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攝影作品中的中國北方鄉村記憶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放牛倌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黃牛(用黃牛耕田拉車,是農村主要經濟收入之一,有「母牛下母牛,三年五個頭」的說法)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軲轆井(現在被電泵代替了,那時候家中有小井,是村裡人最羨慕的事,一般人家都去大井挑水)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典型的東北民居(齊整整籬笆院,兩家小草房,龐龍《我的家在東北》歌中描述的)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鞭子(用於驅趕牛馬拉車的工具,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三鞭子》里大家見過);皮梧露鞋(因為四五十年代的運輸主要靠馬車,冬天的車老闆必須有雙耐寒耐磨的鞋,在鞋內墊上梧露草,非常暖和)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那時候都沒有電,點個提燈那很不錯了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燎豬頭(在東北,農曆二月二有燎豬頭吃豬頭的習俗,現在只保留吃,沒有自己燎的,都買熟食豬頭肉)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鹽葫蘆(用於存放使用鹽,過去使用的散裝的大粒鹽);鐵菜刀(現在用的都是不鏽鋼的菜刀,鐵菜刀很少見了);菜墩(用時間長掉木渣的木菜墩,現在個人家用的少了,飯店經常見到)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鹽葫蘆的原材料


繪畫作品中的中國北方鄉村記憶



記憶中的中國北方鄉村生活



白雪覆蓋了村莊,卻絲毫改變不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情


不知已有多久沒有看那金色的大地,體會秋收的喜悅


村口充滿了挂念和等待,不像現在的街口那麼嘈雜生硬


記憶里的秋天總是特別忙碌


一片天一片地包裹了幸福的一家人


「請全體村民到村委開會」這曾經是最火的群發內容


現在的小朋友一定不知道為什麼要用手剝下玉米粒


放學以後的時間總會在嬉笑打鬧中度過


每月的集市都是人挨著人,但是從沒有人丟過東西


在村裡一村人就等於一家人


在顛簸的馬車上,搖著搖著就長大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地理 的精彩文章:

當中國風遇上夢幻藝術,說多美就有多美!
香格里拉:那裡的人們建了一座「理想國」
南京政府的精英社區!
寧波雜咸及其氣質!

TAG:人文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記憶遺產中的「中國記憶」有哪些?
觀日本農村富裕生活 中國農民「欲哭無淚」
閻錫山與泰戈爾談哲學:中國「中道」精神在鄉村
中國最窮農村小子的互聯網故事
軍報記者航拍美麗的中國南沙島礁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英談村
廣西僑辦主任拜訪中國駐緬甸大使館 調研僑情
抗戰中的中國
中國石龍「入住」阿根廷中國城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抗戰中的中國童子軍
在中國推廣「循環農業」的日本老頭
毛冬華:上海城市中國畫
中國的佛塔
北京大屠殺:西方人筆下泣血的中國
韓媒:韓國西海岸擬建中資主導「中國城」
南京媽媽赴美英「跟蹤」中國留學生 揭秘真實的國外教育
東方歷史沙龍流落異域的中國古地圖
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的中心思想
中國神話歷史中的玉皇大帝
中國駐日大使夫人汪婉:中日交流應秉持禮讓的東方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