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孕婦如何生孩子,為啥古人視孕婦分娩為「不潔」
古人視孕婦分娩為「不潔」,在早期甚至忌諱在家生產,包括丈夫在內的男人都得迴避。古時並沒有去醫院生孩子的做法,所以往往要設一間臨時產房,供分娩用。
產房設在哪,怎麼布置,各個朝代並不一樣。東漢王充《論衡·四諱篇》記載,秦漢時期一般是「舍丘墓」、「廬道畔」,即在墳墓和道路旁邊,搭一草棚子,作為臨時產房。在分娩前,將孕婦移入其中,生下孩子滿月後,才可以抱著孩子回家住。
不少母親在回答孩子「我是從哪來的」提問時,往往會說「在路邊撿的」,或是「樹杈掉下來的」一類話,忽悠小孩子。究其語境源流便與早期產房設於戶外有關,孩子生在路邊的臨時產房內,不就是「在路邊撿的」嗎?
臨時產房內所設簡單,一般地上鋪層稻草、麥秸,作為產褥,故古代生孩子有「坐草」、「就草」、「在草」、「落草」這類叫法。在鋪草時,古人還要念相應咒語,據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坐月門》「禁草法第八」條記載,宋元時期的咒語為:「鐵鐵噹噹,非公所當,是王一言得之銅,一言得之鐵。母子相生俱蔑鐵,急急如律令。」
魏晉南北朝時期孕婦分娩則大多在自己家中,這或許與東昏侯蕭寶卷有關。蕭寶卷有四處遊走的習慣,卻又不想讓人看到,每次出行之前他就派人驅趕所經之途的老百姓,有待產孕婦之家只好將路邊的臨時產房改設家裡。《南史·齊本紀下》記載,有一孕婦未離開路邊產房,結果慘遭蕭寶卷「剖腹看男女」。自此,在路邊野外設臨時產房風俗有了變化。
不僅分娩場所有變,這一時期的貴族孕婦,還使用上了「高級產房」。《南史·后妃傳下》記載,南朝梁文獻張皇后的產房便是「花園式」的,產房前有花園,產房內空間寬敞,還有專用產床,四周用「幔遮蔽之」。
好文每天及時讀!還能解答育兒問題哦!
父母們的育兒小貼士,分享豐富的育兒知識






TAG:育兒小百科 |
※古代孕婦生產時為何都要燒開水 來看看古人是怎麼生孩子的
※古代沒有避孕套,那古人是如何避孕的?
※古代沒有避孕套,女子如何避孕?聰明的古人有四種辦法
※古代生孩子為何都要燒開水,古人的智慧真不是開玩笑!
※古人生孩子難,這些接生方法讓人感慨,做女人真難
※古代沒有安全套和避孕藥,那古人是如何避孕呢?
※古人為「避孕」發明這些方法,智慧遠超現代,卻害苦女性一生
※古代陋俗:古人是如何典當妻子的?
※古人婚後若不想生孩子,將採取這四種方法避孕,第三種最殘忍
※古人為「避孕」發明了這些方法,智慧遠超現代,卻害苦女性一生
※古代沒有安全套和避孕藥,你知道古人怎麼避孕嗎?
※女生為什麼要買化妝品?古人云,女為悅己者容。
※古人為何稱妻子為「內人」?
※秦始皇明明是趙姬嫁給異人後十月懷胎生的孩子,為什麼古人總說他的生父是呂不韋?
※孕期胎夢和胎兒性別有關?據稱,古人都信胎夢!
※古人是怎樣避孕的 古人避孕方法
※古人笑對人生,你的詩詞軌跡又是如何?
※古人接生要折斷女嬰骨盆才能出生?真是太殘忍了
※是古人天生神力還是現代人太弱?為何古人兵器現代人多半拿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