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從小城市來上海當醫生,差別好大

從小城市來上海當醫生,差別好大

從小城市來上海當醫生,差別好大



導讀:從三線城市來到一線城市以後,內心的寧靜沒有了感覺失去了穩定的經濟基礎,人也沒有以前那麼快樂了,不過,思想年輕了,能力提升了,做事麻利了……

文:文森特


我是一名醫生,我愛人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我岳父是一名中醫科醫生。我在三線城市做醫生做了好些年,後來我孩子出生了,為了他的未來,藉助一個近親的關係,我來到了一線城市,還是做起了老本行。


雖說看病都是一樣的,都是按照指南,按照臨床路徑來。但是,我還是想以我的人生經歷來告訴大家在三線城市跟一線城市做醫生的區別所在。


在我心中,我以為,可以一輩子在我的家鄉地級市終老,依稀記得我實習的時候一個很有名望的老師跟我們講:「做醫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鄉。」是的,畢業後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工作定在一個三線城市最好的醫院。

相信所有在三線城市待過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個拼爹的地方,也就是說,你進醫院的時候醫院裡不少人是知道你的底細了,進醫院之前你也多多少少見過一些人比如領導層。


上班的當月,因為報到時間不同,15號前去上班算一個月工資,15號後去上班算半個月工資。然後前三年根據醫院的安排參加每個科室的輪轉。按部就班地執業醫師考試、三基考試,循規蹈矩地學習工作,報個在職研究生,學費是醫院給報銷的,權當取個文憑。至於醫師證定期考核、學分、檔案什麼的,醫院的後勤部門會事無巨細安排妥貼。


因為在當地一般都有自己的房子,所以也沒有什麼經濟壓力。醫院工作的節奏比較慢,可以很好地享受工作和生活帶來的樂趣。由於開始進醫院的背景,認識醫院的同事就非常簡單,其實大家都一樣進來的,心照不宣!因為都是一個城市的人,城市很小,圈子也窄,友誼也是非常的深刻,那樣的友誼是通過平時互相請會診,互相幫忙值班,一起開車出去喝酒談心,付出感情投資得來的。


三年以後,定科室了,自主性變大了許多,收入也上升不少,這個時候會發現在三線城市做醫生,必須要把做人放在了做醫生前面,要有醫德,品德,因為在那裡而人與人之間相處更多的依靠信用以及道德層面來維持的。當然做醫生必須要一絲不苟,不能出錯,所以要經常的學習,要出去進修,偶爾會忙,忙歸忙,忙完以後又總是有飯局,有時候真的不想去,但實在是盛情難卻。


跟醫藥代表的交往是繞不過去的話題,不過關係真的很簡單,就是有空出去開學術會,參加學習班,實在是因為圈子太小,熟人太多,不像外界傳言的醫生與代表關係,何等的不堪!所以說,在三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和諧,至少是表明上的。

用博弈論來解釋也是說得通的,肯定不是一次博弈,是反覆多次博弈。醫院人員流動的是非常少,醫生做到退休後,可以返聘,直到不能再做醫生了,新進來的醫生,也是基本上是不會走的,體制會潛移默化你,讓你脫離不了。


在三線城市,醫生、教師和公務員聯姻的非常多,也算是上層社會了吧,畢竟沒有什麼好的企業。工作穩定,又沒有什麼經濟壓力,內心就比較恬靜,可以潛下心來學習做研究,寫作也一樣。平時為那些在一線城市打拚的親朋好友們做強大的後方健康保障,因為他們的親戚朋友生病常常需要我們幫忙。


雖然說在三線城市做醫生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不過,你必須懂政治,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哪些人不能得罪,你要清楚,需要很強的政治智慧。如果沒有,對不起,蠻危險的!我認識的一個醫生,就「被精神病」了,而且三線城市,你不努力的話,也容易混日子荒廢掉。


我常常想到文明開化的一線城市,直覺告訴我它代表著文明發展的方向。為了升主治,我來上海進修了。那一年認識在高陵橋下,桃浦河邊,認識了我愛人,婦產科醫生,她擁有與生俱來的幽默感以及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幾年,我才真正踏上了上海這片土地。


也許進修那一年,我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在一線城市做醫生的艱辛。不過時至今日,也不打算想再回去,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其實它並不好。

我同學在楊浦區某大型三甲部隊醫院胸外科,跟我一年的,買了一個二手房,生了二胎,當初玉樹臨風,如今體型變成二師兄,上下班騎個老破的電瓶車;還有一個介入科的兄弟,在二師兄邊上市東醫院,雖然不用值夜班,但是每個周末都要來查房;市五醫院的普外科的希兄弟,以前很瘦削,如今將軍肚;北京的秀文妹妹,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院在東四,房子買在房山,路途遙遠,面色灰暗,這些都是工作壓力造成的。


我也好不到哪去,整天忙,灰頭土臉,不只是語言方面的,病人非常精明。夜班從來不得安寧,病人的文化層次很高,老外有,外籍華人有,要求很高,素質並沒有想像得高。


醫生在這裡社會地位直線下降,前不久,我家附近三甲院急診科醫生眼鏡就被打碎落,還是塑膠鏡片,可以想像那個拳擊的力度。真的怕了,為了伺候好那些難纏的病人,特地去學習了心理學,學習共情術,還每天跑步健身,以備有一天遇到醫暴了,能快速跑離案發現場,不停地去學習更新最新的醫學知識,方便跟高學歷的病人做好解釋工作,節奏非常快的情況下,醫療行為不能出一點點差錯。


因為醫院裡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人際關係好像也沒有以前那麼深刻了,雖然交了不少朋友,都是泛泛之交,需要辦事什麼的還是依靠老家的朋友,並且這裡的醫院經常招不到穩定的醫生,收入也比三線城市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一線城市畢竟代表著文明發展的方向,醫生的工作機會有很多,醫院、非醫院可以有很多選擇,有很多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戰場,也不需要靠顏值吃飯,都是靠「真槍實彈」,憑本事吃飯,特別適合我這樣「年老色衰」老醫生。並且將來孩子高考,讀書可以就在我身邊,同時分數可以比家鄉少個200-300分上交大、復旦、同濟這些名校,還可以很多很多。


相對來說,上海還是比較公平的,不會因為權力和金錢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做事按原則辦事,不會無故卡你,不會有太多潛規則,醫院的領導並沒有什麼多大的權力,大概都是外地人,沒有後台說法。也不需要有太多的人情世故,禮尚往來。出國學習,進修深造之類也相對容易,能加快你的人生進程,清晰你的發展方向。


上海的經濟壓力會很大,所以不得不逼著你想辦法掙錢,也能掙到錢,我愛人同時兼職講師來補貼家用,而我靠兼職寫作來來掙點奶粉錢,日子過得瑣碎而緊張,我們夫妻偶爾也為此爭吵,父親會在陽台上抱著熟睡的寶寶,黑暗之中像我壓手示意停止,我感覺很悲涼。


最後總結一下,我感覺從三線城市來到一線城市以後,內心的寧靜沒有了感覺失去了穩定的經濟基礎,人也沒有以前那麼快樂了,不過,思想年輕了,能力提升了,做事麻利了,在這個競技場,勝者為王。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同仁有借鑒意義。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這3位加入「無國界醫生」的中國醫護經歷了什麼?
中國公共急救系統還有救嗎?專家們急了!
當心,別成為下一個倒下的醫生

TAG:醫學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孕媽生完孩子想上大號,醫生眉頭一緊大喊不好,老公也嚇得大哭
偉大航路,最神的六位海賊醫生,貧富差距太大!
女子肚子越來越大,去醫院後取出的東西讓醫生也大為吃驚
醫生收入差距咋就這麼大
小便這個色快去看醫生
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也是「西班牙醫生」
這個水果熱著比生吃還好,老少皆宜,連醫生都「躲」著它
美國醫生來華進修,一天手術量抵美國一年,中外醫生對比差別很大
壓在中國醫生頭上的三座大山!
「小小感冒」就停手術,麻醉醫生並非小題大做
小醫生遇上大病毒,全城齊動員,妖族究竟這是要做啥
孩子腹痛六年,醫生「大海撈針」,竟是這東西惹的禍
狗狗主動上診所,給醫生一個大大的驚喜!
寶寶超預產期七天,孩子出生一看,醫生大吃一驚!
為什麼醫生穿的是白大褂,不是黑大褂?
小時候常吃的一種黃色小果子,醫生都拿來做抗癌藥!
小小咳嗽居然能在生產時引起大麻煩,怪不得醫生這麼重視
寶寶喜歡頭朝一邊睡覺?醫生:這病還好發現得及時
產後24小時,醫生就怕產婦突然上「大便」,家人也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