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良對劉邦,不滿在心口難言,只好和你說拜拜

張良對劉邦,不滿在心口難言,只好和你說拜拜

張良是享譽千古的帝師,他出謀劃策,劉邦屢屢採納,於是成就開國大業。他為何退隱江湖?他真是要成為仙人嗎?下面,我們試著撥開歷史迷霧,尋訪廬山真面目。


一, 恢復韓國對漢朝只是負能量


張良是戰國時期韓國人,祖先連續做了五個韓王的總理,君臣可謂情深似海,所以秦滅韓國後, 張良義憤填膺,決心報仇復國。他以一己之力,不懈努力:和刺客一起行刺秦始皇, 失敗後到處流浪;秦末起義後,和韓王成一起 ,帶領隊伍攻打恢復韓國的地盤;秦滅亡後,又離開劉邦回到韓國,那時韓王已經死了,他才絕望返回劉邦那裡。

張良的這些內心夢想,劉邦十分理解而且了解。所以,漢朝開國論功行賞時,劉邦沒有把韓國故土封給張良,而是把他封到韓信的齊國。劉邦的用意很微妙:他不能支持張良恢復韓國吧。另外,劉邦也想讓他倆互相爭鬥,從中控制。張良豈能不知劉邦的花花腸子,於是,頗有深意地說:我們君臣在留地(沛縣東南)相識,我就要求封在留地吧。留侯之稱由此而來。張良的潛台詞是:我們要保持當年真誠的革命友誼,不要勾心鬥角玩弄權術。

張良對劉邦,不滿在心口難言,只好和你說拜拜



這是沒辦法不可調和的矛盾,內心深處的道不同理想不同。

二,忠誠走俏謀略無市場


劉邦很有些無賴,豪放大度不拘小節,對蕭何等臣子和一般文人,都是直呼其名侮辱謾罵。因為張良是老師,學生劉邦不敢無禮,始終有敬畏之心。但是,熟不拘禮,太客氣尊敬是不方便交心的,特別是不方便當部下隨意指揮,使用起來就彆扭不順手。實際上,劉邦是想讓蕭何當相國, 又怕張良不服。 讓張良當相國, 劉邦不願意。最後搞得沒有相國。張良雖然適合這個位置,但是他也不願意過分非要這個位子。張良畢竟超凡脫俗,後來主動建議劉邦立蕭何為相國。何況張良最高目標是做韓國的總理而不是漢朝的總理。


後來,張良和劉邦深談一次,告訴他決定隱居,跟著 仙人赤松子學習修鍊去了,劉邦 也就順水推舟,大概他心裡覺得張良反正是不識人間煙火之人,這個門路很不錯。


三,退隱的日子不是一般的無聊


張良輕輕的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揮揮衣袖,帶走的是絲絲哀愁……劉邦死後,張良過了六年也死了,世間哪裡有什麼仙人?張良不過是發現,韓信、彭越、黥布都被懷疑謀反而被誅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越王殺功臣,漢高祖殺功臣,歷史周而復始,謀士張老師也是無能為力的。

范蠡說,越王勾踐,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共富貴。其實,劉邦又何嘗不是呢?歷史何其相似,不過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罷了……


字謎:先出二次小寶貝。謎底是讚賞。聰明猜對了行動吧謝謝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如何對老鄉深情重義
高考之後再無狀元
臨終那一刻孫悟空終於明白,強大的暴力才是真正的長生之術
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狀元!
韋小寶的「人才經」靠譜嗎:漿果的堅守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他才是張良真正的貴人,竟不是劉邦!
不吹不黑,陳平和張良誰厲害,誰才是劉邦的第一謀士?
傳說,這裡是張良的「辟穀」之地?你們信不?
劉邦最信任的人是?不是韓信 不是張良 也不是蕭何
張良為何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原來他也有私心!
項羽如果不趕走此人,韓信和張良均不是其對手,西楚霸王必可稱帝
宋人洪邁說「張良無後」,張良的後代們都在幹什麼?
不及項羽的武力,不及張良的才智,劉邦因為有他們建立了漢朝!
張良一計要了劉邦的命,還真不是聳人聽聞的事!
為什麼劉邦能放過張良,朱元璋卻始終不放心劉伯溫?
范增是一個好的謀士嗎?看看劉邦對待張良的態度就知道了
劉邦為何沒有成功廢除太子,原因不在張良,在於背後的四人
張良為人如何 他為何對劉邦有苦說不出口(三)
劉邦死後,運籌帷幄的張良為何也不稱帝,甘願為人臣子?
劉邦最信任的人是誰?不是韓信 不是張良 也不是蕭何 是這兩人
劉邦設宴欲換立太子,張良反對,若無此四人幫忙,張良恐難善終
毛主席眼中的第一謀臣:不是張良,也不是諸葛亮,強過劉伯溫
呂后把開國功臣殺光卻只留下小白臉張良 他們倆的事情連劉邦都不知道
大清第一謀臣,跟張良、劉伯溫比都不遑多讓,歷四朝不失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