暮年的飄零與孤獨。


分類學上的鷗,是指鴴形目鷗科的成員。全世界現生種類計有101種,我國已知分布有42種。

鷗類是典型的濕地水鳥,多具有尖而長的雙翼;嘴直而側扁,通常都不會超過頭的長度;腿較短,向前的3個腳趾之間具有蹼。它們善於在空中飛行、地面行走及水面遊動,具有出色的三棲活動能力。相比之下,鷗類的羽色就顯得較為單調,身體多以灰色、白色或黑色為主,嘴和腿腳則常呈紅色、黃色或黑色。


成年鷗類與幼鳥羽色通常差異較大,繁殖季與非繁殖季的成鳥也多有不同,但成年雌雄鳥間羽色則是相近或相同。許多鷗類都是雜食性,為典型的機會主義者,能夠利用環境中多樣的食物資源。強大的活動能力和廣泛的食性賦予了鷗科鳥類很好的適應性,在全球各大陸都有其成員的分布。


鷗類之中,有一類體型較為纖細而修長的成員,被稱為燕鷗。與一般鷗類相比,燕鷗的嘴更尖長,雙翼也更為狹長,尾羽中央常常具有深的分叉而形似燕尾。燕鷗類曾被劃為獨立於鷗科的燕鷗科,而現在多視為鷗科下的燕鷗亞科。燕鷗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常在水面上空盤旋翻飛,發現目標後直接扎入水中捕食。


出於習慣,我國民眾幾乎不加區分的把所有鷗科鳥類都統稱為「海鷗」。可這過於大而化之的俗稱也會帶來困擾,因為海鷗(Larus canus)恰恰是鷗科鷗屬之下一個特定物種的中文名。而且,鷗類並非只局限在海邊活動,河流、湖泊這樣的淡水濕地中也能見到不少種類,統統稱作「海鷗」並不貼切。


在中國,不是海鷗又最容易被稱作「海鷗」的鷗,當屬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廣袤區域內的紅嘴鷗(L. ridibundus)。紅嘴鷗在我國華東、華中及黃河以南許多地方越冬,可算是國內最為常見的鷗。當人們以為自己看到了「海鷗」時,他們見到的其實往往可能是一隻紅嘴鷗。

據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報道,7月22日,「載著44隻海鷗亞成鳥的汽車從青島出發駛向海南」。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圖片來源: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

可這些「海鷗亞成鳥」,是海鷗么?


不是。


是容易被誤認為「海鷗」的紅嘴鷗嗎?


也不是。


我們再來看一遍圖: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被運往海南的「海鷗亞成鳥」。圖片來源:hnntv.cn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被運往海南的「海鷗亞成鳥」。圖片來源: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仔細對比上述的圖,不難發現,藍絲帶們所謂的「海鷗」,既不是真正的海鷗,也非最容易被稱作「海鷗」的紅嘴鷗——尖長的嘴和纖細的身形其實早已暴露了真實身份,它們是燕鷗。從一些個體已經開始變黑的頭部,和明顯分為淺色的基部和深色的端部的喙,可以推斷它們多是普通燕鷗(Sterna hirundo)的幼鳥。而第一張圖正中那隻體型明顯偏小,嘴顏色較深的則是白額燕鷗(S. albifrons)。


所謂「召回項目」的目的之一,是讓這些鳥類「回到」海南島繁殖。但問題是,他們運送的這些鷗,本來有在過海南島繁殖嗎?


我國鳥類學研究的先驅之一壽振黃先生及其合作者曾指出,古代典籍中對海南島的鳥類略有記載,但數目很少,且敘述不詳,如清代張岳崧等在續修的《瓊州府志(卷五:物產)》中記述了僅不到40種鳥類。1868年,英國外交官、博物學家羅伯特·郇和出任瓊州領事,開始在海南各地進行標本採集,那是鳥類學研究在該島的正式發端。


1944年,日本鳥類學家蜂須賀正氏在總結前人和自己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海南島分布的鳥類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他認為海鷗、黑嘴鷗 (L. saundersi)和紅嘴鷗是冬季從北方遷來海南島越冬的冬候鳥。而白翅浮鷗(Chlidonias leucopterus)、鷗嘴噪鷗(Gelochelidon nilotica)、褐翅燕鷗(Onychoprion anaethetus)、黑枕燕鷗(Sterna sumatrana)和白額燕鷗是海南、中國南方及鄰近越南地區都有分布的種類。


1934年1月,位於北京的靜生生物調查所派遣技術員唐善康前往海南島進行前後歷時近1年的鳥類調查,中國學者獨立在海南開展的鳥類學研究宣告開始。1957年和1961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先後分別到該島進行了標本採集。其後,天津自然博物館也從該島獲得了部分鳥類標本。


壽振黃和許維樞對上述標本進行了整理,於1966年報道了非雀形目種類的研究結果,其中鷗類的採集記錄均來自海南陵水,6月採獲了黑枕燕鷗和白額燕鷗,7月則採得普通燕鷗和大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gii)。而在當地有確切的繁殖記錄的,是黑枕燕鷗、白額燕鷗和大鳳頭燕鷗。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海南島地圖。其中5= 洋浦港,12= 三亞河,13= 亞龍灣,14= 陵水灣,18= 清瀾港,20= 東寨港。圖片來源:Zhang et al. 2010


壽公於1964年病逝,1966年的那篇文章可算是這位偉大前輩在鳥類學研究上的遺著。自他之後,海南的鷗類乃至水鳥研究一度趨於沉寂,至21世紀初才漸有起色:


鄒發生等(2000)報道了清瀾港紅樹林濕地鳥類初步研究,其中在春秋季記錄到黑嘴鷗,在冬季記錄到了紅嘴巨燕鷗(Hydroprogne caspia)。鄒發生等(2001)還報道了東寨港紅樹林濕地鳥類多樣性,認為黑嘴鷗和紅嘴鷗是當地的冬候鳥,白翅浮鷗則是遷徙經過的旅鳥。


張國剛等(2005)報道了2002至2003和2003至2004連續兩個冬季對海南島沿海濕地越冬水鳥較為全面的調查,其中記錄到銀鷗、紅嘴鷗、白翅浮鷗、紅嘴巨燕鷗和鷗嘴噪鷗,以白翅浮鷗的數量最多。


Lee等(2007)則報道了2003至2007年間對海南島濕地越冬水鳥的調查結果,共記錄到8種鷗類:黑尾鷗(Larus crassirostris)、烏灰銀鷗(Larus heuglini)、紅嘴鷗、紅嘴巨燕鷗、白額燕鷗、須浮鷗(Chlidonias hybrida)、白翅浮鷗和大鳳頭燕鷗,其中黑尾鷗、烏灰銀鷗和須浮鷗為該島鳥類新記錄;而白翅浮鷗數量在2003至2004年冬達到1417隻,為數量最大者,卻在隨後的3個調查季節中再沒有記錄到。


Zhang等(2010)對2003至2005年間海南島濕地越冬水鳥的調查進行了總結,所記錄到的種類與Lee等報道的結果一致,同時指出越冬鷗類在海南島各地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參見下圖: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越冬水鳥在海南各地的分布狀況。黑色代表鷗類,可見在清瀾港(Qinglangang)、洋浦港(Yangpugang)和東寨港(Dongzhaigang)越冬鷗類較多,而三亞河(Sanya River)則以鷺類和鴴鷸類為主。圖片來源:Zhang et al. 2010


Zhang等還指出,在三亞河與亞龍灣分別記錄到了19種和11種越冬水鳥,亞龍灣總共僅記錄到256隻,三亞河雖記錄到了1104隻,但其中鷗類所佔比例很小。另據有著豐富野外調查經驗,對海南島鳥類分布十分了解的嘉道理中國保育盧剛先生介紹,三亞及周邊地區的鷗類相對於海南島其他地方的確偏少。那麼是否存在因地形、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三亞地區本來就不大適合鷗類生活?又或者,原本這裡是適合的,近來由於種種原因已經變得不再適宜呢?


綜上所述,根據文獻記載(截止2010),海南已知分布有鷗類約14種(銀鷗這樣的大型鷗類分類仍存爭議,其野外準確的辨識也較為困難),其中確定的冬候鳥(冬季從北方遷來越冬者)為黑尾鷗、黑嘴鷗、紅嘴鷗、烏灰銀鷗、海鷗、紅嘴巨燕鷗、須浮鷗和鷗嘴噪鷗,而有過確切的繁殖記錄的是黑枕燕鷗、白額燕鷗和大鳳頭燕鷗,褐翅燕鷗也被認為是在該省繁殖的夏候鳥,白翅浮鷗是旅鳥或冬候鳥——而普通燕鷗,只是遷徙過境的旅鳥。


因此,從已經曝露的圖片來看,這批被藍絲帶運往海南的幼鳥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燕鷗。這種鳥並沒有在海南的已知繁殖記錄,只是遷徙時途經海南,「召回」一說從何談起?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普通燕鷗分布示意。深色部分為繁殖區,淺色部分為越冬區。大家可以看看海南島在哪。圖片來源:IUCN Redlist


有人也許會說,不講「召回」了,只是想讓普通燕鷗在海南棲息繁殖可不可以?前面不是說黑枕燕鷗、白額燕鷗和大鳳頭燕鷗在海南有過確切的繁殖記錄嗎?褐翅燕鷗不也被認為是在這裡繁殖的夏候鳥么?好,我們就又來看看這4種鷗類的情況。


除繁殖期而外,利用未冰凍海域行遷徙遊盪生活的鳥類被稱作海鳥。長期關注我國海域繁殖海鳥,並與同仁一道在極度瀕危的中華鳳頭燕鷗保護上取得了傑出成就的浙江自然博物館陳水華研究員指出,海鳥是在形態和生態上適應了海洋生活的鳥類,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進化特徵:在鹹水中覓食。


根據上述定義,黑枕燕鷗、褐翅燕鷗和大鳳頭燕鷗都屬於海鳥。而海鳥的一大特點就是平時都在海面遊盪,只有繁殖期才會到海中無人島嶼或島礁上集群築巢繁殖。陳水華認為大鳳頭燕鷗在西沙群島,褐翅燕鷗在海南沿海島嶼繁殖,而黑枕燕鷗可能也在西沙群島繁殖。


與上述種類不同,白額燕鷗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海鳥,很多內陸淡水環境中也能見到它們,其營巢環境也更為多樣,可以在海岸、島嶼、河流與湖泊岸邊裸露的沙地、沙石地或河漫灘,以及水域附近的鹽鹼地上營巢。賈新艷對白額燕鷗及普通燕鷗在內蒙烏梁素海濕地的繁殖進行了研究,指出兩種均在湖邊的鹽鹼灘中築巢。而作為台灣島唯一的繁殖鷗類,白額燕鷗則是在海濱沙石地面築巢繁殖。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在台灣繁殖的白額燕鷗于海濱砂礫地面築巢。白額燕鷗英文名為Little Tern,在台灣地區被稱為「小燕鷗」。圖片來源:劉小如等,2010


不難看出,自然情況下,燕鷗類都是在開闊的環境中營地面巢繁殖。可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海鷗召回行動」為從青島運去海南的燕鷗提供了什麼?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在想讓燕鷗落地生根的地方,迎接它們的是草地上的鳥籠。圖片來源: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


鳥……鳥籠子?


你逗我?


每年春秋季,許多鳥類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定期定向的往複遷徙是自然界當中最引人注意而又最為壯闊的生物學現象之一。早在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就已經有了「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的記述。鳥類為什麼要遷徙?春去秋來,花謝花開,一年當中的季節變化,對於人而言可能只是景色變遷,增減衣物的問題,而對於鳥類來說,卻面臨著重重考驗。


中高緯度北方地區夏季花草繁茂,光照時間較長,萬物滋生,充足的食物與較為寬裕的白晝活動時間為撫育下一代的鳥爸鳥媽們提供了理想條件。有研究表明,隨著緯度的增加,鳥巢中的卵或雛鳥遭到天敵捕食的概率隨之降低。北方的生物多樣性相對南方而言不那麼豐富,天敵也就相對較少,能夠提高繁殖成功率及收益,可能也是許多鳥類北上繁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進入冬季之後,嚴寒霜凍和隨之而來的食物短缺,又迫使鳥兒們南遷到溫暖的地方去越冬。


鳥類的遷徙,歸根結底是億萬年來自然選擇的結果,是對地球上以年為周期規律性變化的氣候與環境條件的適應。鳥類的生理狀態、身體結構和行為模式都早已順應了自然的節律。以繁殖為例,研究已經證明腎上腺分泌的皮質激素和腦下垂體分泌的催乳激素與光照周期的長短密切相關。光照增長,激素分泌隨之增加,由此提示生殖腺進入活躍期,從而促使鳥類開始北遷。反之,光照縮短,激素分泌減少,生殖腺萎縮,與繁殖行為相關的內分泌機能開始衰退,又促使鳥類南歸。光照等外部刺激相當於信號,啟動體內一系列複雜而又緊密聯繫的生理過程,使得鳥類的繁殖狀態與外部的環境條件實現十分精準的對接,從而保證整個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化、育雛一系列環環相扣又缺一不可的繁殖行為能夠在最為有利的季節條件下得以完成,方可生生不息。


物種引入更不是兒戲


有觀點認為,我們現在正處於地球上的第六次大滅絕時期之中,而持續增長的人口和不斷增加的人類活動可能是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為了應對這一嚴峻局勢,世界各地的保護生物學家們都在為之不懈努力。物種保護,以及對物種里特定種群的保護,無疑是這些工作當中的重中之重。而保護和管理物種的關鍵,是了解這個物種的生態學和獨有特徵(有時被統稱為「自然史」)及其種群生物學——即影響其種群大小和分布的動態過程。


事實上,對於新種群的建立,國際上有著一套定義嚴格科學嚴謹的操作規範。比如涉及到轉移安置物種個體以建立新種群(恰好就是三亞正在發生的實例),分為三個基本方法:


增補項目(或稱種群複壯):通過向現存種群中釋放新個體,以增加種群大小;


再引入項目:將人工飼養或是其他地方獲得的野生個體釋放或轉移到歷史上存在該物種而現今已滅絕的適宜地區;


引入項目:人工飼養或是其他地方獲得的野生個體釋放或轉移到歷史上不存在該物種但現在很適宜的地區。


作為關注自然保護全球最大、也最為重要的國際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其下的物種生存委員會(SSC)不定期會發布關於物種重引入或其他保護相關的人為遷移方面的指南。2013年版本的該指南中,詳細列出了8項決定是否能進行人為遷移時所須考慮的原則。

把公益搞成鬧劇,尷尬了誰的善心?



物種重引入及其他保護相關的人為遷移指南相關條目:


以保護為目標的個體或種群遷移除考慮保護效果之外,也應意識到這種行為存在對生態、社會和經濟層面的利益產生危害的可能。


一般而言,應當確認在引入地任何導致之前種群滅絕的因素已得到正確的認識,並予以消除,或是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對任何遷移計劃都應當評估其在生態、社會和經濟層面的利弊和影響,如果是在物種原有分布區當中進行重引入或種群複壯,則會比將個體或種群遷移至物種原有分布區之外所面臨的困難要小。


來自世界各地的經驗表明,將個體或種群遷徙到物種原有分布區之外的地方,常會引發對生態、社會和經濟層面的嚴重負面影響,而往往這些負面影響很難預見,也只有在遷移完成之後較長的時間內才會顯現。


如前所述,以保護為目標將個體或種群遷徙到物種原有分布區之外的行為,也具有較高的風險,而這些風險通常難於甚至根本就無法準確預知。


因此,即使圍繞一項遷移計劃的潛在風險進行了與之相稱的風險分析,但最終是否實施仍取決於是否對釋放到野外個體的表現有足夠信心,其中包括釋放地及周邊人類社區從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層面對這些動物長期的接受度。


任何關於是否進行個體或種群遷移的決定,都應保證預期所面臨的風險和存在的收益相當。


當採取行動存在很高的不確定性,或是很難對項目進行有效評估的情況下,應當終止項目,轉而考慮個體或種群遷移之外的其他方法。


根據前述定義,三亞所謂的「海鷗召回」行動應該與引入項目最為符合。但是,現在的三亞,是被從青島強行帶到此地的普通燕鷗適宜繁殖的地區嗎?之前有沒有做過任何相關的科學評估?在未對這些科學問題進行妥善研究之前,只憑一腔自以為是的熱情就干預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這樣的項目,哪裡體現出了保護生態環境應有的誠意和對野生動物最起碼的尊重?


結語


物種的引入,新種群的建立,有其嚴格的科學規範和規程,涉及到野生動物管理、保護生物學、獸醫等多學科交叉協作,需要大量長期紮實乃至艱苦的努力來進行前期工作和後期保障及管理。而絕不是心血來潮似的頭腦發熱,蓋幾個籠子,挖幾個池子,養上幾隻鳥,一起拍拍合影這麼簡單。


不尊重自然規律和科學常識,一意孤行地要打著生態自然保護之名,行破壞之實的例子,我們已經見過太多太多了。這背後或許是利欲熏心在推動,或是全然無知而又財大氣粗所鑄成的蠻橫。種種亂象,不一而足。


南海網對「召回海鷗」一事的報道中稱:「2016年5月,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會長孫冬在美國西海岸看到海鷗漫天飛舞場景後,更加堅定在三亞實施召回海鷗項目的決心。」倘若只要有了這樣的「決心」就能夠無視決策背後的科學事實,還會有多少打著保護生態幌子的「善舉」要演成一出鬧劇?


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名副其實的尊重自然,尊重科學,理性決策呢?


本文撰寫時得到了國際鳥盟亞洲部主任研究員陳承彥先生、嘉道理中國保育盧剛先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程雅暢同學和生地行羅鵬女士的幫助,向他們致以真摯謝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微幫 的精彩文章:

地質學家野外生存指南
人有教養的八大特徵
他用便箋紙做了一份示愛指南
珍惜整天惦記你的人
珍惜擁有,用心生活

TAG:愛微幫 |

您可能感興趣

薛之謙的浪漫劇漸變成鬧劇:緣份轉一圈為何又回到起點?
章瑩穎家人被指騙捐、蹭綠卡,這場跨國悲劇難道要變成鬧劇了?
英雄對小兵,別把喜劇拍成鬧劇,《父子雄兵》到底尷尬在哪?
晉景公授玉,鄭悼公拍馬屁過火,終成鬧劇!
「兜底式增持」成鬧劇,老闆醉翁之意不在員工
甲午戰爭之後的清朝窮瘋了,開發劃時代新項目,最終卻成鬧劇
中超焦點戰成鬧劇 奧斯卡這腳到底是不是沖人 上港越位球遭狂罵
趙小磊首秀成鬧劇!哲佑李畢同台上演世紀大和解,現場滑稽搞笑!
《前任攻略3》爆笑賀歲,韓庚鄭凱將再續前任,與前任勾搭不成反成鬧劇
謝爾曼M1成鬧劇 但「管風琴」是真的怪胎
同是時尚魔頭,蘇芒芭莎慈善夜成鬧劇,她卻讓MetBall享譽全球
張玉寧加盟德甲成鬧劇!未來只代表球隊踢德丙?
2017首例被搞砸的跑步賽事:千人賽成鬧劇,恆大超人跑引深思
三敗俱傷!世界第一轉會竟成鬧劇,巴薩恐重走17年前崩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