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你只知道他用一把扇子就撩倒了超模劉雯,卻不知道他花了三年,才復活了這種快失傳的驚艷工藝

你只知道他用一把扇子就撩倒了超模劉雯,卻不知道他花了三年,才復活了這種快失傳的驚艷工藝



高挑,性感,冷峻,


超模劉雯從來給人是這樣的印象。


然而近來的一組照片里,

頭插珠翠,巧笑倩兮,


她也可以,是這樣的溫婉——





哪怕是身在英國古堡,


哪怕是身穿高定禮服,


你也能一瞬間捕捉到,


那一抹別樣的東方氣息。






這組孫俊攝影的照片,唯一不能去的東西,便是劉雯手中的那一柄團扇。



去了它,便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西方的東西了。


 


這樣的細膩扇面,這樣的雕花與精工,你可以用古樸與清矍來形容它,也盡可以不管不顧尖叫「可愛」,但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樣的扇子,竟然出自這樣一個男生的手——



 


他叫李晶,85後,戴黑框眼鏡,明明一副理工科學長的長相,一有空的時候,不打DOTA,卻總喜歡哼一兩段崑腔,去古玩市場淘淘寶貝。


 


也難怪,還在懵懵懂懂的時候,就浸淫在鈿頭銀篦之中,李晶和團扇的緣分,早就開始醞釀了。






設計師的工作再忙,下班的時候再困,但一想到「到家就可以開始做團扇了」,李晶就像打了雞血,有時候甚至會通宵。


 


被人問起,為什麼那麼拼。這個學長一笑,「就像談戀愛一樣啊。我就是很想見到她。」


 


聽他這麼形容,只覺得扇子都酥了。





玉蘭蝴蝶扇


 


於是與第一把扇子的相遇,就像是命中注定。


 


那是一把破舊的團扇,扇骨仍然鏗鏘,扇面卻稍有破損,看起了頗覺得可憐。李晶心疼,帶著它找了不少「大夫」。


 


好不容易碰上一個懂行的人,「這是少見的緙絲扇面」。


 


開心的感覺,才剛剛從心裡泛起來,師傅的扔出的三個字,又將李晶臉上的笑迅速打散了開去——「做不了」。


 




原來,緙絲4000多年來只能手工織造,所以老話說,一寸緙絲一寸金。那個手工也說,「這種東西,以前是皇帝才能用的。」


 


李晶說,「藝不能用,我覺得這是很寂寞的。」


 


於是此後三年,他遍訪蘇州民間手工藝人,打銀的師傅,編蝴蝶結的阿姨,懂木料古物的玩家,又或者琉璃匠人,這才有了今天劉雯手中的團扇,那又重新熱門起來古老手工藝。


 


李晶這個傢伙,算是把一個業已躺進博物館的東西,又給救活了。



 


不像其他手工業,團扇的製作,很難講清楚它的一二三。




說起來簡單倒是簡單,材質無非竹、木、牙角、翡翠、金銀一類,最難的部分,是等待。




等什麼呢?等與扇骨配對的緙絲,與它搭配的飾品,從顏色到材質,再到韻味,都得等。


象牙的,竹子的,木頭的







李晶收集的各種飾品




也要等制扇人的靈感。


有時候一塊好的扇骨,


一等就是一個世紀。



這次的扇面關於竹子。那天下雨,竹葉上的水滴,啪嗒,滴到他的頭上,一個激靈,感覺整個人都變得翠綠翠綠。




不過粗粗講起來,大致可以分為扇面、扇框、扇墜三個部分。




扇框的製作,李晶喜歡自己上手,像骨頭支撐起了一個人,扇骨則是一把扇子氣質的體現。




你要先要將它烘軟,





再打磨、切割、組裝,


「咔噠」,


也就定了型。






扇面的製作則往往需要耗時好幾個月,


緙絲無法機織,只能手工,


一針一線,


從無到有去編織一個世界。






等緙絲織好了,


還要再次去反覆審視、裁剪,


放入團扇那個圓框之內。





裝裱之前,


要先噴些水,讓緙絲「醒來」。





再用特製的膠水,





仔仔細細讓扇面貼服。





扇檔的部分,


有時候是遇見,有時候是定製,


每一條痕迹的深淺,


故事的分寸拿捏,


這麼細膩的東西,


原來是叮叮咚咚敲出來的。





最後再掛上傳統的中國結為飾,





李晶的扇子,少不了這一絲輕靈。




將諸多難以估計的老手藝,凝聚在一把扇子的方寸之間,團扇製作,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種混搭,就像清風徐來,自然而然。




所以每當做好了一把扇子,李晶特別愛聽人誇它,「有味道,挺文氣的」,而不是什麼「巧奪天工」。


 


因為「一個東西,它的內涵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工藝本身。」




因為「不是說東西和工藝越複雜,這個東西呈現出來就是越美的。怎樣能夠讓它的材質,它的工藝,最完美呈現出來,這個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



崑曲扮相的李晶




所以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有時候要拿張小板凳坐下來,和老一輩掰扯道理。




「我們以前都是用幾個顏色的,你這個東西,為什麼就要是金色的呢?」施阿姨不服氣,她現在是李晶的專用「織女「,只有她織出來的緙絲,才是柔滑如少女皮膚的感覺,耐看,也好看。


 


李晶反倒耐心得像個老人家,「這個有點偏寫意的,所以我想通過單單金線,來表現一種水墨的效果。」



和施阿姨溝通




但若要是你以為,團扇都像是水墨畫里的那樣,可就錯了。


 


靈動俏皮的貓,



朋友要定製的圖案






團扇成品




夏日的西瓜,


和下一秒就將起飛的瓢蟲,







來自天南海北的定製圖案,每一張都體現了其主人不同的性格。本來就是這樣,像是《哈利波特》裡面挑選魔杖,總覺得扇子也會挑人。


 


他不想被「傳統」二字所局限住,玩扇子這件事,本就因緣而起。別因為外面的一些雜音,而誤了初心。若是變心,「女朋友」它可是會鬧分手的。




「在我看來,美的就是好的。我希望我設計的團扇是美的,是符合現在人審美的,能供現代人使用或者放置在他們生活的空間里,但不會有違和感。」




雖然做的是傳統團扇,但李晶並不認為只有傳統的,中國的,才是好的或是美的——若是那樣去定義「團扇」,它也就永遠止於此了,多可惜。




紅酸枝柄素緙絲面鑲嵌清代點翠團扇



紅酸枝柄素緙絲面鑲嵌清代點翠團扇 · 細節





清代菠蘿漆扇柄仿乾隆宮廷牡丹團扇






清代菠蘿漆扇柄仿乾隆宮廷牡丹團扇· 細節




至於李晶自己,他經常會被一個小細節觸動,打開「洪荒之力」的按鈕。


 


第二天一早,掛著烏青的眼瞼,伸個懶腰,桌上躺著水靈靈一把扇子——




紫檀柄羅面芭蕉扇



紫檀柄羅面芭蕉扇 · 細節




那是他前一天在被芭蕉的紋理吸引,便以此為「題」,做了一頁扇:葉柄是老銀,扇骨是芭蕉,扇面素雅而舒展,再穿過針孔做個玉吊墜。輕盈地像是夏天。


 


三年來,都是這樣,從玉器到絲線,一見到好東西,李晶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可以用來做扇子」。


 


三年來,他做了兩三百款扇子,也數不清有多少把了。


 


三年來,他與一群老手藝人抱團,將那些傳統的東西,按照傳統的技法,又變成新鮮的——畢竟,「物盡其用,才能讓傳承更具有生命力」。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李晶就喜歡收集一些老物,它們等啊等,等到有一天穿戴在姑娘身上,穿戴在團扇身上。它們不著急




為此,他在《了不起的匠人》里,特地講了一個買粽子的例子:


 


「這兩年對手工的強調很多,你去買粽子,去買餃子,對方老說『這個是手工包的』。我說,『粽子不都是手工包的嗎,難道還能機器包嗎?』」




「你無論把這個東西推到多高。它最終會歸到它本來的位置。你太把它故弄玄虛了,很多年輕人就會產生畏懼感,他會覺得這個東西離我太遙遠了。」




很多東西是不矛盾的,有時候,只是我們人為地去划了一條並不存在的線




這個年輕的制扇師身上,


唯一讓覺得有點故弄玄虛的,


怕就是他的工作室了。





研究生畢業後,李晶在在姑蘇吳趨坊附近的弄堂里辟了扇小門,開起「嗜閑居」。




散步的老人,伸懶腰的土狗,這市井氣息頗濃的弄堂,什麼都能進來,就是進不來小轎車,因為太窄。


 


現在的人就是太習慣方便了,好的師傅往往都在深山,不掉2斤肉可看不到,所以李晶說,「任何人來,無論你是怎樣的社會地位,如果要過來那你就必須車停在外面走進來,這是對於這門手藝的尊重。」



 


當然也有非議,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


 


有人說,「你就是個商人。」


 


那大概是因為,他只知道這個小夥子生意做得非常好,很多人來買扇子,而沒有看到這個金牛座的「執拗」。那是他沒有看到,李晶那通宵熬紅的臉,那看著「情人」的眼,那一遍遍化膿、起繭的手。


 


退一步說,比起一昧的保護,讓這些值得珍惜的東西,重新被普通人使用起來,我覺得後者比較偉大。



李晶收集的緙絲




就像李晶所說,「手藝的傳承,只是給我一部分錢把我養起來。我覺得這個意義不大。」


 


「讓我自己做一些,離開大家很遠的事情,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永遠是故步自封的。」


 


「但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大家喜歡上,通過自己的技藝能把東西賣出去,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了,我還養活了很多師傅,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霜天曉角」,李晶很愛這四個字,也是他微博名。




「早晨,起霜了,號角吹響了。號角因為什麼吹響?你可以盡情地去想像。」就像他手裡的扇子,不過是個由頭,一下一下扇出了風。




而風過去了,並不會消失。



準備上台的李晶




很多時候,


我們把一個便宜的東西當做寶,


是因為送它的人,或附著其上的事。


那名貴的東西呢?


如果一個人只看到那材料,那工藝,


看不透那意境,那情趣,


也實在太可惜了。




圖片授權自 微博 @霜天曉角李晶,


視頻截圖由 《了不起的匠人》節目組提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束光 的精彩文章:

不當媒體圈的資深老炮,他歸隱山林去放牧,只是為了讓孩子們吃上一口放心的肉
愛情不是王寶強的無盡給予,他不買一枚鑽戒,照樣和妻子甜了一輩子,只用最簡單卻最溫暖的日常
有人12年只去這家店,有人為了吃到招牌菜乾脆來幫工,他用又甜又酸又鹹的美好滋味,串起了無數人的幸福時光
十年时间花掉1.5亿,这个老头就造了个澡堂子
為了養好這100個「小鬼」,他放棄世界頂尖公司的職位,在出租房裡畫出妖艷的暗黑山海經

TAG:有束光 |

您可能感興趣

這種葉子在全世界都傳瘋了!你卻還不知道它的好
這種葉子在全世界都傳瘋了!你卻還不知道它的好?
襪子除了用來穿還可以這樣,你一定不知道!
雨傘壞了可不要扔掉,這些用途可能你一個都不知道!
吃了這麼多年才知道,這些都是動物便便,你還吃嗎
這些天你應該吃了不少這個,卻不知道它的危害!
想帶孩子玩又不知道去哪?看這一篇就夠了!
洗了那麼多年澡,竟然不知道還有這些花灑!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慢熱的人,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它除了好吃,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這個葉子效果這麼好,你豈能不知道?
洗了那麼多年澡,真的不知道還有這樣的花灑!
這些都不知道也算吃貨?看到最後一個感覺白活了!
用了這麼久的蝸牛霜,也許你今天才知道這些
孩子睡的時間夠不夠,看這個表就知道!
他親手摘掉了她的腎,卻希望這是一個她永遠不知道的秘密
遛狗這種事,一不小心就不知道到底是誰遛誰了……
現在知道還不晚,這些手串都是這麼被毀的!
只有他們不想知道的沒有不知道的,這些小靈通星座!