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一個朋友,由於工作關係,吃飯不規律,還經常熬夜,後出現疲倦乏力、下午低燒、血常規化驗顯示白細胞增多等癥狀,遂懷疑體內有病毒感染,輸了幾天液也吃了很多葯,均不見好。如此持續數月,偶遇一位老中醫,經診,為胃氣虛。


中醫博大精深,誰能想到低燒會和胃氣有關係?那麼,胃氣虛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都有哪些癥狀?又怎麼預防和治療呢?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這篇文章,希望處於亞健康的朋友們都能關注自己的日常變化,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一、胃氣虛癥狀


指胃的受納和消化水谷功能虛弱。主要癥狀有胸脘痞悶,不思飲食,或食不消化,甚則食入反吐,大便稀爛,唇舌淡白等。

二、病因


本證多因飲食不節,思慮、勞倦過度,或吐瀉日久等,導致胃氣虛弱,胃氣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減弱,胃絡失養,胃失和降而致。從中醫理論來講,氣屬陽,氣虛亦即陽虛,然兩者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氣虛以倦怠乏力為主,甚少見有畏寒之象或不畏寒;而陽虛則不然,除有氣短、倦怠乏力等氣虛的癥狀外,尚可見形寒肢冷、畏寒等症。而胃氣虛即脾虛也,除見氣虛之症,尚有食少納呆、脘腹飽滿等症;胃陽虛亦即脾陽虛,除有胃陽虛之症外,亦可見畏寒肢冷、喜熱飲熱食、腹痛喜按等症。


三、臨床表現


胃痛或腹痛隱隱、喜暖喜按、空腹時痛甚、進食後痛減,泛吐清水,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發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胃脘隱痛或痞脹、按之覺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緩,食後脹甚,噯氣,口淡不渴,面色萎黃,氣短懶言,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四、癥候分析


本證多因飲食不節,饑飽失常,勞倦過度,久病失養,其他臟腑病證的影響等,損傷胃氣所致。


胃主受納、腐熟,胃氣以降為順。胃氣虧虛,受納、腐熟功能減退,胃氣失和,氣滯中焦,則胃脘隱痛或痞脹,不思飲食;胃氣本已虛弱,食後不負其消化之任,故食後胃脘脹滿更甚;病性屬虛,故按之覺舒;胃氣失和,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則時作噯氣。胃虛影響及脾,脾失健運,化源不足,氣血虛少而不能上榮於面,則面色萎黃;全身臟腑機能衰減,則氣短懶言,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白,脈弱,為氣虛之象。

本症以胃脘痞滿、隱痛喜按,食少與氣虛癥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五、中醫治療:


治療法則: 益氣養胃。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葯


1.基本方葯:


(1)四君子湯:人蔘12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甘草4.5克。本方能甘溫益氣養胃。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2)黃芪建中湯:黃芪30克、桂枝10克、芍藥10克、炙甘草10克、飴糖30克、大棗10克、生薑10克。本方能益氣、溫中、補虛。


2.加減變化:


嘔惡欲吐或妊娠惡阻者,用基本方(1)加橘皮10克、法半夏10克,以和胃降氣;


嘔吐痰涎清水者,可加吳茱萸、桂枝各10克,以溫中降逆;


胸脘不舒,痞塞脹滿者,加柴胡,升麻各10克,枳實10克,厚朴12克以升清降濁,燥濕除滿,或用半夏瀉心湯,補瀉同施;


飲食不香,口淡無味者,應加砂仁10克、建曲15克、雞內金10克、藿香6克以醒胃運脾;


胃脘隱痛,喜溫喜按者,用基本方(2)加良姜15克、香附15克,以溫中行氣止痛。


(二)外敷藥物


1.外用燙熨法:麩皮一兩,拌炒生薑渣五錢,炒熱後用布包裹,揉熨患處。用於胃虛痞滿。


2.暖臍膏(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組成)每次1張,微火化開,貼臍腹。適用於胃脘虛痛、寒痛者。


(三)飲食療法


1.金橘根煲豬肚:金橘根30克、豬肚l00~150克,切成小塊,加清水四碗煲至一碗半,以食鹽少許調味,飲湯食豬肚。本方具有健脾開胃,行氣止痛的功效,用以治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


2.胡椒釀紅棗:紅棗5個去核,每個紅棗納入白鬍椒二粒,煮飯時,放在米上面蒸熟食之。本法溫中補脾,暖胃止痛,用於胃虛疼痛,噯氣,口淡,痰涎清稀者。


六、施治要點:


(一)「虛則補之」是治療一切虛證的基本法則,然補益之法,因證而異。葉天士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古人又曰:「六腑以通為補。」胃虛證的治療,除益氣養胃之外,常用理氣和胃藥如木香、砂仁、枳殼、萊菔子、陳皮、厚朴以及消食葯神曲、山楂、雞內金、谷麥芽等。其目的是「降濁」;濁氣降則清氣升,氣機調和則補藥自能發揮作用。即所謂「以通為補」、「以降為補」、「補而不滯」之意。


(二)理氣、和胃藥大多味辛,性善走散,過用則辛香燥烈,耗傷胃氣。故在治療時,貴在配伍恰當,以補為主,以通為輔。如阿膠桑明膏之用陳皮,歸脾湯之木香,參苓白朮散之砂仁,皆有此意。另有苦寒敗胃之說,苦寒藥用之不當,能損傷胃氣。但苦寒葯其性苦降,符合胃的生理特性,所以,胃虛之證,短期、小量加用苦味藥物,反能起健胃作用。


(三)脾胃屬土,互為表裡,其居中焦,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腐熟,其司食物的消化、吸收、輸布之職。當胃氣虛時,脾氣亦虛,所以脾胃氣虛常常並見。治療時當補脾益氣,輔以消導之品,可用六君子湯加神曲、山楂之類。此外,胃氣虛弱時,胃失和降,氣滯不行,易挾雜宿食、痰飲、密血等證,治療時尤當細辨。


七、食療


1、化瘀養肝蜜


山楂250克,丹參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


先將前三味葯浸泡2小時後煎成藥液,再把蜜、糖兌入藥液內,以微火煮沸30分鐘,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冷卻後盛入容器內密封保存。


每日3次,每次1匙,以開水沖飲,可連續擊服用2~3個月。


2、黑豆川芎粥


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50莧,紅糖20克。


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放入紅糖即成。


作早晚餐服食。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五臟六腑之——胃氣虛的病因、防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BO仕 的精彩文章:

夏季必吃9種防晒食物!效果不錯哦
女人多吃这个菜,它是抗老之神!

TAG:家BO仕 |

您可能感興趣

路志正: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治療痹證強健脾胃是關鍵
五臟六腑皆要脾胃的滋養,中醫養胃有三寶
它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揉一揉養生、去百病!
腎不好,五臟六腑都生病!沙棘改善腎臟的功能-遠離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五臟六腑之間的關係
五臟六腑最全養護攻略!
濕氣大毒積五臟六腑百病纏身,一招祛濕,全家適用,神奇!
養生吃雜糧、五臟六腑都健康!美容養顏抗衰老、補脾祛濕身體好
濕氣大毒,積五臟六腑百病纏身,一招祛濕,全家適用,神奇!
神奇的脈診!五臟六腑的健康一摸便知!
「刷臉」辨疾病的黑科技,臉色不好!五臟六腑出了問題
深度養生:五臟與六腑之間的關係
五臟六腑排毒:穴位
【健康】五種食物堪稱「人體滅火器」,中醫教你巧用食物消五臟虛火,除六腑內火
如何正確認識五臟六腑 五臟六腑之間的關
靈芝菌絲粉給您的五臟六腑「洗洗澡」,疾病去無蹤!
理解中醫之 六腑——膽
秋季口乾舌燥,冒虛汗?你該滋陰潤肺,頤養五臟六腑了!
中醫教你給五臟六腑「洗洗澡」,疾病去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