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談瀛洲:關於莎士比亞,你「讀對」了嗎

談瀛洲:關於莎士比亞,你「讀對」了嗎

莎士比亞最偉大的作品,就是他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這四大悲劇的說法,是一個批評家赫茲列特提出來的,並且受到後世批評家廣泛的認可。那麼莎士比亞有沒有四大喜劇?實際上在批評史上,並沒有這樣的說法。

談瀛洲:關於莎士比亞,你「讀對」了嗎


【編者按】今年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400年的時光歷練,莎士比亞的作品不斷被演繹。莎士比亞的劇作是用十四行詩寫作的嗎?莎士比亞寫作所用的語言是古英語嗎?在長期致力於莎士比亞研究的復旦大學談瀛洲(談崢)教授看來,今天我們對於莎士比亞仍然存在誤讀。巧合的是,今年也是中國戲劇作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談教授認為,對比中西方的這兩位戲劇大家的不同之處,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莎士比亞。以下是談瀛洲教授在上海圖書館的演講。


今年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全世界人們以不同形式舉行了紀念活動。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莎士比亞?莎士比亞與文藝復興精神又有著怎樣的關係?我的演講將主要圍繞這兩方面來展開。


對莎士比亞作品的兩個誤解


在這之前,我想先講講對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存在的兩個誤解。

一種誤解是,認為莎士比亞的劇作是用十四行詩寫作的。莎士比亞的劇作,確實是用詩寫出的詩劇,但是是一種特殊的詩,即不押韻的素體詩,再加上押韻的詩和散文,組成混合體,而不是由一種單一的語言組成的。也有學者經過統計發現,莎士比亞的劇本,有70%是由素體詩組成的,5%是押韻的詩,還有25%是散文。當然,不是說每個劇本的語言都是這樣的比例,在他早期的劇本當中,有韻的詩歌占的比例會比較多一些。


大家可能會問,什麼是素體詩?素體詩是中文裡面沒有的詩體,中文的傳統格律是押韻的,到了後來,有了新詩以後,隨便怎麼寫都可以,也無所謂格律了。莎士比亞的素體詩是不押韻的詩,但是規定每一行要有十個音節,用一輕一重兩個音節組成一個音步,每行五個音步,行與行之間不押韻,又叫「抑揚五步格」。在中文裡面,沒有相對應的詩體。中國每個字都有聲調,所以中國的詩詞講平仄,但是英文裡面的詞沒有聲調,但是各個音節有輕重之分,所以,他們的詩歌格律是建立在音節的輕重上面的。


大家可能都聽過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莎士比亞也確實寫過一個十四行詩的系列,一共有154首。顧名思義,十四行詩每首有十四句,還有一個複雜的押韻格式。但是,在戲劇裡面,一個人物講話可能長,可能短,不可能每次講都剛好是十四行。所以莎士比亞的戲劇,不可能是用十四行詩來寫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當中可能有一兩段是按十四行詩的格律來寫,但是那是極少數的情況。


正因為莎士比亞戲劇的語言有這樣的特點,所以要把莎士比亞的劇本在形式上的特點,完全用翻譯表現出來,非常困難。比如說一行十個音節,用英文可以表達出莎士比亞的意思,但是用中文,卻有可能要用十幾個音節,或者幾個音節就可以了,這就很麻煩了。


還有,英語的詩歌格律是建立在輕重音上面的,而中文是建立在平仄上面的,我們沒辦法把輕重轉化為平仄,這也是一個問題。因此,怎樣把莎士比亞語言形式上的美,用翻譯表現出來,這是一個難題。比較早的翻譯家,如朱生豪,索性就用散文把它翻出來,不翻譯成詩歌了。後來又有把莎士比亞戲劇用詩體翻譯過來的努力,但是在多少程度上可以稱其為詩,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誤解之二,是關於莎士比亞寫作所用的語言。很多人認為,莎士比亞用的是古英語。產生這種誤解的原因,我想也很容易理解。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是1564年—1616年。在那個時候,是中國明朝的晚期,中國通行的書面語文,就是文言文,也就是古代漢語。於是,我們就想當然地認為莎士比亞寫作的時候用的是古英語。但是實際上,莎士比亞是用現代英語來寫作的。


英語的時代分期和我們漢語是不一樣的。大家知道,英語是盎格魯薩克遜民族說的語言,他們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來生活在歐洲大陸上。在公元五世紀的時候,日耳曼人就興起了。他們當中的這一支,也就是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渡過了英吉利海峽,把原來住在不列顛島上的凱爾特人打敗了,並在那裡建立了王國。從公元五世紀開始,一直到1100年,他們所說的英語,被稱為古英語。從1100年開始,到1500年左右,這期間的英語被稱為是中古英語。為什麼這麼分呢?在1066年左右,英國歷史上發生了一個重大的事件,法國的諾曼底公爵渡過了英吉利海峽,把英國王室打敗了,在那裡建立了統治。在這個時期里,英國的國王跟貴族,實際上說的是諾曼底的法語,而普通老百姓說的卻是英語。也是在這一階段,英語發生了很多變化,一直到喬叟寫《坎特伯雷故事集》,整個這一階段所使用的都被稱為中古英語。而從1500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包括莎士比亞的作品在內,都屬於現代英語的範疇。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會有莎士比亞是用古英語寫作的印象呢?那是因為,莎士比亞會用一些我們看起來比較陌生的詞,主要是人稱代詞,比如說,現代英語中「你」的人稱代詞是「you」,但是莎士比亞有的時候會用thou,有的時候會用you,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說,他有的時候,會用一些中古英語的殘餘,但是總體來說,莎士比亞的語言,無論是從語法還是辭彙上,都是屬於現代英語的範疇


莎士比亞身處怎樣的英國


要準確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必須了解他所處的時代。當時,英國正處於一個上升階段。不單單是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在文化方面,莎士比亞所處的英國,也處於上升階段,所以可以說莎士比亞是生逢其時,他正好生活在英國戲劇繁榮的時代

莎士比亞出生三年的時候,英國才有了第一個專業的劇院,在這之前,戲劇是不怎麼發達的,沒有專門的演出場所。臨時演出的時候,就去貴族家找一個寬敞的大廳,或者是到旅社的寬大庭院裡面找一個地方,臨時演出一下。


莎士比亞年輕的時候,所看的戲劇和他後來所創作的戲劇,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他年輕時候所看的戲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神話劇,故事內容都是從《聖經》里來的。當時歐洲有各種手工業者的行會,如木匠行會、鐵皮匠行會等,他們在過節的時候,就會組織神話劇的演出,內容來自《聖經》且多半和他們自身的行當有關係。比如說木匠,十字架是木匠做的,他們就會演一個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故事。


還有一種主要的戲劇,叫道德劇,就是進行道德說教。裡面的人物,都是比較概念圖解式的,裡面的人物一般都沒有自己的名字,好人就叫勤奮、好學、善良,壞人則會叫懶惰、貪婪、酗酒等。而到了莎士比亞的時代,英國的戲劇變得複雜、豐富起來,不再是以宗教和道德說教為主的戲劇,而開始以人的複雜生活作為描寫對象。


莎士比亞時期的劇院,是一個圓形的建築,有一個方形的舞台。後面有兩扇門,演員可以出入,就像我們中國傳統的舞台,也有兩扇門,一個上面寫「出將」,一個寫「入相」。在圓形的院子裡面,演出的時候會站滿觀眾。他們叫站客,只要付一便士的最低票價就可以買一張門票。邊上有樓座,票價就會比較貴,要兩便士,一般是有錢人,紳士階層、商人階層,會付比較高的票價,坐在樓座上看戲。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演出也可以買東西吃,買飲料喝,甚至是買啤酒喝。還有一點,當時的演出和中國京劇有一點相似的地方,就是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男人扮演的。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管理劇院的官方機構認為,女人在舞台上面拋頭露面是不好的,不道德的,會引人產生邪念,所以女性角色都由年紀比較輕的男子扮演。

莎士比亞在當時的英國戲劇界,已經取得了相當高的地位。在1594年的時候,成立了宮內大臣劇團,莎士比亞就是這個劇團的劇作家,同時也是演員和劇團的股東之一。這個劇團,經常為伊麗莎白女王演出,這些都是有記載的。同時,劇團也會為普通民眾演出,包括普通市民、商人、紳士、貴族階層。伊麗莎白女王去世以後,詹姆士一世即位。詹姆斯一世也非常喜歡戲劇,他登基之後,把劇團升級了,不是宮內大臣劇團,改叫國王供奉劇團,規格又提高了,國王變成這個劇團的直接保護人。莎士比亞在詹姆士一世統治之下,又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的四大悲劇,除了《哈姆雷特》之外,都是在詹姆斯一世統治期間寫出來的。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的不同之處

談瀛洲:關於莎士比亞,你「讀對」了嗎



中國戲劇作家湯顯祖。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巧合的是,今年也是中國戲劇作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對比一下中西方的這兩位戲劇大家,可以發現兩者的不同之處。從嚴格意義上說,湯顯祖不是一個專業的戲劇家,他花了很多力氣在科舉考試上,這對當時文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湯顯祖一共考了三次進士,前兩次都沒有成功,第三次才考取,花了十幾年的時間。然後是做官,雖然官不是很大,也做了十幾年。一直到49歲,他才不做官,寫了《牡丹亭》和三出其他的戲。所以,湯顯祖的主要力量,是在寫詩和作文上面。如果把湯顯祖全集拿過來,會發現他的主要作品是詩歌和文章,還有八股文,一共有2200多首,而戲劇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卻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從面對的觀眾群來說,湯顯祖也和莎士比亞不一樣。湯顯祖的戲,當時經常是由士大夫的家庭戲班來演出。大家可能都讀過《紅樓夢》,裡面的賈府是有錢的大家族,會自己出錢買批戲子在家裡演出。當時明朝地位比較高的士大夫也會這樣做,所以有很多家庭戲班。湯顯祖的戲,很多時候會在家庭戲班裡面演出,給士大夫、文人階層看,有的時候,也會有民間的戲班來演出。總體而言,莎士比亞的戲,實際上是雅俗共賞的,不是專門為了滿足文人階層的欣賞而寫的;而湯顯祖的戲,比較多的是為了滿足文人階層的趣味來寫作的


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喜劇,主要內容一般寫相愛的年輕人,遇到了很多障礙,最終克服障礙得以結合,也就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屬於浪漫喜劇,主要歌頌青春、純潔、愛情的偉大力量。


莎士比亞還有一類比較多的作品,是所謂的歷史劇。他的歷史劇,有取材於古羅馬歷史的,被稱作羅馬劇。還有一些取材於早期不列顛歷史傳說的故事。在盎格魯薩克遜人到來之前,不列顛島已經有凱爾特人生活在那裡了,他們有自己的王朝,也有自己的歷史傳說。他還寫了一些取材於離他生活的時代不遠的英國歷史的劇本。


最後一個分類就是悲劇,他留給我們的悲劇,一共有11部,這裡面有他最著名的一些劇作。莎士比亞作品中悲劇的主角,一般都是身居高位的人,比如說國王、王子、將軍。《羅密歐與朱麗葉》裡面的羅密歐雖然不是國王,也不是王子,但卻是一個名門望族唯一的男性繼承人,也不是一個普通人。當時悲劇的主角,都必須是身居高位的人,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遭受到了毀滅與不幸。因為有這一主要因素,我們就把他們的故事稱為悲劇。莎士比亞最偉大的作品,就是他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這四大悲劇的說法,是一個批評家赫茲列特提出來的,並且受到後世批評家廣泛的認可。那麼莎士比亞有沒有四大喜劇?實際上在批評史上,並沒有這樣的說法。


文藝復興晚期的精神是什麼

談瀛洲:關於莎士比亞,你「讀對」了嗎



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果籃》。來源於豆瓣


最後,我想講一講莎士比亞與一種文藝精神。為什麼在文藝精神之前,我要加「一種」呢?因為我覺得文藝復興的精神不止一種,可能有兩種。在這裡,我要講一個引子——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


卡拉瓦喬是一位生活在1571—1610年的義大利畫家。他有一幅早期作品,叫《果籃》。畫上有一個藤編的籃子,裡面放了很多水果,這些水果裡面有蘋果、葡萄、無花果、李子,是非常豐盛的果籃。但是如果再看得仔細一點,就會發現蘋果上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蟲洞。葡萄連著葡萄藤,還有幾片葡萄葉子,葉子已經乾枯、皺縮了。畫上還有兩串葡萄,放大來看,可以看到葡萄上面,有幾顆葡萄已經變成葡萄乾了。也許有人會問,卡拉瓦喬為什麼不畫新鮮、誘人、完美的水果呢?因為卡拉瓦喬是極端的現實主義者。在現實裡面,水果往往是不完美的。卡拉瓦喬的靜物畫,粗看是裝飾性的靜物畫,實際上是包括了水果的戲劇在裡面的,似乎在暗示,生命不僅僅是只有豐美和甘甜,也有疾病、衰老和死亡在裡面。


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受到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藝術家追求的是完美的、理想化的東西,但是到了文藝復興的晚期,就不是這樣了。文藝復興晚期的藝術家,從畫家到莎士比亞這樣的劇作家,他們所致力於表現的是人性的複雜、人性的兩面性以及人類處境的兩面性。莎士比亞在他的劇本裡面,就突出體現了這種兩面性


在討論莎士比亞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學者會引用這樣一段話:「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作品!他的理性多麼高貴!才能多麼無限,動作多麼敏捷,體形多麼令人讚歎!行為像天使,悟性像天神!宇宙之至美,眾生之靈長!」一般來說,學者引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今天,我想要大家再看兩句:「但在我看來,這塵土的精華又算得了什麼?」在這段話裡面,首先包含了上帝造人的典故,所以把人稱為一件了不起的作品。但是,儘管如此,莎士比亞筆鋒一轉,就說這個人到底是用塵土做出來的,所以他會老、會死,容易生病,而且會產生邪念,會做壞事。人是有兩面性的。


《哈姆雷特》里有句著名的台詞:「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這曾讓翻譯家絞盡腦汁,到底要怎麼翻譯呢?不同的翻譯家有不同的翻譯。卞之琳翻譯為「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問題。」朱生豪翻譯為「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方平翻譯為「活著好,還是死了好,這是個難題啊。」總的來說,我覺得有兩種翻法,一種是把「be」翻譯成生(not to be就是死),還有一個是把「be」翻譯成存在,我個人比較贊同後者。


「be」這個詞在西方,是一個哲學術語,在很早的時候,就有哲學家來討論「存在」問題。在他們看來,「存在」並不是簡單的活著或不活著的問題,而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空間、時間,還有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動作」與「承受」,換句話說,就是「別人對我們做什麼」和「我們對別人做什麼」。我們活著,別人會對我們做各種事情,我們也會對別人的所作所為有各種反應,如果我們沒反應,那就和死了差不多。


所以在這裡,哈姆雷特不僅僅考慮的是活不活的問題,而是面對這樣的挑戰,他要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是默然忍受暴虐的命運射來的矢石,還是拿起武器,通過奮戰,掃清如海的煩惱,更為高貴呢?」這實際上就是他面臨的選擇——到底是忍氣吞聲,什麼都不幹,還是要拿起刀劍,把謀害自己父親的叔父殺掉。在糾結之後,在痛苦考慮之後,最後他還是決定要採取行動。


接下來,我們講一講莎士比亞另外一部主要作品《李爾王》,這在我們中國一直影響非常大,因為我們中國人非常關心孝道,而《李爾王》這部戲主要講的就是父女親情的問題。在這部作品裡,莎士比亞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有雙重性的國王:李爾在年輕、得意的時候,被周圍奉承的大女兒、二女兒,還有廷臣所蒙蔽,很少想到窮人的痛苦。到了他被兩個女兒所拋棄,淋在暴風雨裡面的時候,他會想到窮人們的痛苦。所以李爾主要是一個好人,儘管他身上有種種的毛病。


相比之下,《麥克白》則主要塑造的是一個壞人,當然也並非是「全黑」的。麥克白原來是一個勇武的將軍,打仗總是沖在前面,在這齣戲的開頭,他剛替國王打贏了一個大的戰役。在凱旋的路上,他碰上了三個女巫,女巫們跟他說了一些模稜兩可的預言,暗示他可能會做國王。她們的預言,在麥克白心中種下了野心的種子。麥克白殺死了國王,但最終被人推翻。在被推翻之前,他說了這麼一段話:


「明天,明天,又一個明天,就這樣一天一天地、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時間的最後一個音節。我們所有的昨天都給愚人照亮了回歸死亡與塵土的路。滅了吧,滅了吧,短命的蠟燭!生命只是一個會走路的影子,或是一個拙劣的演員,他在舞台上裝腔作勢,指手畫腳了一番就無聲無臭地退下了。生命就像一個白痴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囂與騷動,卻毫無意義。」


這段話有的時候被拿出來證明莎士比亞對生命虛無主義的看法。我並不這麼認為。首先這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個人物所說的話,並不能完全代表莎士比亞本人的真實想法。在我看來,麥克白正是因為做了謀殺這樣的壞事,良心譴責使他充滿了痛苦,所以漸漸對生命失去了樂趣,就變成了一天天挨日子,最後他甘願儘快死去。


綜上所述,我覺得莎士比亞在他的劇本裡面,體現了文藝復興晚期那一種高度現實主義的精神。他用他的筆,描畫了人性的兩面性以及人類所面對的種種生活情境的複雜性。正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刻畫,使莎士比亞的作品直到今天還有生命力,還值得我們繼續閱讀


【思想者小傳】

談瀛洲:關於莎士比亞,你「讀對」了嗎



圖片由上海圖書館提供


談瀛洲,本名談崢,學者,作家。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莎士比亞研究和英國唯美主義,著有專著《莎評簡史》。譯作有《夜鶯與玫瑰——王爾德童話》,《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另著有長篇小說《靈魂的兩駕馬車》,歷史劇《梁武帝》、《王莽》、《秦始皇》,文化散文集《詩意的微醺》、《那充滿魅惑力的舞蹈》、《語言本源的守衛者》等。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編輯:蘇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觀察 的精彩文章:

日本杜絕毒跑道的絕招:學校不用塑膠跑道
夏季留放車內瓶裝水會變「毒水」?且慢,先別扔
阜寧當地親歷研究者探疑為何此次龍捲風傷害這麼大
2029年人類將「長生不死」,這是真的嗎
掉到地上的食物,五秒鐘內撿起來還能再吃?

TAG:上海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莎士比亞關於讀書的名言
你敢承認你沒讀過莎士比亞嗎?
莎士比亞的戒指:讀懂莎翁情人結
亞瑟:我如何「偽造」出了一部莎士比亞劇
當女孩要和你談莎士比亞,你卻只知道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詩中的「黑膚夫人」,是何許人?
你真的知道莎士比亞和瓊瑤的區別嗎?
莎士比亞留給我們什麼遺產?
比得兔:以兒童文學的幻想致敬莎士比亞
萊斯特城的新主帥叫莎士比亞 球迷:和拉涅利比,他是個假文豪!
莎士比亞的經典實在太讓人喜歡了!
王者榮耀:貂蟬皮膚仲夏夜之夢的細節,對莎士比亞的致敬
莎士比亞跟我們有毛關係?我們為什麼要去了解他?
屬於莎士比亞的童話世界
是莎士比亞的粉絲闖的禍?關於紫翅椋鳥不為人知的一面
莎士比亞:盛宴易散,良會難逢
莎士比亞說:古典才是永久的時髦
天空:藍狐開啟與莎士比亞的續約談判
莎士比亞是誰?他真的是斯特拉福德的那個禿頂大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