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活在當下,你不必為抑鬱買單

活在當下,你不必為抑鬱買單

活在當下,你不必為抑鬱買單



(一)

抑鬱的情緒就像漫漫冬日,始終縈繞於心,貧瘠且毫無生機。


「抑鬱症」這個診斷對患者利弊並存。好處在增加了確定性,從此有了「不過如此」的心理準備;壞處在它會像催眠一樣壓制著自己,有意無意地導致抑鬱狀態遷延難愈。


我們要面對的不是「抑鬱症」這個名稱,而是其後面的這個人,以及這個人全部生命中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


抑鬱本身並不可怕,它有來的理由,更有走的必然。

(二)


100多年前,弗洛伊德以其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直覺,發現了哀傷和抑鬱的差異:前者是正常的情緒低落,而後者是病理性的。能夠充分哀傷的人,就不會抑鬱。


後來,在其著作《哀傷與抑鬱》中,弗洛伊德深刻地洞察到,抑鬱症起於矛盾生成的內部衝突。它是攻擊性的內化,是由內心情感衝突導致的巨大精神損耗。由此,抑鬱症的各種癥狀,如情緒低落、運動神經阻滯、甚至自殺傾向都可以得到解釋。


很多抑鬱症患者,或者說有抑鬱傾向的人,都可能有過一段不愉快的人生經歷。


舉個例子:我同學的妹妹15歲時,因為和家人發生激烈爭吵,實施了一場離家出走的計劃。據妹妹說,當時感覺親人都不再愛她,整個家突然變得很陌生。雖然後來被父母找到,但從此變得沉默寡言、喜歡獨處、敏感多疑,任何的事情都激不起她的興趣。少年時代的經歷為她埋下隱患,遭遇輕微挫折她就會變得消極悲觀而嚴重自卑,導致情緒持續低落,之後被診斷為抑鬱症。

成長必須以哀傷為代價。跨過成長的每個階段,步步驚心卻步步成長;如果長期不能跟過去一刀兩斷,抑鬱就會悄然而至。


(三)


通過三個逐步過渡的階段,將更能明晰抑鬱症的形成過程:


第一個階段是抑鬱情緒,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抑鬱悲觀,好像這個世界是一片灰色;


第二個階段是抑鬱狀態,悶悶不樂,興趣減退,較長時間地陷入情緒低落的狀態里;

第三個階段就是抑鬱症。抑鬱狀態分成輕度、中度和重度,如果抑鬱狀態比較輕,還是可以勉強完成一些事情;如果達到了重度,就會影響到社會功能;當社會功能受損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被診斷為抑鬱症。


關於抑鬱症的治療,國內外通行的做法是:對於輕度抑鬱症,做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即可;如果是中度抑鬱症,可以做心理治療,最好做藥物治療;到了重度抑鬱症,悲觀絕望,生不如死,尤其是發現有自殘行為,一定要住院治療。重度抑鬱症患者最大的不良後果就是自殺,待絕望心理得以控制,再配合恰當的心理治療。


當身邊的人長期表現為抑鬱狀態,你就要有所警覺,及時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使其得到有效治療。


(四)

心理諮詢工作,實際上就是讓我們過上不被過去限定的生活。


心理諮詢與佛教的本質相同,均為有因必有果。其目標即為享受現在、活在當下,讓人超越過去對自己的限定。


理解過去,是為和過去說再見。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背叛就是成長。一個人越是能夠充分理解早年是怎樣限定他的,越不會被早年所限定。


馬斯洛也曾說過:「切斷過去,從現在開始,然後讓自己的人格有更大的成長。」


(五)


活在當下,你就是佛。


當我們活在當下,就不必為過去的哀傷和現在的抑鬱買單,也不必為未來的抑鬱而犧牲現在的喜怒哀樂。活在當下便是生命的全部意義,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此時此刻此心……


活在當下,不必為抑鬱買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心理 的精彩文章:

這個假理論,騙了所有人18年!

TAG:哲學與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活在當下,不必羨慕他人
你還在「活在當下」嗎?
活在當下,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活在當下的那一刻,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活在當下,很難做到
活在當下,不要讓自己成為抑鬱症的下一個「客人」
活在當下,簡單一些
活在當下,把握未來
未來不迎,過往不戀,活好當下
活在當下,不要什麼事情都「等我有錢以後」……
你對當下狀態不滿意,該忍還是該滾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未來不迎,過往不戀,活好了當下,就活好了一生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
活在當下,我真的很累
未來太遠,活在當下!而你需要……
我們從未活在當下
不戀過往,不慕將來,不負當下
如何做到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