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問真答:中國古代的鎖安全嗎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看到中國古代的鎖具,直觀感覺這些鎖具十分簡陋,彷彿一根木棍就能捅開。那麼,在非暴力破壞的情況下,中國古代的鎖具有多安全呢?
這就需要從中國傳統鎖具的結構分析。以傳統鎖具發展比較成熟的明清時期為例,根據結構原理差異,中國傳統鎖具可大致分為三類:木鎖、密碼鎖、簧片鎖。
木鎖是門閂的一種變體,多用來鎖門,它的原理和西方的彈子鎖相似。
門閂是置於門內的一根橫木,人們通過移動橫木來閉合門窗。但是門閂只能在門內側操作,人們外出則無法鎖門,故而中國古人發明出木鎖。
仍在使用的木鎖和木鎖的結構
木鎖由兩部分組成:釘在兩邊門上的木檔和一條木栓。木栓是一條硬方木,木條一端挖空,然後在上方鑿出 2 至 5 個鎖孔。兩塊木檔除了要挖一條用於木栓滑動的槽外,還要在木槽的垂直方向對應木栓的鎖孔位置挖相應的小木槽,用於放置篾條(即相當於彈子鎖的彈子)。
人們在門外插入木栓後,篾子就從木檔的滑槽向下掉入木栓的鎖孔,木栓便被鎖住。木鎖的鑰匙由竹條製作,上面按鎖孔的大小、位置、數量裝置有對應的凸起鎖齒,只要插入竹鑰匙,輕輕向上托起,鎖齒便進入相應的鎖孔,頂起篾條,木栓便可自由拉動。
中國傳統的密碼鎖由鎖體、鎖栓和轉輪組成。鎖體上有轉軸,可以使轉輪轉動,同時引導鎖栓的滑動。鎖栓的一部分為鎖梁,另一部分為栓梗,上面排列著不規則大小的塊狀凸起。轉輪一般有 3 到 7 個,形狀大小一致,表面刻有文字或數字,轉輪的內部有凸形槽對應栓梗上的凹形槽。
中國傳統密碼鎖
當鎖具需要開啟的時候,人們可以撥動轉輪,使表面的文字排成一條線。當形成特定的字元組合時,轉輪內部的凸形槽向上對齊形成一個通道,此時滑動鎖栓便可與鎖體分離,鎖即可打開。
一般密碼鎖的編碼是固定的,但為增加安全性,古人還會做一些改進,比如隔行文字對著相鄰文字的中間,而非對齊一排。此外中國古人還發明了可以重新編碼的密碼鎖。這種鎖是雙層嵌套的,外層轉輪內側有若干凹槽,內層外側有相應數量的卡針。人們根據需要將卡針插入任意凹槽,就能構成新的密碼組合。
中國古代適用範圍最廣的當屬簧片鎖,它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之際,兩漢期間趨於完善,並被後世廣泛使用。明清時人們多稱其為「廣鎖」,又因其多產自紹興,稱之為「紹鎖」。
常見的廣鎖樣式
簧片鎖有兩部分組成:鎖殼、鎖芯與鎖梁。鎖殼一般呈「凹」形,鎖芯則是一根金屬柱,在金屬柱外側焊接簧片,最簡單的兩簧片與金屬柱呈「個」狀。
簧片鎖鎖芯與鎖梁
普通廣鎖在使用時,將鎖芯與鎖梁插入鎖殼,彈簧片會撐開抵住鎖殼內壁,使機構閉合;鑰匙插入鎖孔進入鎖體與彈簧片接觸,會擠壓鉗制撐開的彈簧片使其合攏,從而將鎖梁和鎖芯頂開,鎖具方可開啟。
廣鎖增加安全性的方式主要是在鎖芯的簧片上做文章,相應的,鑰匙孔的形狀也可以做出多種變化。廣鎖最常見的是「三簧鎖」,人們可以將簧片數量增加到八片;同時,人們還會讓這些簧片長短不一,分兩層排列,這樣開一把鎖就需要不止一把鑰匙。更為安全的做法是給不同的鑰匙在一把鎖上設計不同的開口形狀,通常,鑰匙口會設計成「吉」、「壽」、「喜」、「工」、「士」等文字。
簧片排列成三排的「六簧鎖」鎖芯
多種鑰匙開口
從安全性上講,木鎖無疑是最低的,它只是彈子鎖的粗陋原型。中國密碼鎖每個轉輪通常有四個字,這與西方傳統密碼鎖每個轉輪動輒 26 個字母也相距甚遠。唯有複雜化的「八簧鎖」或許能與西方彈子鎖一爭高下。
西方傳統密碼鎖
當然,東西方的傳統鎖具都難以抵擋暴力的拆解。






TAG:大象公會 |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如何攻城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是怎麼生火的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也有抄襲現象嗎
※中國古代也會考古嗎|真問真答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有入口斃命的毒藥嗎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女性如何護膚美容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近親為什麼可以結婚
※真問真答:中國象棋是怎麼來的
※真問真答:中國乒乓球為什麼強
※真問真答:古代的女子真的足不出戶嗎
※真問真答: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喊「老王」
※真問真答:武術里的「丹田」是什麼
※真問真答:如何處理廢舊的國旗
※真問真答:「愛迪生救媽媽」是中國人編的嗎
※《權力的遊戲》里的「龍晶」真的存在嗎|真問真答
※真問真答:葬禮送花圈是中國傳統嗎
※真問真答:乾隆有漢人血統嗎
※中國乒乓球為什麼強|真問真答
※中國象棋里的「車」為什麼讀作 jū|真問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