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金屬/二維納米材料雜化結構及其等離子增強光電器件

金屬/二維納米材料雜化結構及其等離子增強光電器件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為第一作者、魏秉慶教授為通訊作者在化學領域權威綜述刊物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題為「金屬/二維納米材料雜化結構在等離子增強器件中的應用」的綜述論文,並被選為背封面。


Chem. Soc. Rev.2016,45, 3145-3187

金屬/二維納米材料雜化結構及其等離子增強光電器件


在文章中,作者以金屬納米材料等離激元光學特性為切入點,首先討論了金屬/二維材料雜化結構的製備及其光學特性,然後重點對金屬/二維雜化材料在光學感測、光催化以及光電器件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系統梳理,對該領域存在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入討論。最後分析了金屬/二維材料雜化結構的研究前景。


據悉,二維材料因其極薄的厚度導致其無法吸收充足的光從而限制了其在等離子增強光電器件的應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金屬(金、銀、銅等)納米顆粒與二維材料結合製備雜化結構受到了廣泛關注。魏秉慶教授領銜的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長期從事納米材料及金屬/二維材料雜化結構的構築與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例如,中心李炫華教授首次將超薄石墨烯引入到金屬等離激元光耦合系統,解決了傳統無法實現亞納米光學耦合的瓶頸,實現了超強的光學增強效應(Adv. Funct. Mater.,2014,24, 3114,封面捲軸)。他們還首次發現了光入射角對石墨烯/銅光學耦合器光學增強的影響規律,有效提高了銅納米材料的光學敏感性,使得銅納米材料用於光學感測器成為可能(Nanoscale,2015,7, 11291, 封面)。另外,他們研發的雙等離子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已超過9.62% (Adv. Opt. Mater.,2015,3, 1220,封面)。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cs/c6cs00195e#!divAbstract

原文:Hybrid nanostructures of metal/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for plasmon-enhanced applications


Chem. Soc. Rev.,2016,45, 3145-3187, DOI: 10.1039/C6CS00195E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一MOL資訊 的精彩文章:

教科書里都是對的嗎?路易斯酸鹼反轉——簡述路易斯鹼性三配位電中性硼原子
氮雜環卡賓催化:「中產」是怎樣煉成的
魏輝課題組在納米模擬酶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Nature專欄評述:再定位藥物

TAG:X一MOL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溫和條件下離子液體促進芳基三氮烯對氮雜環化合物的偶氮化研究
納米帶和納米卷交織的三維釩氧化物水凝膠用於高負載量、高倍率鋰離子電池
等離子氣體列印可讓納米材料沉積在柔性襯底上 最新技術
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應用研究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激光等離子體光屬於價格便宜、易於操作的光源
能源、材料與物理學部鋰離子電池課題組研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FeS2@C納米盒子負極材料用於設計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
可用於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製備的纖維素氣凝膠膜
化學所徐堅團隊:基於仿生結構探索高穩定性鋰離子電池負極新材料製備
吉林大學杜菲課題組超長壽命的鈉離子對稱電池:新型鈉超離子導體電極材料磷酸釩鈦鈉的儲能機理
柔性鋰離子電池專利技術分析
與液態有機鋰離子電解質離子電導率相當的氨基鋰-硼氫化鋰混合固態電解質
基於離子液體的澱粉導電功能材料「溫和」製備
「電線管」結構確保鋰/鈉離子電池負極高性能!
北師大汪輝亮課題組利用離子噴墨列印技術實現水凝膠的可控複雜變形
基於電子離域與離子離域的協同作用調控銀摻雜硒化鈷納米帶的導電性
新型鎳鋅電池或可取代鋰離子電池
上海光源軟X射線譜學顯微和衍射線站用戶在自由基穩定化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