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澳科學家通過環境DNA技術保護瀕危物種

澳科學家通過環境DNA技術保護瀕危物種

澳大利亞科學家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試,判斷水域中是否存在極度瀕危物種小齒鋸鰩。這一突破有助於儘快找到瀕危物種的主要棲息地,並對其進行重點保護。


【亞太日報訊】澳大利亞科學家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試,判斷水域中是否存在極度瀕危物種小齒鋸鰩。這一突破有助於儘快找到瀕危物種的主要棲息地,並對其進行重點保護。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以及查爾斯·達爾文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eDNA(環境DNA)技術在澳大利亞北部偏遠地區尋找極度瀕危物種小齒鋸鰩。以前搜尋小齒鋸鰩的方法,如漁業調查等,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eDNA技術則省時省力,並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查爾斯·達爾文大學教授科林·辛芬德費爾說,在野外使用eDNA技術前,研究人員首先從不同的水族館中取樣分析,並準確地判斷出了水中是否存在小齒鋸鰩。


為了檢測eDNA技術在野外的表現,研究團隊對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戴利河已知的小齒鋸鰩棲息地進行了抽樣檢測。辛芬德費爾教授稱,目前該技術在水塘的檢測結果基本準確,但在河流中的檢測結果不太盡如人意。考慮到eDNA技術還在試用階段,辛芬德費爾教授認為只要技術成熟,問題很容易解決。


他說:「eDNA技術發展很快,極大地推動了物種保護的進程。在全球範圍內使用eDNA技術可以讓我們儘快找到瀕危種群,並且優先保護它們。」辛芬德費爾還表示,在5到10年的時間內,所有的eDNA分析有望在現場完成,無需帶回實驗室。


據了解,eDNA技術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其發展得益於基因提取及測序技術的巨大進步。該技術從水中直接取樣,並通過測序分析追蹤特定物種的基因。除保護瀕危物種外,eDNA技術還應用於檢測入侵物種、測量生物數量、調查水體生物多樣性等。(亞太日報)

責任編輯:趙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太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美或重新資助人獸混合胚胎實驗:希望培植出人類器官
「蜈蚣」機器人揭示蜈蚣機敏爬行奧秘
熱點問答:國家天文台鄭永春講解朱諾號入軌木星
朱諾入軌木星:飛行5年之久的朱諾探測器到底是啥?
贈台大熊貓首胎幼崽「圓仔」3歲慶生

TAG:亞太日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新疆大學歡迎高考洗禮的你——之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學院專業導視:環境藝術設計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環境科學:前沿科學問題及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招聘啟事
科學家將植物轉變為用於環境監測的感測器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管理與規劃團隊招聘特聘副研究員和博士後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營養與環境控制團隊預招聘工作人員
生態脆弱區公路路域環境保護科技示範工程現場推進會暨交通科技扶貧與技術交流會在西寧召開
科學家闡述環境微生物的大規模遷徙機制
科技、環境、城市化與食物的未來
英帝國環境史研究——以殖民科學研究為中心
風水是「環境科學」?
中科鼎實:技術領航污染環境綜合治理
大型醫療PPP建設項目環境
保護環境徵文
戴定一:物流業需要的科學技術與政策環境長啥樣?
人物與環境
科學家致力於汶川地震環境效應研究
真正實用的藝術 環境探尋藝術設計專業最好的英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