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氏龍:膽小的白堊紀恐龍
知識
07-07
帕克氏龍小檔案
中文名稱:帕克氏龍
體型:小型恐龍,體長2米
食性:植食
生存年代:距今6800萬年 ~ 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
發現地點:南美洲,阿根廷
化石標本:部分骨骼及頭骨
帕克氏龍是生活在北美洲的白堊紀草食恐龍,身長2米,體重68公斤。
帕克氏龍與人類的大小比例
帕克氏龍是一種屬於在白堊紀末期繁盛一時的棱齒龍類恐龍,它們的四肢和尾巴又細又長,不過在棱齒類恐龍當中,它們的眼睛算是比較大的了。
帕克氏龍化石
當遇到危險的狀況,它們會迅速地逃離,可見帕克氏龍是一種膽子很小的恐龍。
帕克氏龍的嘴巴看起來有些乾癟,專門喜歡啃食矮小植物的葉子。
帕克氏龍想像圖
它們的牙齒形狀與其他棱齒龍類恐龍不一樣,嘴巴前端的形態也不相同,因此有人推斷帕克氏龍的食物習性可能與大多數棱齒類恐龍是不同的。
老朋友請推薦給自己的朋友,支持恐龍世界。






TAG:恐龍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魁紂龍:白堊紀肉食恐龍
※賴氏龍:北美洲白堊紀草食恐龍
※白堊紀之夢:楊氏鍾健龍的復原
※棘龍:白堊紀非洲肉食恐龍
※白堊紀媲美霸王龍的巨型肉食恐龍
※恐爪龍:白堊紀的殺人軍團
※海神龍:白堊紀南極的兇惡大海怪
※白堊紀早期喜歡獨居的恐龍:釘背龍
※鯊齒龍——白堊紀時代縱橫埃及地區的巨型食肉恐龍
※白堊紀時期的巨型鯊魚,體長8米竟敢獵食滄龍?
※科學家確認首枚恐龍大腦化石 屬於白堊紀禽龍
※來自白堊紀、明朝皇帝御用:奇門兵器魚骨劍!
※白堊紀時期速度最快的食肉恐龍:牛龍
※琥珀中來自白堊紀的古雛鳥
※包頭地區驚現鸚鵡嘴龍等白堊紀化石,陰山小蟲聞訊而至……
※生存於白堊紀的遠古大魷——托斯特巨魷
※重大發現:白堊紀藍色恐龍蛋現世
※獵殺恐龍,強過劍齒虎!它才是白堊紀最兇猛的獵食者
※起源於白堊紀的「沙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