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讀書是最簡單


享受生活的方式;


學會日語,又到周末

日文書什麼好?


小編就為大家推薦


這是第九期啦!!!


日本文學的幾個時代

1古典編:


上代文學


中古文學


中世文學


近世文學

日本文學的幾個時代


2近現代篇:


近代文學(明治)


近代文學(大正)


白樺派

耿美派


新思潮


現代文學(昭和戰前戰中)


現代文學(戰後經濟復活)

現代文學(高度成長期)


新思潮


1917年前後,始於「白樺派」文學的日本近代個人主義文學達到一個高峰。代表這一高峰的著名作家有芥川龍之介、菊池寬、久米正雄、山本有三、豐島與志雄、佐藤春夫和室生犀星等。這些作家各具特色,但總體特徵在於,他們不滿自然主義文學那種悲哀的現實描寫,也不喜歡「白樺派」文學單純的個人理想主義以及唯美主義的頹廢美。他們共同期望創造新的文學。人們將他們稱作「新現實主義」或「新思潮」派文學。具體地說,這批作家往往運用近代社會培育出的理性精神,在作品中表現過去的歷史或平凡之中的日常生活。同時,他們也試圖對舊的社會與倫理訴諸一定程度的批判。


與這批作家同期,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日趨高漲。對此,「新思潮」派作家表現出各不相同的態度。有人反對(如菊池寬),有人同情(如山本有三),有人則持中間態度 (如芥川龍之介)。另一方面,該派作家對於日本現實社會的批判,並未超越「白樺派」文學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


芥川龍之介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芥川龍之介是「新現實主義」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1892年出生於東京市京橋區人船町的一爿牛奶店中,父親名叫新原敏三。芥川九個月時母親患了精神病,因而芥川由養父、養母撫養長大。養母喜歡文學、美術、歌舞伎等,對芥川日後的文學生涯產生了影響。1910年9月,芥川考入舊制第一高等學校文科。在這裡,他不僅滿足了中、小學時代即已養成讀書欲、知識欲,同時也磨鍊了自己的人生。對芥川而言,「書本中的人生」重於「現實生活的人生」。或者說,他對後者根本上就是否定的。他崇奉藝術至上主義和忽視實踐作用的知識萬能論。與此同時,他對社會、民眾、現實抱有恐懼心理。


1913年7月,芥川由「一高」文科畢業。同學之中有日後成為重要作家的菊池寬、久米正雄等,但當時芥川與他們並無交往。同年9月,芥川又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有趣的是,1914年第三次《新思潮》雜誌創刊時,主要發起者正是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以及從「一高」退學後考入京都大學的菊池寬。《新思潮》雜誌是以「東京帝大」學生為主體的文學刊物,第一次《新思潮》創刊於1907年,第二次是1910年,芥川等創刊的則是第三次 《新思潮》雜誌。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芥川龍之介在文學創作與思想觀念上,曾受森鷗外和夏目漱石的很大影響。他的代表作品《羅生門》(1915),取材於日本古典名作《今昔物語》。此外,尚有《地獄圖》(1918)、《玄鶴山房》(1927)、《河童》(1927)和《齒輪》(1927)等。這些作品幾乎統統都是短篇小說。算起來,珠玉一般的短篇小說共有兩百餘篇。芥川的現實生活極其純粹,似乎一切都離不開文學。他學貫和(日本)、漢(中國)、洋(西方)。而且對和歌、俳句、現代詩、古代美術、戲劇等,幾乎無一不精。因此,芥川龍之介被稱作最後一位具有東方文人風來的日本作家。芥川的作家生活大致分為三期:


初期—— (1916~1920),主要從事歷史小說的創作;


中期——(1920~1924),對現實世界相對關注的時期;


後期—— (1925~1927),為死亡陰影籠罩的時期。


總共算來,他的作家生活不過12年時間。


芥川天生厭棄自然主義作家那般忠實的告白自我。他的文學起步,在題材上選擇了與己生活無關的過去的世界。《鼻子》、《孤獨地獄》、《忠義》、 《芋粥》、《奉教人之死》、《枯野抄》、《戲作三昧》、《地獄圖》等等,都是頗具代表性的歷史小說。這些歷史小說大多取材於日本的古代歷史與傳說,也有一些取材於中國、印度或俄國。不同的是,森鷗外的歷史小說尊重歷史真實,芥川龍之介卻並不在乎這一點。他以自身的近代式理性精神自由隨意地解釋歷史,或者披著歷史的外衣描寫現實性主題。因此,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文學,而是盧卡契所謂的「歷史的現代化」或「歷史的假託」。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地獄變》電影截圖)


中期小說《秋天》、《手推車》、《一塊土》等,則是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作品。遺憾的是,這類作品沒有獲得充分發展。30多歲的芥川,已經在精神上、生活上感覺到沉重的倦怠。他患了梅毒以及多種疾病,十分痛苦。與此同時,《播種人》創刊 (1921)及以後無產階級文學的興起,更使他感覺到精神上頗受壓抑。因為《播種人》將芥川之類的重要作家,統稱為資產階級作家,並開始訴諸嚴厲的批判。菊池寬為了與之對抗,1923年創辦了《文藝春秋》雜誌。但芥川龍之介卻態度不明,左右搖擺。他認為,未來大概是屬於社會主義的,因而刊文「無產階級文藝是與非」,肯定無產階級文學的存在理由。與此同時,他又將階級鬥爭與個人的「精神自由」對立起來,認為比較而言,後者更加重要。他說:「我所期望的不論無產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不應失去精神的自由」。這種期望合乎人類本性。


但時代的騷動與不安,卻使芥川那過於敏感的神經開始懷疑自己作品的藝術價值。菊池寬、久米正雄逃向通俗小說的領地。而過份清高的芥川卻做不到這樣。臨終之前,他不改文學初衷,完成了《河童》、《一個獃子的一生》、《西方人》等小說創作。1927年7月24日,芥川在家中服毒自殺。時年三十五歲。芥川的自殺對當時的日本文壇是一個很大的衝擊。他所完成的文學業績對日本的現代文學,發生著里程碑似的重要作用。同時,芥川自殺亦被看作日本現代文學的起始。為了紀念芥川龍之介,《文藝春秋》雜誌於 1935年設立「芥川文學獎」,每年評選兩次,以獎勵那些創作上有才氣、有成就的新秀作家。對於新人作家,獲得「芥川獎」是極大的榮譽,標誌著純文學專業作家生涯的真正開始。


菊池寬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菊池寬(1888~1948)是芥川的同學、文友。他們共同創辦了第三、第四次《新思潮》雜誌。早期,菊池主要從事戲曲創作。代表作有《屋上的狂人》、《海上勇者》以及《父歸》等。創作中,菊池曾受英國劇作家的影響。1918年,小說《無名作家日記》和《忠直卿行狀記》的發表,則使他成為引人注目的新進作家;1920年的《珍珠夫人》,又轉向了通俗小說的世界。菊池寬的小說作品很多,僅長篇小說就有30多部。從類型上講大致分為三類:以現代生活為題材的現實主義小說;以自我體驗為中心的所謂純藝術性「私小說」;以及《忠直卿行狀記》之類的歷史、傳記文學。菊池小說、戲劇的主要特徵是主題鮮明,因而有「主題小說」之謂。在他的作品中,作家的主觀解釋佔有重要地位。他說:「小說是作家處理人生的報導,或是應當如何對待人生的意見書。」當然,他同時也強調小說的趣味性。而與自然主義文學的不同之處在於,自然主義作家主張描寫人生真實,且表現之中不能摻雜作者的主觀。這顯然迥異於菊池的藝術觀,此外,菊池寬與芥川龍之介恰好相反,他主張「人生第一而藝術第二。」對他而言,為讀者服務是貫徹始終的職業信條。因此,他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通俗易懂且追求雅俗共賞。其作品主題,亦統統屬於公眾所共同關心的人性問題。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點擊播放 GIF/323K



例如,1917年刊載於第四次《新思潮》雜誌的劇作《父歸》公演後,引起很大轟動。作家江口渙曾經這樣描述過當時的情景:


「幕落之後,電燈驟亮。看看鄰座的芥川兄,正在用手絹拭擦眼睛。久米正雄臉上也不斷地流淌眼淚……回頭一看後面座位上的菊池寬,頓時一種新的感動向我襲來。真是出乎意料,連作者菊池也在哭泣。」


(引自江口渙《我的文學半生記》)


由此可見,菊池寬的文學的確掌握了打動人心的奧秘。《父歸》一作的劇情,描寫20年前攜情婦私奔的父親,年老後返回家中。母親和弟弟、妹妹們都很高興,但長子賢一郎卻容不下父親,對父表現出強烈的怨恨。因為在他們最最需要父親的時候,他卻拋棄了他們,致使全家在貧困的生活中掙扎。父親自慚形穢,自言自語道,「死在野地里,還要家作什麼?」劇尾,賢一郎和弟弟瘋狂地衝出家門,尋找再度出走的老父歸來。很顯然,賢一郎對父親的態度中包含了兩種要素。開始的拒斥,體現出新時代的個人主義、合理主義精神;而劇終的接受,則又體現了作者的人道精神,表現出超越理性的骨肉情感。作品中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哲理,而是人人皆知的健康的倫理感覺。不難看出,菊池寬從一開始就具備通俗文學作家的素質,1920刊出著名的新聞小說《珍珠夫人》,使他成為近、現代通俗報刊文學的先驅。


(文藝春秋雜誌社)


1923年,菊池寬創刊了《文藝春秋》雜誌,繼而形成「文藝春秋派」這一重要的作家群體。菊池則是領袖一般的人物。川端康成、橫光利一等眾多年輕作家,都是在這一群體中成長起來。菊池病故後(60歲),參加葬禮者竟有7000餘人,足見其空前的文壇影響與名望。

學會日語讀什麼書



此外,豐島與志雄(1890出生)運用完全不同於「私小說」的創作方法,表現了知識階層的生活境況。代表作有《荒野》(1923)、《丑角》等。佐藤春夫 (1892)則是別具特色的作家,兼具谷崎潤一郎和芥川龍之介兩人的文學要責。佐藤春夫的著名作品是短篇小說《田園的憂鬱》(1918)和姊妹篇中篇小說 《都市的憂鬱》(1922)。《田園的憂鬱》幾乎沒有情節,從近代人心理病態的視點上,細緻地剖析了一個身居田園的文化人,描繪出人物內在精神與外在世界的關係。這部作品,既是佐藤春夫的初期代表作,也是象徵大正時代的一部名作。因為它是第一部通過近代人頹廢感覺觀察並描寫自然的小說。此外,作品中的人物幾乎沒有表現主觀意志的願望,這種形象卻恰恰可以稱作大正時代文化人的一種典型。主人公身處田園並不能徹底地逃離都市的孤獨或憂鬱。遺憾的是,佐藤春夫並未在此類問題上加以深究,他一味以孤獨、憂鬱作為文化人的華麗裝飾。


佐藤春夫1964年逝世。除了小說,他還寫評論、隨筆和詩歌。他的著名詩作有《秋刀魚之歌》(1921)等。


總之,「新現實主義」文學具有承前啟後的性質,許多大作家對日本現代文學的形成與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名天日語學習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心中最美的側顏女神是誰?
《銀魂》真人電影敲定,讓我們怎麼來面對
日本人氣花火大會TOP5!霓虹の花火大會究竟應該去哪看?
日本盆栽式精神

TAG:未名天日語學習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學習要學會什麼
你因為日漫學會了哪些日語?
話題:你因為日漫學會了哪些日語
你學會的第一句日語是什麼?日站披露外國人學會的第一句日語……
每日慧語-學會智慧的聽話
作文我學會了什麼
作文我學會了什麼
我學會了什麼
北大學生,為什麼在耶魯才學會讀書和寫作
學會忘記的經典語句
韓語美句 學會成長
每日一禪:學會微笑,學會理解
我學會了什麼的作文
學會從朋友那裡學習
心語:學會掙錢,學會思考
我學會了作文
我學會了作文
你還記得你學會的第一句日語嗎?
一字一注,教你學會《書譜》(學草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