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德國漢堡劇院的《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首演結束後,在上戲舉辦了由該劇的戲劇構作Sybile Meier主持的工作坊——《女性導演的創作視角》,Meier為大家介紹了德國當代戲劇界四位傑出的女性導演和戲劇構作。


互動環節有一個這樣的插曲:


觀眾:為什麼德國戲劇很少有喜劇,難道德國人不擅長表現喜劇嗎?

Sybile Meier :德國人就是這樣,拒絕表現美好,我們就想要悲劇性的東西,必須擺出一張嚴肅臉。因為德國戲劇界的共識是:我們有個使命,要直面人生,要批判社會的黑暗。


兩出柏林戲劇節劇目已經讓中國觀眾領略到德國戲劇強烈的自我反思精神和嚴肅深刻的思考,在敬佩之餘,我們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環境會孕育出這樣的作品?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德國當代戲劇生態的思考


2008年筆者受德國歌德學院邀請赴德國留學、考察,在歌德學院秘書長漢斯·克洛普先生(Hans-Georg Knopp)的精心安排下參觀、訪問了48個德國最為重要的藝術機構、學院、劇團及研究所,其中包括:柏林喜歌劇院、柏林WISSENSCHAFTSKOLLEG學術研究院、柏林藝術科學院、放射線系統劇場、柏林恩斯特·布希表演藝術學院等諸多國際著名的藝術院團和機構。同時,還觀摩了數十台高質量的話劇、歌劇和舞劇演出。


由此,深深感受到當代德國戲劇生態的良性與健康,許多方面非常值得我們潛心地學習和研究。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共同基礎》劇照



戲劇如何成為一種存在


政府對於德國戲劇文化保護與扶持


德國政府對於德國戲劇文化支持和保護的力度是巨大的。一般的劇院政府每年投入數百萬歐元,重要的劇院上千萬,甚至數千萬歐元。

土豪的賬單


柏林的德國喜歌劇院固定人員450人,每年政府投入2800萬歐元(為整個開支的大部分,其他為票房收入500萬歐元及社會資助)


柏林藝術科學院(與我國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相類似),員工170人,每年政府投入1800萬歐元(占絕大部分)


漢堡國家歌劇院每年政府投入550萬歐元(佔總投入的73%)

慕尼黑有220所州立、市立劇院,大部分都由政府投入資助,政府每年對慕尼黑市立劇院的投入達2200萬歐元


奧地利城堡劇院,政府每年投入4800萬歐元


而更為豪華、規模龐大的巴伐利亞國家劇院及皇宮劇院,政府投入則數倍於其他劇院


久負盛名、影響全球的歌德學院每年的投入竟超過了20億歐元……


羨慕臉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劇照


正是由於德國政府對文化的巨大投入,從而使德國文化不再屈就於生存及市場的壓力,而專註於文化本身。同時,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德國政府儘管投入巨大,但從始至終都一直強調保持藝術家及藝術劇院的獨立性,從來不因為資金的投入而干涉和影響藝術劇院及藝術家的獨立創作。


在德國,無論是劇院或是學院,間或各種藝術機構,「不受任何形式的干涉,保持絕對的獨立性」始終是他們堅定的信條。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但德國政府的的確確做到了。從而使德國文化既富於藝術家及劇院獨立的個性及特色,同時又很好地形成了德國文化堅實而豐富的內涵與傳統。


一年一度的柏林戲劇節就是政府扶持文化的一項舉措,政府每年在其中投入380萬歐元,已經有近50個國家參與了這項活動(非德語戲劇不到20%)。戲劇節設置一、二、三等獎,特別是新人獎用於發掘年輕的藝術家。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政府出資建造了法蘭克福的MOUSON 基地,具體工作是全額資助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進行藝術實踐活動。政府出資將一個1924年建造的肥皂廠重新改裝,1988年完成。這個機構有一大一小兩個劇場和一個展覽廳以及專門為藝術家提供的工作室和藝術家公寓。政府每年投入300萬歐元的經費給一些富有才華的藝術家,特別是青年藝術家提供藝術創作與實踐的可能。


看到這個機構,我感動不已。德國政府的確全心支持文化、資助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品質和思想結晶,政府應該盡全力扶持文化的傳承、文化的精粹與文化的品質。否則,文化很可能會淪為商品,以經濟效益取代文化價值。



戲劇的使命與意義


德國戲劇的總體感受與認識


德國戲劇(或稱德語戲劇)非常純粹,非常注重本體。


何謂純粹?何謂本體?我們在柏林戲劇節上有幸觀看了近30場不同風格、樣式的高品質演出,發現德語戲劇並不注重演出外部包裝的繁華,也不注重所謂商業性的娛樂價值。德語戲劇注重的是戲劇的文化反省,注重對人的內在的精神生活極其深刻而真切地挖掘與表現。


一句話,德語戲劇崇尚的是文化的理性價值,以及對社會洞察、反思與批判的意識。


柏林這座城市只有300萬人口,卻擁有70多個院團。其中包括7個交響樂團(2個世界級水準,如柏林愛樂樂團),16個話劇團,每年演出1200個戲。而我們在柏林這麼多的劇院中間只看到了一家商業性的娛樂性劇院,而這個劇院的觀眾主要不是德國人,而是世界各國的遊客。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共同基礎》劇照


德語戲劇的這個特點是源於德意志民族一貫的文化傳統,德國著名的自由大學費舍爾·里希特教授說得好:


「我們最重要的收穫是把戲劇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這也是德國200多年的歷史和傳統,德國再小的城鎮都擁有自己的劇院」


「作為戲劇理論家我很驕傲,因為戲劇是一種中心性的文化價值」


在德國戲劇的發展過程中,每個時代都湧現出了大批優秀的戲劇藝術家,如文藝復興時期的泰倫提烏斯和塞內加,封建割據時期的M.奧皮茨,啟蒙運動及狂飆突進運動時期出現了三位文學巨擘,萊辛、歌德和席勒。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戲劇在極其危難的政治環境中,產生了三位舉世聞名的戲劇家,即沃爾夫、E.托勒爾布萊希特。特別是布萊希特,他使德國戲劇內在理性的光芒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而且,德國還擁有著康德、黑格爾等偉大的哲學家。


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德語戲劇如此關注人生、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的精神生活。也許這就是文化的本質、文化的使命、文化真正的價值所在。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劇照



戲劇教育的品質


德國戲劇教育的啟示與認知


德國戲劇教育注重品質,追求卓越,強調精英教育,注重學生的實踐性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洞察與反省。


在德國我們走訪了不少戲劇與音樂學院,我們發現德國的戲劇、音樂學院學生人數不多,一般在100人左右。而教師團隊則是非常強大,而且學院往往與劇院相結合。學院不僅常常邀請一些知名藝術家進行授課或排練,而且學生大都定期進入劇院進行實踐性的藝術創作。


通過不同學院的訪問,我們可以總結一些應該為我們學院思考和借鑒的經驗。具體如下:



1. 控制規模、認真遴選,真正做到精英教育。


2. 真正的小班教育,甚至是一對一教育,師生比一般為:1 ∶ 2。


3. 非常注重學生專業基礎訓練,學生聲、台、形、表綜合表現能力非常強悍。我們在德國看了這麼多演出,沒看到那個話劇演員是帶話筒進行表演的。他們的語言能力非常突出,既自然、真切又清晰、暢達。


4. 注重實踐性教學,定期組織學生到藝術劇院進行實戰性創作演出,演出數量可觀。


5. 打破專業明顯的界限,強調學生與學生的合作與共創。


6. 注重文化、理論學習。這些課程可以到綜合性大學選修,以保證課程的學術質量。


7. 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德語地區的國家與院校。大量觀摩、積極討論。


8.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思維和能力,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個有靈魂的藝術家,並終生熱愛自己所學習和從事的戲劇事業。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劇照



戲劇生態的建設


當代德國戲劇的整體環境與生態


德國戲劇演出及劇場運作管理令我愕然而感佩的是,在整個德國(包括奧地利)的劇場竟然一直延續這樣一種演出傳統:無論什麼劇場都是天天更換劇目,這也就是說無論怎樣的劇目每次裝台演出只有一場!


這是多麼巨大的舞台工作量!劇場每天都需要裝台、卸台,這簡直是不可想像。在德國最後一站的慕尼黑,我終於忍不住詢問著名皇宮劇院的巴伐利亞國家劇院行政總監克勞斯·笛特·奧匹茨先生(Klaus Dieter Oppitz),這到底是怎麼一種傳統?劇場是如何具體運作的?其內在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呢?


克勞斯先生介紹道:


「每天早晨7:00到10:00,舞台工作人員負責搭好堂景(排練過兩天即將演出的劇目)


上午的10:00到下午的14:00為導演、演員排練這台即將演出的劇目。


而後,舞台工作人員再開始搭建晚上正式演出的場景。


而等晚上正式演出結束後,舞台工作人員清空場地,為明天需要走台和排練的兩個劇目做準備。


周而復始,天天如此……」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休息三天,除了這三天的宗教日,德國劇場是天天演出,日日換戲的。


這就是德國劇場運作的體制和傳統!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共同基礎》劇照



我們的劇院目前擁有26個長演不衰的保留劇目,一個劇目與另一個劇目是有相互聯繫的。每天劇目的更換讓觀眾每天都有選擇的機會和權利,這樣能夠有更好的表現。另外,這樣做可以避免風險。我們有那麼多演員(不能只盯著一個戲),需要不斷的輪換。


皇宮劇院擁有舞台技術工作人員450人,各種工種一應俱全。我們走訪了位於舞台底下的工廠車間,從舞台機械裝置到服裝道具製作場地;從燈具、音響設備到螺絲、鋼釘貯備。大到旋轉木馬轉盤、戰車飛機大炮,小到一針一線、一螺一釘……劇場的各個工序、設備,管理得真是井井有條。


只有這樣的管理和隊伍,才能根本上保證德國劇場「天天換戲、日日演出」的傳統與機制。象皇宮劇院這樣的管理、運作體制,在德國各大劇院都是如此。這一方面,我們應該客觀地承認,我們劇院的管理、運作方式同他們相比,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等待戈多》劇照


德國戲劇「天天換戲」的傳統與機制,客觀上決定了德國戲劇演出不可能一味地追求舞台裝置技術的繁雜。相反,他們追求的是簡約、獨特而富於文化內涵與詩意象徵。


比如柏林德意志劇院演出的話劇《萬尼亞舅舅》,舞台上一個巨大的土黃色泥制大匣子,所有的演員都在這個巨大的泥制匣子中表演。舞台只用一隻正面白色的燈具,極其洗鍊、極其簡約。但同時又極其概括、極其準確。


而我個人最為喜歡的由歐洲著名先鋒導演馬斯勒執導的梅特林克的《紡織女工》,大幕一拉開,舞台展現的是一個19世紀歐洲極為典型的紡織女工的生產車間。四周是稍微高出的一圈石頭走廊,中間是冰涼磚頭鋪制的縫紉生產場地。雪亮的白熾燈管環繞四周,冰冷而刺目。8架腳踏縫紉機對峙擺放著,8個蓬頭垢面的紡織女工麻木、機械地工作著。舞台右側一扇大門是全劇唯一的上下通道,也是決定所有紡織女工生存的唯一通道……生活的質感極其強烈,舞台演出的氛圍、氣息出奇得強悍、濃郁、冰冷而令人窒息。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等待戈多》劇照


德國理性、詩意、勤于思索的戲劇文化傳統以及簡約、內斂、富於象徵的演出樣式造就了德國觀眾所特有的沉靜、投入、肅然、思辨的審美習慣。


每每演出,觀眾都正裝、甚至盛裝而至,象一個節日、也象一個盛典,讓人油然而升起一種儀式性的神聖感,這種狀態的洗禮讓人對即將開始的演出不禁充滿期待,也不自覺地作好了審美的儲備。


劇場演出的整個過程中觀眾一動不動,不發出任何聲響,只是凝神屏氣地專註於演出的每一個細節。沒有喧囂的叫好,也不會無所顧忌的朗笑。沉靜!沉靜!沉靜是對德國觀眾審美最為重要的概括。他們似乎將整個演出過程當作一場人生經歷的窺探,或思、或想、或感、或悟……


我喜歡他們的這種沉靜,因為他們到劇場里來並不是追求簡單的娛樂和放鬆,而是帶著一種生命內在的使命去探索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意義。於是,劇場中慢慢形成了一種氣場,似禪、似神殿、似課堂……這是一個思想的地方,是撫慰靈魂的殿堂。


「什麼樣的演出造就什麼樣的觀眾,什麼樣的觀眾成就什麼樣的演出!」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約翰·蓋勃呂爾·博克曼》劇照


德國的觀眾成就了藝術,德國的藝術鑄就了德國人民的品格。正如慕尼黑市立劇院的藝術總監弗蘭克·博姆鮑爾先生(Frank Baumbauer)所說:


「以前在德國,觀眾看戲是一種身份的體現,而今天的劇場則完全不同了。


現在的劇場是一個聚合點,把一個題目帶給觀眾,給社會一個脈搏(動力)。現在政治家已經沒有什麼社會信任度了,宗教也漸漸失去了權威。現在只有體育場所、劇場和大學還具有這種功能和作用。希望我們的劇院能夠建立一種建設性的對話,希望在我今後有限的時間裡能夠繼續加強這種建設。


這樣,劇場才有生存的理由!「


說到這裡老人停頓了一下,而後抬起雙眼向窗外林立的劇場深情地凝視,堅定而有力地說出了他最後的一句話:


「這就是當代劇場的使命!」


——轉載自:戲劇藝術

德國戲劇為什麼總是一張嚴肅臉?



工作坊&講座


《等待戈多》德意志劇院


主題:《等待戈多》的當代闡釋


主講: Claus Caesar (戲劇構作)


時間:7月3日14:00—16:00


地點:上戲圖書館三樓虛擬實驗室


(華山路630號)


— END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劇青年 的精彩文章:

戲劇到底得了什麼病?
南北青年會如何談論《南海十三郎》?

TAG:戲劇青年 |

您可能感興趣

以嚴肅著稱的德國戲劇中,他是一朵「不正經」的筋斗雲
浸沒式戲劇,究竟是什麼?
一公牛和大象戲劇性的一幕,你不是牛嗎?
彭德懷被開除黨籍,並非毛主席批准,而是這位開國上將!現實總是這樣戲劇化
女明星毀容戲劇照,林心如最逼真,趙麗穎那張最讓人受不了!
這部影片沒有什麼戲劇性的懸念,但就是能成為經典!
這八位是中國戲劇的金剛,他第一無意,郭德綱只能墊底
戲曲圖集 戲劇臉譜,讓你了解不一樣的戲曲
林兆華、濮存昕、何冰,這幾個老男人要在中國戲劇圈攪合攪合
諾一跟劉燁接受戲劇熏陶一臉帥,但姜子牙的身影比他更搶鏡
《楚喬傳》遊戲劇透:小八是治癒系 仲羽是假冒的
他是德國著名戲劇家卻熱愛中國文化,曾是毛澤東「粉絲」
嘉興|這一群怪人,用戲劇把沉寂的小鎮復活成奇妙烏托邦。
法國國寶級女神離世,總統馬克龍稱她是「電影和戲劇的傳奇」
孔尚任之後三百年再無偉大的戲劇作家,這是為什麼?
烏鎮:那束戲劇的「光」亮了
想談一場戲劇化的感情,那就選大白羊吧!
羅斯的痛誰能懂?今日對陣老東家,終於吐露心聲,竟是如此戲劇性
西方最當紅的戲劇導演卡斯特魯奇:戲劇最重要的是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