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答某大學胡君問道八題

答某大學胡君問道八題

答某大學胡君問道八題



一問:道家既入世又出世,基點是否仍落在出世的「無為」上?

答:按道家直接關係生命的功夫修鍊,入世就是入世,出世就是出世。入世是為了煉己,出世是為了養氣。而按道家追尋的人生目標及思想境界,入世即出世,出世亦入世。出世即脫俗,入世即正視並參與現實生活。道家摒棄的「無為」「有為」之「為」指的是脫離客觀違背客觀的主觀行為。可見,排除這一特殊定義,在主客觀條件吻合的情況下,有為即無為,無為無不為。


二問:三聖是否講求禁慾,滅欲?倘果真如此,人類的文化又有什麼意義?


答:不知三聖指何。若三聖特指儒釋道三教聖祖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那我以為,他們既是禁慾的,又是縱慾的。佛之「不可以色見我」,儒之「克己復禮」,道之「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都是禁慾的;佛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儒之「窮理盡性」,道之「無不為」,都是縱慾的。如此說,二者豈不自相矛盾?非也。蓋「欲」有二義之不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大道之欲。非有此欲,何來生動之世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此凡人貪婪之欲。緣有此欲,方造「老病死苦煩」之禍患。故,「欲」在自然上體現,就受到提倡、推崇;「欲」在反自然上體現,就受到禁止、消滅。依我看,人類文化的意義,從「欲」的對待上可分低中高三個層次:低層次文化的意義,就在於放縱貪慾;中層次文化之意義,就在於處於對自然之欲的相往,和對貪慾不能自拔而陷入的困擾痛苦之中;高層次文化之意義,就在於徹底從貪慾中的解脫,而全處於自然之欲中。


三問:修道以無為為宗,為何各種法門、功派層出不窮?

答:無為是大道之體。這個「無為」並不是無作為、無功用,而是不因私而私之行為,是至公至大的無不為。「修道以無為為宗」這句話,應理解為「修道是以追尋道的自然大為為根本」。道的「無為」是本來固有的,是未加任何粉飾雕鑿的。而任何人,他最初都不知道有什麼「道」,還有什麼道的「無為」。所以他由生而長,隨著欲的偏激,他就開始背道,並同時開始背離道的無為。如果說,道就是當初從母腹落地的裸裸赤子,那麼背道就是不斷在赤子身上加了層層的衣服——層層裁製不一、樣式不一、穿戴方式不一的衣服。而修道以無為為宗,並不是什麼也不幹,成為一個懶人;而是要剝去加在身上的層層「外衣」,最終現出赤身裸體的道。古代的修道者們,認識到的赤裸之道都是一個,然大家身上所穿的「衣服」各有不同,要「脫去」各自身上不同的「衣服」,這就出現了各種層出不窮的法門、功派。這當中,法門、功派有上中下、三六九等之分,也有正門旁門、正道外道、正法邪法、真法假法之不同。


四問:孔子不講修證,是否已達到極高層次?


答:孔子並非不講修證。如他的「知止」論便是修,他的「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證。但孔子在文章中談的修證,多是從哲理上講,沒有象仙學的丹經直接涉及技術操作,直接談及座上的功夫。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說明他在五十歲時,修鍊就達到了很高的層次境界。


五問:佛家修性不修命,我想只是抓住了修行的根本所在,命還是要修的。有為功法的區別也應當在於修命吧。佛教講求普渡眾生,但衣缽應亦是單傳,成正果者必是極少數。佛家初期也有性命雙修,那麼與道家雙修有何大區別?


答:佛道兩家,在性命修鍊上,理論是通融的,但在具體修鍊上,技術又是不盡相同的,因而證果也就不一樣。如果我們把性命分作靈魂與肉體——性即靈魂、命即肉體來看,佛家所謂的性命雙修,是修性而兼及命。但他們這個兼及命,是能將命兼修得從物質成分上發生特殊變化,如肉體火化後能獲得舍利子,但他們卻不去做保障肉體的長生功夫。所以佛家的證果是神形分離,神存形亡。道家所謂的性命雙修,是靈魂與肉體一同修,最後證果是神形俱妙。也就是說,道家證果,只有肉體發生特殊變化後跟著靈魂始終不分離,沒有肉體的單獨死亡。我們從佛道二家的修鍊情況上得出一個結論,即修性固然是修行的根本所在,但單純片面的修性,最終不能解決命的永存問題。如果人們的討論超出了上述的性命概念範圍,那就又當別論了。道家的性命雙修,一般都要從有為法入手。這是因為人們在修道之前,幾乎沒有任何人的身心條件提前具備得很合格。有為不僅僅指修命,也同樣可指修性。舉例說,一個人有錯誤思想存在,一旦被他本人覺悟到必須改正,而這種改正就是正確思想向錯誤思想展開鬥爭。這就可看到,思想上的鬥爭過程就是有為。佛道兩家在教義上都是普渡的,而在衣缽上都是單傳的。成正果的都是極少數。他們不是有意如此,而是事物必然如此。特別要指出,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它的修鍊法影響了道教,而道教的修鍊法也影響了它。就一些修鍊家二者兼融修鍊而言,「雙修」的區別,討論起來就很麻煩。

六問:少林僧為何習武?


答:此事問得似莫名其妙。依我看來,因為少林僧有習武的用處,所以他們就要習武。這同武當道士亦同樣習武的情況一樣。你也許實際上是要問,佛門本是救生的,而武術卻是殺生的,既出於救生宗旨,卻為何要習殺生之術?那麼我可就此談點認識。


第一, 佛門的早期拳功,始自達摩所創「易筋」之術。它本是用來輔助「洗髓」功夫的,前者主外、主形、主動,後者主內、主神、主靜,二者兼煉,可獲性命雙修之效。然「易筋」功成,在技擊上卻能發揮驚人之效力。這可謂無心於武而成大武。這點與道家習拳功的情況都是一樣的。


第二、少林寺在達摩之後的歷史中,僧人的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即單純以修行為目的的出家人團體結構被打破,佛門中不斷增加了「忠臣義士,大奸巨滑」這些具有政治目的的人員。因為他們或者為了暴亂,或者為了復辟,或者為民起義,武術的利用必不可少,所以就自然強化了僧人的習武風氣。這個時期的出現,少林僧人所習之武術,主要是社會武術的滲入,「易筋」功夫則為大多數僧人不可知得。


第三,慈善家練殺生之武術亦無可厚非。何也?處在困厄不得不發之際,殺一惡救萬善,殺一生救萬生,此與救生之宗旨實無矛盾。今天聯合國的維和部隊,其宗旨與功能不亦如此么?

七問:「不二法門」究竟是何定義?如何把握?


答:「不二法門」含義有兩個方面,其一指修鍊上絕對正確的理論和方法;其二指必須可供驗證的唯一功夫境界。你所問「如何把握」者,指的應該是後者。因為,一個修道者如果不能進入這個功夫境界,那他就不能得道。


就功夫境界而言,「不二法門」就是屏絕了口鼻呼吸之後的胎息狀態。胎息狀態,神氣是靈明圓融的:息,沒有呼吸的出入升降往來,顯示的是混沌場勢。凝神入氣穴,心息相依,勿忘勿助,不即不離,即是入門之把握口訣。蓋此把握法,說簡單不過以上三兩語,說複雜,古今來萬卷丹書也未說完。


八問:據聞,少年時倘有緣入道門修持最好。不過,但血氣方剛,戒之在色。色關最難熬過。倘不親身體驗,防線必極脆弱;如親身體驗,又有走丹之患。奈何如之?忍精不射亦非正道。色與欲相連,但也不盡相同。我想,如果排除性慾僅留下對女性美的依戀和欣賞(這話講得過迂了),應當在初期尚可接受吧。花美是符合了自然中和特性,女性美自然也是符合了這個特性。那麼,對女性美的欣賞也應當無可厚非吧。「色」是我和幾位道友最感頭疼的問題。「愛情」在常人眼中是偉大的、永恆的,而在修道者眼裡則是執著,是迷於色,是短暫的,多變的。「萬惡淫為首」、「女人是洪水猛獸」,對修道者來說其言不妄。

以上望多加指斥。


答:修道這件事,自古至今都是人做的事。正因為是人所做的事,故自當初,它的目的就是最完美的做人。得道成道的人被稱為仙,這「仙」字還是不離「人」,它不過以「山」中修鍊得道之「人」來表示超越於平常之人,凡俗之人罷了。所以,仙人又稱「真人」,指他們才配稱真正完美的人。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修道理應不當違背做人的常理,它不過是更加合理地去做人罷了。


《山海經》里有許多記載,說明上古遠古時代,人類有許多部族都是修道的部族,他們有超長的壽命,有非凡的特異功能。但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是以斷子絕孫為代價去修道。大家都承認,我們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而炎帝黃帝他們也是修道人,黃帝最後得道白日飛升而去。可見,如果黃帝當時以斷色而修道,那豈不也就沒有今天的中國人了。我們還知道,老子、莊子、孔子這些修道人,他們都有妻室兒女,可見他們都沒有禁慾、滅欲。所以說修道這件事不必一定遠色。一個人在完成了他所承當的繁衍後代的責任後,在盡到了他的人倫義務後,再去專事修道(此事指仙道),這才是較為完美的修道之路。


當然,從仙道修鍊的證果講,少年即入道修鍊,成道最快最捷。但歷史告訴我們,這種現象事實上又是不可能的。少年人不但色關難熬,而且求知慾強,思想入靜極其困難。說句實話,修道人要殺出色關,還必須進入色關。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豐祖師《無根樹歌》中有「打開門,說與君,無花無酒道不成」之句,亦正此義。但如果進了色關又殺不出色關,那就將惹下殺身大禍。總之,「色」上用得好,利己利他,有助修道。反之則為大患。


把「愛情」視為執著、迷於色等,這是宗教式的修道觀。一個修道者他理當擁有愛情。但修道者的愛情最博大、最沉靜、最高遠、最純潔。愛情不等於縱慾。


修道本是男女二性的事,故談道討論女色,似有些男人沙文主義。「色」的問題,應該擺在男女平等對待之地位。但終歸,解鈴還需系鈴人,答案要靠自己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幻境——較深層次的炁化現象
修道五十關
修道能夠治療疾病么?
丹道與法術如何相得益彰?
論外丹與內丹

TAG:內丹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家答疑: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楊小娟教授為您答疑解惑
「紅學」是門大學問 王蒙談《紅樓夢》
三道選擇題,指明大學路!
儒道大學詮釋: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體道班問道泰山碧霞祠
英國大學網申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關於橙灣大學,你最想知道的十個問題的答案
錢穎一:大學治理中的「學術問題」和「行政問題」
這五道歷史題,據說連大學歷史教授也解不出來!
大學室友玩《王者榮耀》超十二小時,該怎麼跟他交流呢?
吉林大學 王一娜
演講視頻+萬字長文+精彩問答!王健林中國政法大學之行說了些什麼
他要求湖南大學改名毛澤東大學,毛主席這樣回答,震驚
青島大學第一任教務長張道藩書法作品欣賞!
西南大學袁若課題組電化學感測器領域論文二篇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申請信息
傳說中哈佛大學9道智力測試題,你能對幾道?
智力問答: 7道小學神題, 擊敗一批大學生, 感覺上了假小學
留學問答 英國大學新生如何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