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面臨痛苦,不要大驚小怪

面臨痛苦,不要大驚小怪

面臨痛苦,不要大驚小怪



首先我們討論痛苦的性質。我們應該懂得:在沒有解脫之前,痛苦是輪迴中生命的一部分,在凡夫人的一生中,要想遠離痛苦是不可能的。如果掌握了這個道理,遇到了痛苦,就會認為這是一種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就能正確地對待它,即使面臨了痛苦,也不會大驚小怪。因而,在遇到痛苦時就可以做到隨遇而安。

有一些人喜歡大力渲染和誇張那些充滿幸福和歡樂的種種言辭,並將之用來形容現實生活。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使生活充滿活力。這種觀點,在暫時沒有遇到痛苦和困境時,有其積極的作用,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假如突然遇到一些挫折和稍微嘗到一點痛苦的滋味,他們內心就感到震顫,以至無法接受這種事實而變得驚慌失措,完全失去了與痛苦搏鬥的勇氣和能力。


他們不光苦惱傷愁,還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因此,我們應該理智地去認知生活的每個層面與角落,而不應該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佛教非常重視對痛苦的認識,佛陀在初轉法輪時,一開始就強調認識苦諦。有關對苦的認識,佛經中一般分為苦苦、壞苦和行苦三種層次。在此我們依次闡述:


第一是苦苦,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眾所皆有的身體上和心理上出現的痛苦。比如疾病傷痛和心靈創傷等。這種痛苦一產生,包括動物在內的所有眾生都能明顯感覺到是難以接受的,屬於粗大之苦。

第二是壞苦,即暫時以為快樂的,但過段時間就變成痛苦。比如美食華衣等,最初帶來滿足榮耀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很可能引發痛苦。所有世俗的快樂,我們自以為是快樂的,但事實上只要我們還處在迷惑的狀態中,這些都不是清凈的,而終究會帶來痛苦。這種苦在產生時,是不易覺知的,所以,它屬於細微之苦。


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沒有諸如苦苦和壞苦的明顯苦樂之感,但它是這兩種痛苦的基礎。至於我們生命本身的運作,在剎那剎那地變化,極不穩固,導致了痛苦的形成。這種苦是通過分析生命的細微變化過程而確立的。因此,它屬於極微之苦。在認知了行苦的本質與道理之時,就可以說掌握了苦諦的實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浮生若夢
如何建立我們的信仰
禪心無凡聖,茶味古今同
擾不亂的心
發現別人的過失怎麼辦

TAG:南普陀寺 |

您可能感興趣

幸好這幾種瘋狂逆天的動物滅絕了,要不人類可能要面臨巨大問題!
育兒是一個艱辛複雜的過程,需要面臨很多措手不及的問題!
小個子又要鬱悶了 研究顯示身材矮小可能面臨更大的高血壓風險
當面臨破碎人生時,要不要做一個悲傷的人?
老牛面臨被宰流淚下跪不肯起!獸醫發現令人心碎苦衷
世界最大的獅子,面臨瀕臨滅絕,讓人感到痛心
鏡頭下:兒童難民的生活,面臨困境,笑容依舊燦爛
當不得不面臨異地戀的時候,愛情要如何保鮮?
未來五年,農村將要面臨的三大困難,看看會不會影響到你?這車能買嗎?
胎兒臀位面臨順產會怎樣?一組分娩動圖,告訴你這種情況有多痛苦
她不忍看即將被屠宰的豬口渴而喂水,結果好心卻讓她面臨牢獄之災
這裡經濟面臨奔潰,導致嬰兒無處可歸大量死亡,慘不忍睹!
孕媽不得不面臨剖腹產的十種情況
森林狼贏勇士,也許真的只是吃了頓餃子,他們要面臨的,還有很多
健身老感覺肩膀疼,休息大半月不見好?再練肩膀面臨報廢危險
中國大飛機面臨重大挑戰,但擁有一底氣可令西方心煩意亂
慶幸噩夢一樣逆天的幾種動物已滅絕,要不人類可能面臨巨大災難!
趙寅然:黃金多頭面臨3大考驗,想把握好後市行情,這些你需要知道!
鏡頭下,面臨死亡的病人們,更多是的闊達和樂觀,並不恐懼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