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陸軍培養了很多商業領袖?
美國陸軍要求所有軍官和非委任軍官熟悉其領導力條令。該條令以領導力理論為依據,以「是(BE)、知(KNOW)和做(DO)」簡稱BKD模式,該模式界定陸軍軍官素質要求。雖然在許多方面與普通的領導力理論和人才培養方式存在共同之處,但陸軍的BKD模式有著自己顯著的特徵。本文內容主要依託美國陸軍部頒發的陸軍野戰條令FM22-100及其修訂版FM6-22《Army Leadership》,探討美國陸軍人才培養的模式。
美國陸軍倡導對指揮官的全面培養,因為指揮官通過其品格、能力和行為影響著他人。切實有效的指揮官培養必須立足於他應該是什麼樣的人(BE),必須具備什麼樣的能力(KNOW)以及應該做什麼樣的決定(DO),三個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缺一不可。
要素一:BE
成為什麼樣的人
美國陸軍自視為「建立在陸軍價值觀基礎之上的組織機構」,BKD模式將「BE」至於首要位置,對各級指揮官的品格提出要求。陸軍領導力條令價格「品格」定義為「內在力量」,它「賦予以給人無論啊何種情形下、無論在何種結局下做正確事情的勇氣」。指揮官的品格包括價值取向和個人特質。
1.1、價值取向
引導著指揮官必須成為什麼樣的人,指導者他的日常行為,它形成了組織機構的身份認同。這是所有成員為了崇高事業緊密團結在一起的粘合劑,陸軍要求其所有成員以其核心價值觀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包括了7個核心價值:忠誠、職責、尊重、無私奉獻、榮譽、正直和個人勇氣。
1.2、個人特質
對實施領導行為培養不可或缺,在野戰條令中被定義為「一個人的基本品質和特徵」,「是一個人核心的固有特性,包括身體和智力方面,它決定了一個人在其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的表現」,陸軍將與領導力相關的個人特質歸納為以下三類:
要素二:KNOW
具備怎樣的能力
軍官培養模式中的第二種要素突出只會官的知識能力,指揮官不但要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BKD模式認為,軍官的勝任能力來自於艱苦、系統的實際訓練,從培養的角度說,主要涉及到三個領域:即人際技巧、概念性能力和技術技能。
2.1、人際技巧
顧名思義,這種能力要求指揮官了解如何與他人打交道。BKD模式重視培養指揮官的溝通交流技能,使他們能有效地傳達指揮官意圖,激發他人的行為動機。 BKD模式對各層次指揮官的溝通交流能力要求不同,主要體現在四個層面:
在直接領導層,指揮官必須善於運用積極聆聽的方式以及非言語交流的方式,需要了解如何對下屬進行有效的輔導,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對組織層次的指揮官而言,除了以上交流技巧外,他們還需通過間接的方式影響他人,如通過制定政策或創造某種氛圍;
對他人的技巧培養應側重於對他人行為動機的洞察以及如何激發他人的主觀能動性;
戰略層次的高級指揮官溝通交流,他們與其他層次的領導者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更關注溝通的象徵意義」。
2.2、概念性能力
概念性能力通常指一個人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對指揮官來說包括了:處理意見、思想和概念的能力。在直接領導層,這種能力包括四個方面: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考、道德思維和反思性思考。
在組織里,BKD模式認為概念能力應該包括如何確立指揮意圖、如何過濾信息及如何理解不斷變化的組織體系。
要有效地確立「意圖」,領導者應該允許下屬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過濾信息有助於他們判斷與戰略形勢相關的信息,有助於提高他們觀察事件、總結規律、選擇干預時機的能力。在處理「捉摸不定和模稜兩可的局面」時,他們應該使自己的行為準則適應形勢,而不是讓形勢來順應自己的預想:在面對不完整信息時,他們應該能熟練地分析複雜的因果關係。
2.3、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指的是與本職工作有關的能力,指揮官必須熟練掌握完成任務或承擔職責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包括武器裝備的使用。技術技能適用於解決技術問題,解決戰鬥部隊部署等問題。此外,直接領導應該是解決武器裝備技術問題的行家手裡。
在組織領導層,BKD培養指揮官管理和平衡「資源」的能力,所謂的資源包括時間、設備、設施、預算、人員等等;也要培養他們判斷和預測自己的行動對部隊文化和氛圍所產生的二級和三級效應。在戰略領域,BKD模式確立了需要培養的三種技術技能:「戰略藝術」能力、利用技術獲取決定性競爭優勢的能力以及將政治目標轉化為軍事目標的能力。
要素之三:DO
做什麼樣的決定
BKD模式中的第三個要素涉及指揮官的行為。該模式將指揮官行為分為三類,即:發揮影響、採取行動和不斷改進。
3.1、發揮影響
在直接領導層,發揮影響力的行為主要包括:
運用口頭、書面和聽力技巧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運用邏輯推理和合理判斷解決問題,作出決策;
通過授權或激勵手段去激發他人的動力。
在組織領導層,BKD模式重申溝通交流的重要性,但強調這個層次的指揮官必須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必須清楚要傳達的信息。他們應該知道溝通交流環境的特點,包括上司的癖好、下屬的偏見以及參謀人員的特點與不足等等。他們必須採取行動預防問題的發生,而不僅僅是解決發生的問題。他們應該鼓勵開誠布公,坦率交流,以營造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
3.2、採取行動
採取行動指的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對他人實施影響力,其重點在於計劃與準備、執行計劃以及評估。在直接領導層,要求指揮官培養以下能力:
提出詳細、切實可行的建議;
執行建議;
客觀地評估執行的效果。
這些過程包括設定目標、維持標準、實施過程內檢查和事後檢查以及評估下屬的優缺點。在組織領導層,指揮官主要通過其下屬實施行動,需要從組織視角考慮問題。因此,他們的重點是對制度的規劃與準備。他們需要培養一支具有創造精神、善於思考的參謀隊伍,即選擇合適的人,賦予他們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給予明確的指導。
3.3、不斷改進
所謂的不斷改進通常包括三部分內容:
培養下屬建設團隊鼓勵學習
BKD模式認為,指揮官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培養下屬,對他們進行輔導,使之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建設團隊的道德氛圍;需要追求自我提高和部隊的發展。下面來看看兩個不同層面的不斷改進是如何實現的:
美國陸軍的BKD模式將領導力和領導力發展的理論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提供了領導培養的全面描述性架構,對初、中、高級各崗位的領導培養提供了一面對照的鏡子。這面鏡子是多角度的,它不僅僅立足於傳統的技能視角,更注重於全面的人才培養,是指導美國陸軍各級指揮官思想和行為的指南。




TAG:怪談怪論 |
※引入歐洲高端教育,培養中國商業領袖
※誰是國共兩黨領袖都敬佩的國民黨團長
※帶你進入真實的商業世界!菲律賓未來商業領袖國際會議說明會回顧
※【特寫】怒懟美國國會兩黨領袖的華裔兄弟
※開國領袖們愛吃什麼菜?
※納粹德國最年輕的錦旗隊領袖 向美軍投降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說 各國領袖都掩蓋了外星人造訪的證據
※右翼領袖老婆坐領乾薪?法國政壇大咖都是這麼干
※「美業企業合伙人時代已經來臨!」——西姆受邀為「美業領袖成長營」講授股權激勵
※社會主義國家的八大開國領袖,你覺得誰最偉大?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培養青年領袖人才的七塊「磚」|名家
※加拿大前國防部長說,各國領袖都掩蓋了外星人造訪的證據
※馬來西亞總理:若國家動蕩華人將首先遭殃,政府需要更多華裔領袖
※看張瑞敏、馮侖、俞敏洪這些領袖型企業家都在幹什麼?
※歐文領袖能力師從詹姆斯 他可帶領綠軍再拿一座冠軍杯
※思埠領袖聯盟榮獲「中國綠色微商卓越團隊獎」
※美國總統特朗普像偉大領袖毛主席
※新中國開國領袖,千古偉人毛主席在這長眠,供人瞻仰
※叱吒風雲的國家領袖都愛吃什麼?普京的祖父居然的斯大林的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