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佛教的角度看待成家立業

從佛教的角度看待成家立業

從佛教的角度看待成家立業



人要想快樂,要從放下自私開始

文/嘎瑪仁波切


父母親從小教導孩子的,大多是道德上面的準則以及成家立業的方法,很少有能教育孩子什麼是善業、什麼是惡業,如何行持善法,如何拋棄惡法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在佛教里有,那就是具德的上師。我們平時習慣叫的「師父」,亦師亦父,子不教父之過,具德的師父們會教育我們世出世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方法。


世俗上所謂的「成家立業」,當你去分析這個說法的時候,會發現這個過程中,不僅是成家立業,還會造作惡業。而且是以所謂成家立業為基礎的前提下,來談自家如何,事業如何的,其實,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


當然,我們不會反對世俗意義上的「成家立業」,只是我們希望人們都能學會真正能成家立業的方式方法。全世界有很多宗教和學科,沒有一個像佛教那樣,從釋迦牟尼佛開始,2500多年來一直在以圓滿的慈悲與智慧,教育人類的心靈,以及心應該怎麼去主導嘴和身體。有些宗教會告訴你從嘴巴上怎麼說才能去管心,而佛教是反過來,用心去管嘴巴和身體,因為心才是主宰。

佛教,是對人類了解最透徹的學科。我們現在要知道,唯有這個佛教學科,才能夠真正讓我們有究竟解脫的機會,才能真正讓我們悟透宇宙人生的道理。佛法,就是眾生解脫的道路。我們要走這條路,就要好好學佛,學完之後要運用,學會運用了就自然而然能面對一切煩惱與痛苦,以至於最後能夠從輪迴中獲得究竟的解脫。這也是從我們人世間所有煩惱痛苦等情緒當中慢慢得到解脫後,延續下來的究竟快樂。


我們發菩提心的時候,希望所有眾生得到快樂以及快樂的因,最後希望眾生得到無苦之樂。得到快樂,首先要學會找到快樂之源。就算你天天喊著:「我要快樂!我要快樂!」如果你連快樂從哪兒來都搞不清楚,那你要的快樂,可能並不是真快樂,而是假快樂真痛苦。


如果你天天想辦法要搞人家的財產,想辦法擁有更大的權力去指揮別人,讓人家臣服於你。如果你永遠都想讓別人為了你付出,並認為這些是成家立業的重要元素。到最後你會發現,這一切帶給你的絕不是快樂,而是痛苦。在世俗慾望的驅使下,家破人亡、事業敗落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因為你一直在播種痛苦的種子嘛,所以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人要想快樂,要從放下自私開始。


因此,佛教徒重點需要真實面對解脫,並付諸行動,主要是消滅對自我的執著。多無私為周邊的親朋好友付出,慢慢發展到為社區付出,為社會、國家付出,有是非觀念。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有底線、有原則、有擔當。因為正信的力量,會讓人充滿無窮的動力,這樣才能談得上真正「成家立業」!這種成家立業,首先就從心裡成就了,立住了。佛教,永遠不會教你去損人利己,而是要教導你多多努力去付出,利人才能利己。因為真正無私地奉獻自己,正是累積福報的來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茶與佛教間的千年奇緣
任勞任怨才能做成大事
少林寺塔林:世界最大的古塔建築群
詳解佛教十九種日常修持法門
如何幫助不信佛的家人往生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光與影的舞蹈:美國業餘畫家的視覺角度
火影忍者從商業角度是非常成功的
從中醫的角度看待哮喘
教你六個角度看和田籽玉
換個角度看建築
换个角度看世界——那些有关瑜伽倒立的传说
股權、期權有哪些坑?從技術創業的角度說開去
從孩子的角度看,家是什麼?
從醫生的角度看美是什麼?
因拍摄角度造成的错位画面,不忍直视!
又有漫畫家帶頭黑:從專業角度看《你的名字。》完全不好看
專業角度談畫面:如何提升玩家的視覺感受?
讓人心疼的成功男人——換一個角度看《教父》三部曲
在佛教的角度,如何看待安樂死?
從中醫的角度看普洱茶養生的利弊!
從「上帝之眼」的角度俯瞰,窺探到別人家的私密生活
從太空中不同角度看地球 那顆小藍點才是我們的家園
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側成峰
從職業角度出發 看女生英國留學最適合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