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讓農民搬離土地,集中住進樓房,就是理想的城鎮化嗎?

讓農民搬離土地,集中住進樓房,就是理想的城鎮化嗎?

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劉夢溪

讓農民搬離土地,集中住進樓房,就是理想的城鎮化嗎?


地名與校服:關於文化的兩個心結


我的本業是做研究,研究範圍主要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史、學術史和文化史,以文本典籍為主。也研究近代,但不出民國前後的時間段。我住北京快六十年了,當然知道北京的好處,以至於走了很多城市,還是願意在北京做學問。但北京的文化含量,的確有弱化的趨勢。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帝都,是文化古城,但文化味道卻越來越淡薄了。帝都文化,有文有武,但是前幾年把崇文區和宣武區取消了。現在的東單,在十字路口北面的過街天橋,上面的橫樑中間有明晃晃的兩個大字曰——銀街。為什麼不直接寫東單呢?「銀街」除了令人想起東京的「銀座」,不會有任何正面的意涵。為此我呼籲了十年,在文化部、國務院辦公廳等單位講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建設問題,我都提出過,但至今沒有結果。國務院辦公廳的一位朋友跟我說,我們可以幫你一點忙,辦法是你寫一個報告,我們報一報。但我不想用個人名義給上面的單位寫報告,也就沒有結果。有一次關於文化的活動,中午便餐,旁邊坐的是國家漢辦中心主任徐琳,我又說到這個問題。她說可以跟北京市的領導講講。第二天中午接到徐琳的簡訊,說已經說過了,可能會解決。可是到現在兩年多過去了,「銀街」二字還是明晃晃佔據本來應該叫「東單」的位置。


我還很關注中小學學生的校服問題。如果到日本或者韓國,一旦碰巧趕上他們的節假日,寺廟或者遊樂公園裡經常看見老師帶著一隊隊的學生,穿著整齊的校服,莊重而有秩序地行走。但是我們的中小學生,至今還是穿那些劣質的運動裝,中午在街上跑來跑去。領運動裝的時候,家長特別囑咐挑大號的,結果鬆鬆垮垮,沒有樣子,更不要說美觀和秩序。

一個是北京東單的「銀街」二字,一個是中小學學生的校服問題,這兩個問題我呼籲了十年,有機會就講,就是解決不了,已經成了我的兩個心結。


貴族是一個文化概念,不是一個財富的概念


我近年頗為關注我們的文化傳統和當代社會的價值重構問題。當代社會的價值紊亂、價值失落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實際上關係到每個人以及全社會的精神信仰。當代人已經不知道一個人自處以及與人相處,需要遵循一些什麼樣的規則和禮儀。


做人的規則是從幾代之前,甚至是從千年以還的傳統中傳承下來的。個人品質的養成,學校、家庭、社會都是影響之源,但最重要的其實是家庭。佛教唯識學有一個概念叫「種子識」,也叫阿賴耶識,講的是一個人的祖先、遠祖、曾祖、祖父等前幾代,他們的性格基因會在你身上有殘留。這種影響是看不見的、潛移默化的,但它會使你成為一個跟其他人不一樣的人。這種遠因的傳承是一個人性格和教養所以形成的看不見的因素,所以我用佛教的「種子識」來形容。並不是有錢了,房子住得大了,就是貴族。貴族是一個文化概念,不是一個財富的概念。如果沒有文化的底蘊,就是住8000平米的房子,也不過是一個房子不知怎樣住的土豪而已,跟貴族沒有關係。


現在的中國,有很多人炫富,全社會一下子都傲慢和虛驕起來了。這種虛驕令人難以置信,不知因何而起。國家當然創造了偉績,每個人都是受益者。但現代化的過程並沒有完成。經濟、文化、教育、醫療,問題多得不知從何處入手。沒有任何理由自滿自足。這些虛驕者,既看不起自己的同類中國人,也看不起自己的「異類」外國人。尤其對外國人傲慢之甚,動不動就聲稱要「滅」人家。究竟出於什麼原因,敢於如此說話行事?傲慢者自己不知道,其他人尤其不知道。所以是不折不扣的虛驕。

人類社會的所有禮儀,其精神內核都是「敬」


文明的標誌之一是講究禮儀。禮儀的核心價值是「敬」,即自重、自尊、莊嚴、有序。


《孝經》裡面講:「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把「愛敬」視為「生民之本」。《孝經》是孔子的得意大弟子曾參所作,所敘內容以孔子的言論為主,因此又有孔子口授而曾子為之記錄的說法。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劉邵的人,寫過一本書叫《人物誌》,他進一步提出「人道之極,莫過愛敬」,又把「敬」視為「人道之極」。


人類社會的所有禮儀,其精神內核都是「敬」。也就是孔子講的:「為禮不敬,舉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沒有「敬」,任何禮儀都沒有什麼看頭了。「敬」不僅是對他人而言,主要是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種自生自在的莊嚴,可以叫「自性的莊嚴」。「敬」是自生的,是人的一種不可予奪的內在志氣。孔子講:「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也」。這個不可奪的「志」,就是「敬」的精神。現在大家講「孝」,「孝」的精神內核不是孝本身,而是「敬」。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問他,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人們以為能養就是孝,犬馬其實也能養,如果沒有「敬」,人的能養跟犬馬有什麼區別呢?顯然孔子認為,孝的精神指向在於敬。所以對老人的孝稱作「孝敬」。


《左傳》里講,「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是軍事行動,「祀」則是祭祀活動。而所有的祭祀,其精神內核都是一個「敬」字。「戎」是軍事行動,其實軍事行動更注重內在的莊嚴,因此也需要講究「敬」。所謂「敬而無失」就是此義。軍事行動,一是忌怠,二是忌戲。所謂軍中無戲言是也。

「敬」與「誠」相連接,古人對祭祀的要求,就是要有誠敬的精神。按照朱熹的說法,後世子孫對祖宗的祭祀,包括對遠祖的祭祀,如果能表現出深沉的誠敬之心,祖宗能夠「感格」。這也就是中國文化一向講究的「誠可以通神」,所謂心誠則靈。


所以「敬」和「誠信」,都是中國文化中佔據核心位置的價值理念。


現代文化人的苦心孤詣


中國被稱作禮儀之邦,在中國傳統社會,是非常講究禮儀的。但是不能不看到百年以來中國社會與文化的變遷,禮儀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曾經一度處在解體的狀況。

「五四」前後的反傳統,是有知識的人對傳統的重新檢討,檢討的對象主要是大傳統,即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傳統思想中的主流思想。儒家在先秦本來是諸子百家的一家,處境並不好;但在漢代中期,漢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使儒家的地位一躍而佔據中心位置。「五四」的反傳統,主要是對傳統的檢討,當時走在時代前列的知識人,其批判的言辭是非常富於殺傷力的。陳獨秀說,如果認為歐化是對的,就不能不認為孔子的儒教是錯的,新舊之間沒有調和兩存的餘地。胡適之甚至說,他主張全盤西化。


不過胡先生很有意思,他當時在國內用中文寫的文章,充滿了對傳統思想的批評精神,但是他在美國用英文寫的文章,卻沒有一篇是批評中國文化的。我的一位朋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周質平先生,是從台灣到美國的,以研究胡適著稱。我有次請他到我們研究所做學術演講,講的題目是《胡適英文筆下的中國文化》,他用大量證據證明,胡適用英語寫的文章都是對中國文化進行肯定的,而在國內寫的關於中國文化的文章,則批評較多。由此你可以看到一個文化人的苦心孤詣。


小傳統的破壞與再生


如果說「五四」時期對傳統的檢討和批評,主要針對的是文化的大傳統,那麼十年「文革」受打擊最沉重的則是文化的小傳統。大傳統指的是社會的主流文化,小傳統主要指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習俗和民間信仰。這幾年因為有國際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公約,提出尊重文化的差異、保護文化的多樣性,中國在這方面走得很靠前,人大常委會正式立了法,為那些瀕臨滅絕的工藝和文化形態得以延續,採取了大量措施。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再生過程,主要是由民間來完成的。如果中國的鄉村發生大規模遷移,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小傳統的典範,怎樣保留和發展呢?難道能把他們都集中在一起,一律搬到一個樓房裡去做這些事情?那樣做不是等於把原來的文化遺存的環境和精神擅自改變了嗎?文化是連同其生存區域,連同周圍的環境一起存在的。


有一個歷史故事,劉邦當了皇帝以後,想把他的老父親接過來在京城居住。但是這位皇帝的老父親,在原來的鄉下住習慣了,死活不願意住在京城。後來劉邦索性按家鄉原來的樣子,給他父親在京城重建家鄉,結果還是沒有留住。文化的定義就是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而人的居住特性是和原來的土地連在一起的,所謂故土難離。


中國傳統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民間社會發達,歷朝歷代都如是。民間社會發達,人的生存就有了廣大的空間。正是廣大、深厚、豐富的民間社會養育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如果說儒家、佛教、道教是中國文化的三個最主要的思想支柱,那麼儒家是在朝的,而佛教和道教是在野的,互相扮演著合作互補的角色。民間社會的空隙大,透氣孔多,往往使得民間人士的創造力能夠得到發揮。特別是民間的辦學興教,在中國一直是有傳統的。而漢代以後的學術,也轉移到世家大族,藏書樓、藏書閣的建立,也是民間的重要文化舉措。


中國文化得以保存,民間的力量功不可沒。所以孔子就有「禮失,求諸野」的教言。如果簡單認定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嚴酷得不得了的專制社會,那是忽略了民間社會作用。


西安是現代與傳統融合的範例


我所在的北京,全國的首善之區,其城市建設的漏點之多、被遺忘的地方之多,難以計數。我也走過一些城市,好的範例不是沒有。蘇州是一個。還有西安,就是一個城建成功的城市。


我對西安有一點個人的「情結」。在1960年代初,當時還不到三十歲的我,在西安南面的長安縣參加過六個月的社教。我們念中國文學的人,有機會來到古長安,那是何等陶醉。簡直如痴如醉。一次夜裡從西安往長安縣城南面的村莊走,明月當空,白楊如戟。你注意我用「戟」來形容白楊樹。因為關中憋風,楊樹長得鑽天高,直插天空,真可以說是「白楊如戟」。我邊走邊陶醉於寧靜的蒼空,於是邊走邊一首首地背唐詩。「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從沒有見過這麼美的地方。桃花的美我也是在長安的一個山上,在一次雨後早上觀賞到的。桃花怎麼會這麼美啊!沒法不喜歡長安,那是杜甫、李白活動的地方,那是王維活動的地方。但後來,改革開放之後,我長時間沒有去西安。


前年秋天,我有了觀賞西安的比較充分的時間。也是演講,但主辦方讓我看了很多地方,包括鐘鼓樓的夜景,環行西安的城牆。這是中國古城唯一保持完整城牆的城市。去了大雁塔風景區,大唐西市,曲江新城。這個城市把我震撼了,我意識到這是一座把古典和現代結合得最成功的城市。秦漢景觀,漢唐風景,都和這座城市的今天結合起來了。古典和今典結合在一起了,文化和商業結合在一起了。城市得到了拓展,歷史遺存不僅得到保護,還有再生的機會。就問陪同我的朋友:這是誰做的?就說有一個人叫段先念。他把現在的西安,跟秦漢文化跟漢唐文化融為一體,這個融合大有講究。陝西地下到處都是歷史文物的遺存。中國的文物遺存,地下最多的是陝西,地上最多是山西。有人居然敢在地下遺存這麼豐富的城市重構這個城市,重構得這麼震撼,我認為天下無二。


我心憂思


我認為此次會議的題旨,「文化與新型城鎮化」,有很大的論述空間。剛才李永萍(作家、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長)講的台灣的情況,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示。她講那些被人們素所忽略的住在半山坡上的居民,不是讓他們搬離遷移,而是從當地的居住情況和文化特點出發,知識人、文化人一起參與,原地進行改造,並發展出創意產業,這個過程頗富有啟示性。


大陸的民間創意,特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大塊,範圍更廣,很多都堪稱美不勝收。但一點一滴地做大,成為世界性的文化產業,像李永萍講的僅桐樹花一項,就做到全台島、全世界,大陸還比較少見。論資源,中國大陸實在太多了,但城鎮化光是「頂層設計」還不夠,重要的是應該從基層做起,從下面的具體個案開始,結合廣大農村的具體情況,讓當地居民也積极參与進來,讓中等以及高等的文化人也參與其中。至少應該上下結合,充分發揮上下兩個積極性。


文化的遷移和住民的遷移,都是需要謹慎從事的事情。文化街區的文物,如果建一個大樓,古董文物都一股腦搬進大樓里,古董文物的文化依存就發生問題了。把原來住在地的農民都讓他們搬出自己的房宅地,然後集中住到在另外的地方新建的一排一排、一棟一棟的樓房裡,讓他們過上「城鎮的生活」,難道這就是「城鎮化」理想去處嗎?使農民失去自己原來的房屋和土地,實際上也就失去了家園。這樣的結果,等到十年、二十年「化」完了,倒是可以與台灣名作家、寫《鄉愁》的詩人余光中先生論理,說你老先生過慮了, 因為我們沒有家鄉,因此也就沒有鄉愁。


把原住在地的居民從原來的鄉村搬出來,統統搬到新建的集中居住的樓房裡面,能很快解決他們的供水供電問題嗎?能很快建成配套的商業、醫療設施嗎?能解決兒童上學的教育問題嗎?離開鄉村之後的成堆的問題,不用說解決得不好,就是解決得不及時,也會難以應付。城市的房地產熱還沒有消歇,城鎮化的再一輪房地產熱又起來了,能不讓人感到憂慮嗎?


(本文依據作者在「2016安仁論壇」的演講整理而成,論壇主題為「文化與新型城鎮化」,該論壇由國家發改委作為指導單位、國務院參事室和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文章原題為《禮儀與當代文化價值的建構》,


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編輯刊發。)


錄入編輯:張博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 的精彩文章:

腹?殺子能說明墨家蔑視人倫、冷酷無情嗎?
「當下的美院缺乏力量,這可從深厚文脈里尋找」
吉爾·沙哈姆:十五年磨一劍,換來巴赫全集的驚艷
手稿上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豐富有趣又激情
光緒、慈禧駕崩後,那些「微言大義」的報載小說

TAG:澎湃 |

您可能感興趣

不久之後農村集中拆除4種房屋,農民紛紛說拆的好
改編的劇集中,有哪一部讓你中毒的??
把同性戀全抓進集中營?俄羅斯這是開倒車啊?
有寵耐撕秀: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怎麼就成了「外賣」集中地?
非洲農村集貿市場實拍,廉價商品集中地,輪胎拖鞋現做現賣
三里屯,北京時尚潮流集聚地,也是網紅臉最集中的地方
這些集中營里的印度貧民,全都選擇沉默地骯髒下去
非洲迦納的女巫集中營歷史悠久,真的存在女巫嗎?
哪些姓氏在中國的哪裡最為集中,大家都來看看你的大本營在哪裡?
新房小區集中供暖能改動嗎?我家這樣裝,電暖費都省了一大半!
高管集中離職,寶沃怎麼忽悠忽悠著就「瘸了」?
全球最神奇的島嶼,不僅是旅遊勝地,還是各大公司集中地,為什麼
父母的火氣最集中的地方,大概是醫院的兒科了吧
廣州撿垃圾老人的「珍藏」的三層垃圾,被街道和城管集中收走
中國高校主要集中在這五大城市 有你嚮往的地方嗎?
英國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為何法國殖民地卻集中在非洲?
夜場是各種妖、魔、鬼、怪較為集中的地方!
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肥胖,脾被濕氣困住,就學企鵝步、蛤蟆功吧
浸潭集中整治墟鎮環境衛生,以後趁墟更加乾淨舒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