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是這樣選書的

我是這樣選書的

我是這樣選書的


讀書是件好事,但讀不到好書就無異於在浪費時間


什麼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呢?有句老話說得好,叫「文無第一」,所以,對於書籍的評價,盡可見仁見智,不求一致。閱讀是個很個性的事,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不同年齡、不同專業、不同見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讀書目的的人,對書籍的認識和選擇標準往往會大相徑庭。即便如此,有一些選擇標準還是值得推薦的:

首先,是要對自己「有用」。所謂「有用」,就是要對自己有幫助,換句話說就是要對自己的讀書目的有幫助。選書之前要清醒自己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確,判斷標準才能清晰,哪怕只是為了消遣,也要知道想怎樣消遣,總不能隨隨便便抓取一本就讀,如果恰巧趕上一本劣書,可能會讓人感到生氣、鬱悶、無聊,這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而且培養了寫書人的壞習慣,非但自己達不到消遣的目的,反而是被別人給「消遣」了。


其次,是著作者和出版者的水平都要高。那些圖文錯誤百出、圖文質量拙劣、內容東拼西湊、印刷質量低劣、只重形式而不重內容、著作和編輯水平不高、觀點偏激或誇大其詞的書籍都是不可選取的。


再次,好書里充滿了作者的心血和精神,而不只是一副皮囊。作者寫書,要用自己的心血和精神來寫作;出版者出書,要把讀者當做自己來對待。正因如此,好書動情,好書動人,好書無邪,好書無滯,好書精粹,好書精緻,好書妙不可言。


選了一本好書,如同結交了一個好朋友,如同結識了一位好老師。關於選書,除了一些常見的方法之外,我總結了幾點個人經驗。

我是這樣選書的



第一,先讀經典,避免將來後悔。


書,是知識的寶庫,是文化的載體,是學習的工具,是傳承的媒介,是智慧的鑰匙。書,深深地打著文化背景的烙印,每個時代、每個社會、每個國度、每個專業,都留下了舉世聞名的經典書籍,這些經典是最好的書。經典的書要精讀,要先讀,避免將來後悔。


為什麼要先讀經典?因為經典是奠基之作。經典是原創之精,是典範之華,是大美之最,是語言之典範,是思想之高界,是歷史留下的最高最美的一座座獨特的山峰,是人類進步最高的起點。既然「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既然「站得越高看得越遠」,那麼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一開始就接觸最高端、最經典、最完美的東西,那麼眼界自然就高,追求自然就高,審美自然就高。

為什麼要先讀經典?因為經典是大師之作,是明師之作。既然知道「性相近,習相遠」,既然知道「明師出高徒」,那麼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拜聖賢為師」呢?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大師追求的是大道,指出的也是大道,明師是明道明理之師,能使人明心見性,能使人醍醐灌頂。與聖賢學的是大智慧,與庸才只能學些小伎倆,這是再也清楚不過的了。


為什麼要先讀經典?因為讀一經典勝過百雜,而經典往往又需要用一生來消化。早讀經典,就能早明白大道,早知道根本,早登高峰,早點脫俗,早去膚淺。不早讀經典,就如同在山下徘徊,徘徊久了,也就麻木了,也就見山而不知山,知山而不會登山了。經典的營養精粹而又豐富,長久而又鮮活,一時半會兒是很難全面吸收的,往往需要用一生來消化,每個人生階段都會從中獲得不同的感悟,如果讀的越晚,感悟就會來的越晚,等晚到腦子都記不住東西了、化不了魂了,再想讀懂經典可能比登天都難。


為什麼要先讀經典?因為經典往往具備起源意義,概念、哲理、語錄、故事、範例,這些根本大多出自經典。所以,經典里的文化最深,知識最豐富、最原本、也最準確。經典之外的讀物,其精華大多是引經據典,或者是解經析典,而原創的精華則比較少,所以,讀過經典之後,這些源本的東西就熟悉了,就可以大大提高閱讀普通讀物的速度。


選擇經典書籍的方法就是:相信歷史的選擇,聽取大師的推薦。


第二,多讀書,才能了解好書的基本特徵。

除了精讀經典之外,還要大量地泛讀其他書籍。泛讀的目的是為了概括地了解,提高閱讀量,積累閱讀技巧,並提高閱讀速度和判斷力。判斷力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書的好壞的判斷,二是對書中精彩內容的識別。


泛讀的書可以走馬觀花的看,也可以消遣著看,以閱讀前言、序言、後記、標題、範例、概念、重點段落、重點語句為主。


泛讀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一味求快,甚至快到都記不住書里的內容。一本書往往都有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看一本書就如同跑長跑一樣,如果一味求快,就如同一直在做衝刺跑,讓自己沒有放鬆和喘息的機會,使眼睛和大腦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這樣就會造成麻木感,無暇欣賞和記憶那些精彩的片段。


泛讀,不能一味求快,而是要有張有弛地、快慢結合地讀,只有這樣才不會落下重點。快讀,是為了提高閱讀速度和判斷速度;慢讀是為了抓住重點、感受作品節奏;快慢結合,能使精神有個緩衝,使情緒有起伏變化,使記憶力得到釋放。這樣做,既能做到一目十行,又能做到過目不忘。當然,這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實踐才能做到,而非一日之功。

泛讀,更要強調把重點的地方做些記號,以便以後查閱。泛讀的書,其重點往往比較分散,回讀的次數也不會很多,所以,做些重點記號,批註一些感悟,能方便將來查找。


選擇泛讀書籍的方法就是:根據書籍的介紹信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判斷,看看別人書架上的書,看看別人已經讀了不止一遍的那些書。

我是這樣選書的



第三,讀讀作者的那些參考書。


作者的參考書一定是值得一讀的,最起碼是值得泛讀一下的。就連作者都要參考的書,那麼這本書里一定是有些很有價值的東西,特別是作者推薦的,或者是作者重點參考的,或者是使作者獲得靈感的那些書。


作者參考和推薦的書名會出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1,書後所列的參考書目。


作者會列出參考書的書名、作者、出版者、版次和出版時間,很便於找到這些書。


2,在前言、序言等介紹內容中。


作者有時候會在介紹自己的著作目的、寫作根據、成書特色、內容特點時,提及一些參考書,或者推薦一些對比說明性的書籍。這些書籍雖然不會太多,但能讓作者在這麼重要的內容中提及,一定非常重要,值得一讀。


3,在正文和插圖中出現的書籍。


這些書名可能出現在字裡行間,也可能會出現在插圖中,也可能會出現在備註說明中。如果一個書名在一本書中多次被提到,那麼這本書的價值一定不低。


作者參考、推薦、提及的書,大多都與著作者本書內容的相關性比較緊密。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就找到同系列的優秀書籍。特別是,如果在同系列的多本書中,都將某幾本書作為參考書,那麼這幾本書一定是該系列的重點書籍。


第四,選好第二本書。


同類型的書不要只讀一本,無論你對這個類型熟悉還是陌生。這樣做可以避免只了解一家之言,能拓展相關知識。


第一本書可能是因為某種興趣、某種需求,或是因某種介紹而選讀的,可能是入門書,可能是精品書,也可能是普通書。在讀完第一本書之後,最好再選擇第二本書來讀,而且第二本書一定要精挑細選,要選經典的書。有了讀第一本書的經驗,對這類知識就有了一定的了解,選好第二本書不應該是什麼難事。

我是這樣選書的



第五,與朋友交換書。


與朋友交換書,是擴展讀書類型的好方法,也是獲得精品書的好方法,還是可以讀到稀缺書的好辦法。


每個人選書,實際上都有一種慣性,而且這種慣性非常難改,那麼就需要一個好方法來強制自己改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到了書店,站在書架前,有時候很想選一本自己不太熟悉的類型的書,可是轉悠了半天,最終拿在手裡的還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也許大家還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我們會讓朋友介紹幾本其他類型的書,朋友介紹了,甚至拿出書讓自己翻閱了一會兒,自己也覺得非常好,有必要讀一讀,但是過後,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最終還是沒有讀。


為了改變這種慣性,我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和朋友交換書。


每當我遇到特別心怡的書,我會多買一本,用多買的這本與朋友換書讀。朋友之間交換書的時候,至於各自要帶來什麼書,互相之間事先不打招呼,原則只有三個:第一,不用考慮對方的讀書習慣和專業;第二,一定要是精品好書;第三,在書頁上寫上幾句自己的心得體會。如果是兩個人,互相交換了之;如果是幾個人,就把書隨便摞在一起,大家按順序隨手領取,不挑不揀,只要不拿自己帶來的那一本就行了。這樣選擇的書,在能保證是好書的同時,還能完全不受自己習慣影響,是非常有趣的讀書方法。


第六,選書時,要仔細地讀上一會兒,而不是隨便翻翻。


選書的時候,如果對一本書不夠了解,我還是建議要多看一會兒。那該怎麼看呢?


一開始當然要先看看前言、目錄、後記、推介、範例等,基本了解一下內容概況、作者的意圖和基本特點。


之後,應該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一些內容,可以採用跳讀的辦法。先連續閱讀至少幾頁,不要遺漏內容,正文、註解、插圖、圖注等都要讀:


一是為了仔細感受作者的文筆、思想、態度、內容,讀起來很費解的書就沒必要選,這說明作者要麼說不明白,要麼就是個書獃子;


二是要感覺一下文字的字體、大小、顏色、行距、行長等是否適合長時間閱讀,只有連續多讀幾頁才能感受清楚,有些排版,猛一眼看上去雖然很美觀,但長時間讀起來卻很費勁,這樣的書是樣子貨,不能選;


三是判斷一下圖片質量,圖片的選擇是否能恰當地說明問題,圖片是否美觀清晰,色彩是否準確,圖注是否精彩,這些都很關鍵,很能看出作者的態度、追求和水平,那些讓人感覺很勉強的插圖,說明作者是在應付;


四是感覺一下紙張是否適合書寫,是否容易翻閱,手感是否舒適;


五是看看版式是否美觀、合理,版式體現的是條理、結構和審美,美觀的版式會讓人心情愉悅,合理的版式能讓人閱讀輕鬆,在正文版心之外應盡量多留空白,這樣能給讀者留出寫批註的空間,而且,靠近左右兩頁接縫處的訂口附近也要多留白,以避免閱讀不便;


六是要注意發現各種不妥和錯誤,如果錯誤較多,或者錯誤一開始少而越往後越多,這樣的書都不能選,因為作者水平差、不嚴謹、不負責。


這種連續的閱讀,要多讀幾段,先連續讀幾頁,然後隨手翻幾頁,然後再連續讀幾頁,這樣跳著讀,把整本書從頭至尾的所有部分都感覺一下,這樣才能對全書做出完整的評價。


書,不僅僅是載體,更是交流的工具。所以,書不僅僅要讓讀者讀著方便,還要讓讀者有欣賞的感覺,更要讓讀者能與書進行交流,也就是要給讀者留下做記號、寫批註的地方,這一點,對於一本好書來講是十分重要的。

我是這樣選書的



除了以上幾個方法,選書時我還有這樣幾個習慣:


1,選經典原本書籍之前,需要先學習預備知識。


八摩曰:無論是先入行,還是先入道,都得懂門道。


2,選書,一定要精挑細選。


八摩曰:讀者如果要求低,會縱容作者追求更低。


3,看書評,也看推介,但最終要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決斷。


八摩曰:別人是別人,自己才是自己;別人感染的自己,不如自己心動的自己。


4,一次要多選幾本書。


八摩曰:不能把時間用在「逛」上,而要把時間用在「讀」上。


5,先泛讀,後買書;不泛讀,不買書。


八摩曰:地皮和木材都很貴,我最怕讓書架變成廢紙堆。


6,成系列的好書要一起買下來。


八摩曰:能一次結交這麼多好朋友,真是喜從天降。


7,買書不怕花錢,讀書不怕花時間。


八摩曰:金錢是時間的利息。花錢買書,花時間讀書,就是把時間和金錢都存在了腦子裡,可以隨用隨取。


8,朋友贈的書,一定要仔細讀。


八摩曰:贈書的朋友一定覺得你不俗,如果你不讀,反而有點俗。


解決學術難題,知深來幫您,掃碼二維碼,找到學術高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中國 的精彩文章:

走進英國:公投夜的自省
面對世界,我們的愛與真誠與生俱來
清華國學院院長:越要留學 越要多學國學

TAG:學術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就是這樣的人:這是你的選擇還是恐懼?
你居然是這樣的紙!
我猜,你一定沒有像這樣逛過書店
古人是這樣讀書的
如果有這樣的讀書角,我一定每天看一本書
我更願意在這樣的書店拿起一本書
我更願意在這樣的書店拿起一本書。
漫畫里的她是這樣的
我就是這樣的雙魚座啊
你想像中的國慶假期是這樣的,其實它是這樣的……
把你生成了這樣子那是我不對
如果童話有顏色,我希望它是你這樣的
這樣的生活是你選的,活該!
原來你是這樣的飯桶
還有一個這樣的讀書人
我是這樣管理我丈夫的
是這樣嗎?
背上這樣的書包,你也是文化人
這樣的煎餅真是神了,你想來一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